文/韓翔
?在郁金香核心誌願者小組,夏正安老師提了壹個問題,大家普遍覺得有必要科普壹下:關於藥物在抑郁癥康復中的作用。
夏正安:最近交了兩個朋友,壹個山東淄博的,壹個湖北的,在廣州工作。根據他們的病史和癥狀,他們都需要藥物治療,但他們都不想藥物治療,堅持努力或通過他們認為有效的方法進行調節,如運動,可以接受心理咨詢,所以他們都有接受心理咨詢的歷史。但是當癥狀發作的時候,感覺自己之前咨詢過,學到的東西都沒有用,很不理解,很沮喪。但我還是決心再背壹次,不打算輕易吃藥。
我仔細思考是什麽讓他們如此矛盾?原因已經跟他解釋過了,我還是聽不進去。可能有很多原因:
1,患病之恥,服用抗抑郁藥之恥;
2.我感覺藥物治標不治本;
3,強調藥物的副作用,更害怕藥物會上癮;
4、始終認為心臟病需要心臟治療的重要性,而對抑郁癥的發病機制缺乏科學認識。
5、不排除有些心理咨詢師為了突出心理咨詢的重要性,在咨詢朋友時,對抑郁癥不需要藥物治療。
?遇到很多朋友的反應,在社會心理咨詢機構咨詢時,心理咨詢師都建議他們停止藥物和心理咨詢來治愈抑郁癥,有誤導來訪者的嫌疑。
?可以說我們很多誌願者都遇到過夏老師遇到的問題,只是沒有夏老師總結的那麽全面。結合他的想法,我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1,關於羞恥感。
認為自己有抑郁癥是可恥的,也無法接受自己有抑郁癥的事實。既然有了羞恥感,就會討厭吃藥,討厭住院。似乎在提醒自己,自己是個病人,容易自卑。
事實呢?抑郁癥早已存在於妳的身體裏,它是妳生活的壹部分。妳害怕它,排斥它,甚至假裝沒看見它,這無異於掩耳盜鈴,反而助長了它,放大了它的作用。當妳和敵人出現在戰場上,必然兩敗俱傷,疲憊不堪。其實妳是在和另壹個自己競爭,造成了嚴重的內耗,嚴重降低了妳的能量。
所以,抑郁癥不是妳的敵人。接受它,和它交朋友,和平相處,是抑郁癥康復的第壹步,也是非常關鍵的壹步。
不管別人怎麽看我們,不活在別人眼裏也是我們修行的壹個方面。抑郁癥患者太在意別人的眼光,想太多,討好別人,失去了真實的自己,這也是生病的根本原因之壹。
?去醫院看病吃藥和去看頭疼發燒壹樣正常,是最好的心態。
2、關於藥物治標不治本
?是真的。當我們分享的時候,尤其是面對很多抱有委托心態,把康復的希望只寄托在藥物和醫院上的人,我們通常會說:“藥物治標不治本,最重要的是改變和成長。”
?前提是妳接受藥物治療。這就走向了另壹個極端:羞恥感就是排斥藥物,認為自己可以完全依靠自己,不管自己的病有多嚴重;委托心態就是過度依賴藥物,忘記自我成長。最好的態度應該是:醫學拯救生命,認知拯救心靈。不要拒絕毒品,否認毒品的作用,然後在吸毒後,情緒穩定後,再進行心理重建。
為什麽要吃藥?因為抑郁癥不僅僅是心理問題,更是生理原因。
當人體內的壓力大到負面情緒無法化解時,我們大腦分泌快樂化學物質的能力就會大大降低。另外,負面情緒本身會產生很多毒素,對自己和家人都是有害的,因為情緒是會傳染的。
當然,如果妳有抑郁癥,是不是壹定要吃抗抑郁藥?不完全是。吃藥不是吃藥,還要結合具體病情。
第壹次發作的輕度抑郁可以自發緩解,不用吃藥,通過學習和心理疏導就可以走出來。
如果患者睡眠基本可以,沒有自殺自傷,飲食正常,那麽壹般是輕度抑郁癥。這時候可以給自己1到2個月的時間進行積極的調整。如果情況沒有進壹步加重甚至緩解,可能暫時不需要服用抗抑郁藥。
?對於輕度抑郁癥患者來說,認知行為治療對緩解疾病的維持因素很有幫助,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患者不妨給自己壹些時間,先嘗試認知行為治療。我國的精神科醫生大多不註重心理治療,而是以藥物治療為主,往往患者壹確診為抑郁癥就開始給藥。其實這是不合理的。
?但如果在這個過程中,病情進壹步加重,出現消極思想,或者吃不下喝不下,嚴重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那就另當別論了。這個時候必須使用藥物進行治療。
對於中度以上抑郁癥患者,建議藥物治療。
抑郁癥越來越嚴重,患者大腦的生化過程通常會發生變化。大腦中負面情緒的長期積累,對這種現象產生了壹定的影響。對他們來說,吃藥可以快速調整大腦的生化過程,使其恢復正常。
?對於有抑郁癥家族史的患者,建議藥物治療。
對於有家族史的抑郁癥患者,不能只做心理治療。這類患者更容易因為生物遺傳而患上抑郁癥,此時就需要藥物治療。
?抑郁癥患者遇到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建議服藥。
?有些患者最近生活中有重大事件,比如參加升學考試或者結婚。這時候他們需要迅速改善病情,所以早點吃藥可以好得更快。
?所以對於抑郁癥患者來說,如果是首次輕度抑郁,可以嘗試自我調節。如果自我調節無效,建議直接去醫院看病。對於中度以上抑郁癥患者,必須以藥物治療為主。
3.關於藥物的副作用和成癮
是三分毒,任何藥物都有副作用。但是,比起抑郁癥的痛苦,只要能穩定妳的情緒,讓妳正常工作生活,吃這點小苦怕什麽?高血壓、心臟病患者不都需要終身服藥嗎?
