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氣候炎熱的夏季,人們出汗如註,不但損耗大量體液,還消耗體內各種營養物質,尤其是無機鹽類,如不及時補充,會發生體液失調,代謝紊亂;同時,天熱影響脾胃,減少胃液分泌,降低了消化能力,加上睡眠不足,損耗津液,從而大大地減弱了食欲,造成了人體收入少而支出多的局面,因此,許多人在夏季中體重都不同程度的下降了。
夏季吃補益品,壹是補充損耗的物質,二是提供機體的需要,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功能。補品應以清淡、滋陰食品為主,如過於肥膩或燥熱,勢必影響脾胃而造成脾胃功能紊亂,或發生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為此,鴨、瘦肉、瓜果、白糖、薏米、芡實、綠豆等食物,是暑天的清補佳品。
鴨多生活在水中,吃的也多是水生之物,故鴨性偏涼,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之功。《日用本草》記載鴨肉可“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本草綱目》說它能“補虛”。因此,如將鴨與冬瓜***燉食用,不但可補虛損,又能清暑滋陰,實為夏天的補益佳品。如加配芡實30克,薏仁30克同煮,滋陰效果更佳,且能健脾化濕。
冬瓜是暑天清暑佳品,如配瘦肉同煮或燉,不但味美,又是夏日的補益之品,尤適於口渴、小便黃等暑天熱癥;咽痛口幹,咳嗽者用竹蔗、荸薺、紅蘿蔔煮水加少許白糖飲用,或蔗汁、西瓜汁適量混合飲用,或用甘蔗切成壹寸長的塊狀,配菊花少量煮水飲用,有生津止渴、清熱解暑之效。如夏天發熱耗傷陰液所致之口幹咽燥時,用花粉15克、知母15克煎水取汁服用,效果良好。
勞動或外出進行野外作業,以及從事高溫勞動者可用烏梅適量煮水,加入白糖制成酸梅湯,當茶喝,不但酸甜可口,止渴生津,還可促進胃液分泌,增強食欲,並有防暑降溫作用;此外還
可以煮綠豆湯,或用綠豆、銀花、扁豆、冬瓜煲湯、具有清暑解毒功效。
飲料有益於人體的橙汁、蘋果汁、檸檬汁、番茄汁、葡萄汁、菠蘿汁等,都含有極豐富的營養物質,如多種維生素、糖類、礦物質等,特別是新鮮的原汁,質量尤佳。這些新鮮果汁除富含有營養外,還能幫助消化,提高食欲。飲時最好先用溫開水沖淡後才喝,以免由於大量營養素進入血液中引起不良反應,如頭暈、作嘔等不適。
冷飲如紅豆冰營養價值較高,可適當選吃。至於雪糕,雖是由牛奶、蛋粉、糖等組成,營養雖高,但含糖量多,又是冰凍之物,不能多吃,也不能於飯前進食,否則會影響食欲,損傷脾胃。汽水雖能解渴生津,但缺乏營養物質,又含碳酸等物,多喝對身體有害,不宜多飲。至於雪條,由於沒有什麽營養價值,以少吃為佳。
總之,炎熱天食補應以清補、健脾、祛暑化濕為原則,以食補為主,藥補為次。這樣就可以補充機體的消耗,增進健康!
