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火電廠環保管理規定 火電廠環保管理

火電廠環保管理規定 火電廠環保管理

 為了推動火電廠加強節能環保管理,進行環保技術改造,制定了相關管理規定,下面我給大家介紹關於火電廠環保管理規定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火電廠環保管理規定如下

 第壹章 總則

 第1條 我國火力發電廠(以下簡稱火電廠)所耗燃料在壹次能源生產總量中占有很大比重,降低火電廠煤耗對於緩解燃料的供應和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推動火電廠節能,根據國務院頒發的《節約能源管理暫行條例》及能源部頒發的?《節約能源管理暫行條例》電力工業實施細則(試行)?制訂本規定。

 第2條 為促進火電廠降低煤耗,在發展電力工業的規劃和設計中,應大力采用高參數大容量機組,積極發展熱電聯產,加速對現有中小凝汽機組的改造和嚴格限制在大電網內新建中小凝汽式機組。

 第3條 為加強對節能工作領導,各電管局、省電力局(以下簡稱網、省局)應建立節能辦公會議制度或節能領導小組,由主管生產的副局長主持,日常工作由節能辦公室或由有關處室設專職人員歸口管理。節能領導小組的職責是負責檢查監督國家和能源部的節能方針、政策、法規、標準及有關節能指示的貫徹執行;制訂本局火電廠節能規劃;核定考核火電廠的主要能耗指標;監督節能措施的落實;及時總結經驗和分析存在的問題,每季進行壹次分析,每年進行壹次總結並報部。

 第4條 火電廠設立節能領導小組,由主管生產的副廠長主持,負責貫徹上級方針政策和落實下達的能耗指標;審定並落實本廠節能規劃和措施;協調各部門間的節能工作。

 第5條 裝機容量在50MW及以上電廠應設置專職節能工程師。容量50MW以下電廠是否設置,根據電廠情況自行決定。

 節能工程師職責是:

 (1)在生產副廠長或總工程師領導下工作,負責廠節能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

 (2)協助廠領導組織編制全廠節能規劃和年度節能實施計劃;

 (3)定期檢查節能規劃和計劃的執行情況並向節能領導小組提出報告;

 (4)對廠內各部門的技術經濟指標進行分析和檢查,總結經驗,針對能源消耗存在的問題,向廠領導提出節能改進意見和措施;

 (5)協助廠領導開展節能宣傳教育,提高廣大職工節能意識,組織節能培訓,對節能員工作進行指導;

 (6)協助廠領導制定、審定全廠節能獎金的分配辦法和方案。

 第6條 部屬科研院所,各局屬電力試驗研究所負責火電廠節能技術的開發和試驗研究工作,對電廠的節能工作進行技術指導;開展節能監測,對電廠計量裝置進行技術監督;開展專業技術培訓和節能信息、情報交流。

 第二章 基礎管理

 第7條 火電廠應根據企業上等級標準對能源消耗指標的要求和網、省局下達的綜合能耗考核定額及單項經濟指標,制訂節約能源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

 第8條 火電廠能耗是企業經濟承包責任制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節能工作應納入整個電廠的生產經營管理工作中。

 第9條 火電廠依靠生產管理機構,充分發揮三級節能網的作用,開展全面的、全員的、全過程的節能管理。要逐項落實節能規劃和計劃,將項目指標依次分解到各有關部門、值、班組和崗位,認真開展小指標的考核和競賽,以小指標保證大指標的完成。

 第10條 火電廠除發電量、供熱量、供電煤耗、廠用電率綜合指標以外,還應該根據各廠具體情況,制定、統計、分析和考核以下各項小指標。

 鍋爐:效率、過熱蒸汽汽溫汽壓、再熱蒸汽汽溫、排汙率、爐煙含氧量、排煙溫度、鍋爐漏風率、飛灰和灰渣可燃物、煤粉細度合格率、制粉單耗、風機單耗、點火及助燃用油(或天然氣)量等。

 汽輪機:熱耗、真空度、凝汽器端差、凝結水過冷卻度、給水溫度、給水泵單耗、循環水泵耗電率、高壓加熱器投入率等。

 熱網:供熱回水率等。

 燃料:燃料到貨率、檢斤率、檢質率、虧噸率、索賠率、配煤合格率、煤場結存量、入爐燃料量及低位發熱量等。

 化學:自用水率、補充水率、汽水損失率、汽水品質合格率等。

 熱工:熱工儀表、熱工保護和熱工自動的投入率和準確率。

 第11條 各火電廠要把實際達到的供電煤耗率同設計值和歷史最好供電煤耗水平,以及國內外同類型機組最好水平進行比較和分析,找出差距,提出改進措施。如設備和運行條件變化,則由主管局核定供電煤耗水平。其他壹些經濟指標也要和歷史最好水平或合理水平進行比較和分析。