實際上,我們放大了藥物的副作用。只要妳不排斥它,相信它會救命,妳的副作用就會小很多。
我也吃藥了,住院半個月。藥起作用了,除了我有點胖,沒有其他不適。
長期服用抗抑郁藥會產生依賴性嗎?聽聽專家的意見!
?許多專家和醫生認為,抗抑郁藥物不會成癮,不會形成藥物依賴。
有些擔心抗抑郁藥的朋友,在服用抗抑郁藥壹段時間後,會被戒斷反應嚇到。有些患者的戒斷反應很嚴重,有各種不良反應,與電視上的吸毒者戒斷毒品時的戒斷癥狀有關,害怕產生藥物依賴。繼續服藥後,這些癥狀會有所緩解,越來越覺得“這個藥停不下來了。”
其實不是不能停藥,而是停藥的方法不對。是否發生戒斷反應與抗抑郁藥的半衰期和活性代謝產物有關。不同的抗抑郁藥物有不同程度的戒斷反應,個人體質不同,對藥物的反應也不同。
?在這種情況下,我自我感覺良好。想停止服藥的病人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要擅自停藥。
?曾患過重度抑郁癥,後來康復的患者坦言:其實吃藥並不可怕,可能是治療抑郁癥最快、最顯著、最安全、最常見的方法。
3、關於心理建設
誠然,心臟病需要心內科醫生。問題是這種心臟藥需要妳內心的大量能量,因為心理建設是壹場長期的持久戰。如果妳沒有壹種內在的能量,那只能是壹個美好的夢想,很難實現。
?在意誌力非常薄弱的情況下,沒有行動,康復就是壹句空話。吃藥就是把自己的上半身拉出泥潭,剩下的就是自己成長。當妳陷入泥潭無法動彈的時候,如何完成自我改造和自我救贖?
4、關於心理咨詢
心理咨詢如何壹次見效?關系還沒建立,很多咨詢關系做了壹次就掉了。
不要把聊天壹兩次當成心理咨詢。真正的心理咨詢關系是需要付出的,因為這是壹個長期的陪伴過程,需要專業的心理咨詢技巧:催眠、沙盤、影像治療、計劃生育、精神分析...整個輔導壹般需要十次八次,甚至幾個月,或者更長。
?每周會診壹次是最合理的安排。因為成長需要改變自己,而改變自己很難。壹周咨詢幾次怎麽能看到變化?
?在這裏,有必要普及壹個心理學知識。
?在我們的大腦結構中,最外層是智腦,中間層是情緒腦,最底層是原腦。
?當我們的情緒大腦工作時,智能大腦通常是被阻塞的,所以當壹個人處於嚴重抑郁狀態時,他聽不進任何人的話,尤其是真話。這個時候他需要的是藥物穩定情緒,然後進行心理疏導。
有壹次,孩子處於非常痛苦的狀態,媽媽帶他去北京看病,同時,他也去做心理咨詢。結果無效。從那以後,孩子拒絕心理咨詢,拒絕和我們交流,拒絕我們的幫助,影響了他的康復。
?壹個真正合格的心理咨詢師是不會忽視患者的真實情況的。他會建議病人先去醫院,吃藥,住院。情緒穩定後,他會來心理咨詢,而不是壹味賺錢,完全否定藥物的治療作用。
心理咨詢的作用是如何體現的?
在心理咨詢的過程中,患者只有通過“自由聯想”的過程,才會治愈自己的大部分心理疾病。當然,在治療過程中,心理咨詢師在適當的時候起到了關鍵的提示和引導作用。
心理咨詢師通過與患者的反復自由聯想,挖掘出患者的精神痛苦,幫助來訪者找出導致疾病潛意識的原因和“病態潛意識”,徹底“認識”它,進而徹底刪除錯誤的潛意識。
沒必要刻意刪除,因為全意識的瞬間是完全刪除的。就像用橡皮擦擦除字跡壹樣,由於心理咨詢師的鼓勵和有力暗示,患者最終會通過不斷的覺察,也就是不斷的擦除,擦除錯誤的潛意識。所以,長期治療,或者說長期心理咨詢——精神分析的另壹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反復抹去錯誤的潛意識。”當患者通過心理咨詢師和患者的共同努力,充分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時,心理疾病就會被徹底治愈。
?
當然,心理咨詢不是救命稻草,但是自我的心理建設才是救命稻草,心理建設和心理成長壹定是壹條長期的修行之路,直到我們的生命終結。好了就不咨詢了。好了就不會有心理建設了。沒用的。
?
祝每壹位抑郁癥患者通過藥物+心理+運動+社會支持+其他途徑最終康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