葫蘆瓜糖水
葫蘆瓜糖水,有清熱利尿,除煩止渴的功效,對高血壓,尿路結石,口瘡,暑天煩熱口渴等癥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食物功效]
葫蘆瓜又稱瓠子,蒲蘆,性味甘、寒,入胃、膀胱經。功能清熱利尿,除煩止渴。
[分量和用法]
每次用葫蘆瓜500克,洗凈連皮切塊,加水適量煲湯,用冰糖調味,飲湯,瓜可以吃也可不吃。
涼粉草粉葛湯
涼粉草粉葛湯,有清涼解毒,除煩止渴的功效。民間常用以治療小兒痰火核,感冒發熱,咽幹咽痛,胃火牙痛,頸、背肌肉疼痛等癥。
[食物功效]
涼粉草,性味甘淡、寒,入胃經。功能清暑,解渴,除熱毒。
粉葛,又稱葛根,性味甘辛、平,入脾、胃經。功能解肌清熱,除煩止渴。
[分量和用法]
每次用涼粉草60克,粉葛120克,清水六碗煎至壹碗半,去渣飲用(亦可加白砂糖少許調味)。
豬瘦肉苦瓜湯
苦瓜豬瘦肉湯,有消暑除熱,明目解毒的功效。民間常用以治療感暑煩渴,暑癤,痱子過多,眼結膜炎等癥。
[食物功效]
苦瓜,又稱涼瓜,性味苦、寒,入心、肺、胃經。含苦瓜甙及多種氨基酸等。功能清暑滌熱,明目解毒。
豬瘦肉,性味甘鹹、平,入脾、胃、腎經。功能滋陰,潤燥。
[分量和用法]
每次用鮮苦瓜200克,去核切塊,豬瘦肉100克切片,加清水適量煲湯,用食鹽少許調味,飲湯食苦瓜及豬瘦肉。(苦瓜可用節瓜或絲瓜代替)
荷葉冬瓜湯
荷葉冬瓜湯,有清熱解暑,利尿除濕,生津止渴的功效。民間用以治療暑天口渴心煩,肺熱咳嗽,痰黃稠,小便短赤,口瘡等癥。
[食物功效]
荷葉,性味苦澀、平,入心、心、肝、脾經。功能清暑利濕。
冬瓜,性味甘淡、涼,入肺、大小腸、膀胱經。功能利水消痰,清熱解毒。
[分量和用法]
每次用鮮荷葉壹塊,鮮冬瓜500克,加水煲湯,食鹽調味,飲湯食冬瓜。
豆腐石膏湯
豆腐石膏湯,有清肺熱,降胃火,解毒,潤燥的功效。民間常用以治療肺熱咳嗽、痰稠黃,鼻衄,胃熱牙痛、口瘡,咽喉炎,暑熱煩渴等癥。
[食物功效]
豆腐,性味甘、涼,入脾、胃、大腸經。功能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
石膏,性味辛甘、寒,入肺、胃經。功能解肌清熱,除煩止渴。
[分量和用法]
每次用生石膏約50克,豆腐約200克,加清水適量煲湯,煲二小時以上,然後用食鹽少許調味,飲湯(豆腐可吃可不吃)。
中暑
中暑是人體對高熱環境不能完全適應所引起的疾病,易在炎熱的夏季或高溫工作環境中發生。其癥狀在開始時,常有頭痛、頭暈、乏力、思睡、口渴、多汗及尿頻等現象,並伴有體溫升高、脈搏及呼吸增快癥狀。若未獲及時醫治,上述癥狀即可加重,致使出汗停止、神誌恍惚、狂躁不安或嗜睡、意識模糊以至昏迷。嚴重者體溫可高達40~42℃,面色潮紅、皮膚幹燥而灼熱、大小便失禁、瞳孔先縮小後擴大,對光反射遲鈍或消失。病人可在數分鐘或數小時內出現呼吸循環衰竭,若不及時搶救,常可出現腦水腫或肺水腫,從而危及病人生命。
當發現患者有中暑早期癥狀時,即應迅速使患者離開高溫工作環境,到陰涼通風處,敞開上衣,令其休息。如發生昏迷,可用大蒜頭搗汁滴鼻使之蘇醒,隨後給以喝淡鹽茶或淡鹽水,以補充出汗所失之鹽分,亦可給清涼飲料如西瓜汁、鮮藕汁、金銀花露、荷葉露、果子水、綠豆湯等,還可給冰鎮牛奶或酸牛奶。如熱度很高可酌情給些雪糕、冰淇淋及冰汽水等。或取冬瓜1斤煮湯三大碗(少放些鹽)壹日分3次服食。在熱退之後,可給半流質飲食,如面條、米粥、蛋羹、肉松、鹹蛋、醬豆腐等。恢復期食欲好轉後可給軟飯,適當增加營養豐富易於消化的食物。例如奶、蛋、瘦肉、豆制品等,亦可吃些新鮮水果和蔬菜。而肥肉、糯米以及煎烤炙燒的厚味食物要壹律忌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