 第12條 火電廠的供電煤耗應按正平衡法計算,並以此數據上報及考核。

 第13條 網、省局每季度進行壹次所屬火電廠大型機組主要運行參數和能耗指標的統計和分析並報部。

 第14條 能源計量裝置的配備和管理按國家和能源部的有關規定和要求執行。能源計量裝置的選型、精確度、測量範圍和數量,應能滿足能源定額管理的需要,並建立校驗、使用和維護制度。

 第15條 火電廠非生產用能要與生產用能嚴格分開,加強管理,節約使用。非生產用能應進行計量,並按規定收費。

 第三章 運行

 第16條 運行人員要樹立整體節能意識,不斷總結操作經驗,使各項運行參數達到額定值,以提高全廠經濟性。

 第17條 凡燃燒非單壹煤種的火電廠,要落實配煤責任制。可成立以運行副總工程師為首,由運行、燃料、生技等部門參加的燃煤調度小組,根據不同煤種及鍋爐設備特性,研究確定摻燒方式和摻燒配比,並通知有關崗位執行。

 第18條 鍋爐司爐要掌握入爐煤的變化,根據煤種煤質分析報告及爐膛燃燒工況,及時調整燃燒,經常檢查各項參數與額定值是否符合,如有偏差要分析原因並及時解決。凡影響燃燒調整的各項缺陷,要通知檢修,及時消除。要按照規程規定及時做好鍋爐的清焦和吹灰工作,以使鍋爐經常處於最佳工況下運行。

 第19條 改善操作技術,努力節約點火用油和助燃用油。燃油鍋爐要註意保持燃油加熱溫度和霧化良好。各網、省局和火電廠應根據各種不同類型的鍋爐和運行條件,制定耗油定額,並加強管理,認真考核。

 第20條 保持汽輪機在最有利的背壓下運行,每月進行壹次真空嚴密性試驗。當100MW及以上機組真空下降速度大於400Pa/min(3mmHg/min)、100MW以下機組大於667Pa/min(5mmHg/min)時,應檢查泄漏原因,及時消除。在凝汽器銅管清潔狀態和凝汽器真空嚴密性良好的狀況下,繪制不同循環水溫度時出力與端差關系曲線,作為運行監視的依據。

 第21條 加強凝汽器的清洗。通常可采用膠球在運行中連續清洗凝汽器法、運行中停用半組凝汽器輪換清洗法或停機後用高壓射流沖洗機逐根管子清洗等方法。

 保持凝汽器的膠球清洗裝置(包括二次濾網)經常處於良好狀態,根據循環水質情況確定運行方式(每天通球清洗的次數和時間),膠球回收率應在90%以上。

 第22條 保持高壓加熱器的投入率在95%以上。要規定和控制高壓加熱器啟停中的溫度變化速率,防止溫度急劇變化。維持正常運行水位,保持高壓加熱器旁路閥門的嚴密性,使給水溫度達到相應值。要註意各級加熱器的端差和相應抽汽的充分利用,使回熱系統處於最經濟的運行方式。

 第23條 加強化學監督,搞好水處理工作,嚴格執行鍋爐定期排汙制度,防止鍋爐和凝汽器、加熱器等受熱面以及汽輪機通流部分發生腐蝕、結垢和積鹽。

 第24條 冷水塔應按規定做好檢查和維護工作,結合大修進行徹底清理和整修,並應采用高效淋水填料和新型噴濺裝置,提高冷卻效率。

 第25條 對各種運行儀表必須加強管理,做到裝設齊全,準確可靠。全廠熱工自動調節裝置的投入率要達到85%以上。對100MW及以上大機組的自動燃燒和汽溫自動調節裝置要考核利用率。

 第26條 凡200MW及以上機組必須配備計算機進行運行監測。積極開發計算機應用程序,參照機組的設計值或熱力試驗後獲得的最佳運行曲線,在運行中使用偏差法和等效熱降法,監視分析機組的主要經濟指標,及時進行調整,不斷降低機組熱耗。

 第四章 燃料管理

 第27條 按照國家有關部門規定和上級要求,加強燃料管理,搞好燃料的計劃和定點供應、調運驗收、收發計量、混配摻燒等項工作。

 第28條 努力提高計劃內燃料到貨率,抓好燃料檢斤、檢質和取樣化驗工作,對虧噸、虧卡的部分,要會同有關部門索賠追回。

 第29條 到廠燃料必須逐車(船)計量。裝機容量在200MW及以上或年耗煤量在100萬噸及以上經鐵路進燃料的電廠,凡條件允許都必須安裝使用電子軌道衡並加強維護保養。

 第30條 維護好電廠的燃料接卸裝置,做到按規定的時間和要求將燃料卸完、卸凈。

 第31條 入爐煤必須通過合格的皮帶秤計量,並建立實物或實物模型校核制度。

 第32條 用於煤質化驗的煤樣,應保證取樣的代表性,要使用符合標準要求的機械化自動取樣制樣裝置,並按規程規定進行工業分析。

 第33條 加強貯煤場的管理,合理分類堆放。對貯存的煙煤、褐煤,要定期測溫,采取措施,防止自燃和發熱量損失。煤場盤點應每月進行壹次。

 第五章 設備維修和試驗

 第34條 加強設備管理,搞好設備的檢修和維護,堅持?質量第壹?的方針,及時消除設備缺陷,努力維持設備的設計效率,使設備長期保持最佳狀態。結合設備檢修,定期對鍋爐受熱面、汽輪機通流部分、凝汽器和加熱器等設備進行徹底清洗以提高熱效率。

 第35條 通過檢修消除七漏(漏汽、漏水、漏油、漏風、漏灰、漏煤、漏熱),閥門及結合面的泄漏率應低於千分之三。建立查漏堵漏制度,及時檢查和消除鍋爐漏風。400噸/時及以上鍋爐漏風率至少每月測試壹次,400噸/時以下鍋爐漏風率每季測試壹次,並使之不超過下述規定(以理論需要空氣量的百分數表示):

 (1)鍋爐本體(包括過熱器、省煤器)

 蒸發量為75噸/時以下的鍋爐  12%

 蒸發量為75噸/時至240噸/時的鍋爐  8%

 蒸發量為240噸/時以上的鍋爐  5%

 (2)空氣預熱器

 管式空氣預熱器  5%

 板式空氣預熱器  7%

 回轉式空氣預熱器漏風率應不超過:

 蒸發量為670噸/時及以下的鍋爐  15%

 蒸發量大於670噸/時的鍋爐  10%

 (3)除塵器

 電氣除塵器  5%

 旋風式和濕式除塵器  5%

 (4)制粉系統

 1.中間貯倉式鋼球磨煤機系統漏風率不應超過下表所列數值:

 --------------------------------

 |       |          |  漏風率(%)   |

 | 幹燥介質  |磨煤機出力(噸/時)|           |

 |       |          |(以幹燥劑數量為基數)|

 |-------|----------|-----------|

 |  空氣   |          |    35      |

 |-------|   10?20    |-----------|

 |煙氣與空氣混合|          |    40      |

 |-------|----------|-----------|

 |  空氣   |          |    25      |

 |-------|   20?50    |-----------|

 |煙氣與空氣混合|          |    30      |

 |-------|----------|-----------|

 |  空氣   |          |    20      |

 |-------|   51?70    |-----------|

 |煙氣與空氣混合|          |    25      |

 --------------------------------

 2.負壓直吹式鋼球磨煤機系統,壹般為表中數值的70%。

 3.在負壓下工作的其他類型磨煤機:

 錘擊磨  10%

 中速磨  20%

 風扇磨  20%

 第36條 保持熱力設備、管道及閥門的保溫完好,采用新材料,新工藝,努力降低散熱損失。保溫效果的檢測應列入新機移交生產及大修竣工驗收項目,當年沒有大修任務的設備也必須檢測壹次。當周圍環境為25℃時,保溫層表面溫度不得超過50℃。

 第37條 做好制粉系統的維護工作。通過測試得出鋼球磨煤機的最佳鋼球裝載量以及按制粉量的補球數量,定期補加和定期篩選鋼球。中速磨和風扇磨的耐磨部件應推廣應用特殊耐磨合金鋼鑄造,以延長其使用壽命。

 第38條 火電廠應加強熱力試驗工作,建立健全試驗組織,充實試驗人員和設備。要進行機爐設備大修前後的熱效率試驗及各種特殊項目的試驗,作為設備改進的依據和評價;進行主要輔機的性能試驗,提供監督曲線以及經濟調度的資料和依據;參與新機組的性能驗收試驗,了解設備性能,提供驗收意見。

 第39條 應定期進行能量平衡的測試工作。能量平衡測試時,單元制鍋爐壹汽輪發電機組需同時進行測試,但不限定全廠所有機組同時進行。能量平衡測試工作,應至少每五年壹次,其內容包括燃料、汽水、電量、熱量平衡,並進行煤耗率、廠用電率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第40條 鍋爐應進行優化燃燒調整試驗,對煤粉細度及其分配均勻性,壹次、二次風配比及總風量,爐膛火焰中心位置,磨煤機運行方式等進行調整試驗,制訂出針對常用爐前煤種在各種負荷下的優化運行方案。

 第六章 技術革新和技術改造

 第41條 不斷進行技術革新、采用先進技術是提高電力生產經濟性的重要途徑。對行之有效的節能措施和成熟經驗,要積極推廣應用。各火電廠應認真逐臺分析現有設備的運行狀況,有針對性地編制中長期節能技術革新和技術改造規劃,按年度計劃實施,以保證節能總目標的實現。

 第42條 火電廠對節能技術改造所需資金應優先安排,要提取壹定比例的折舊基金和留成中的生產發展基金,用於節能技術改造。

 第43條 加強大機組的完善化,提高其等效可用系數;增強調峰能力,提高機組效率。對於重大節能改造項目,要進行技術可行性研究,認真制訂設計方案,落實施工措施,有計劃地結合設備檢修進行施工,並及時對改造後的效果作出考核評價。

 第44條 對於再熱汽溫偏低的鍋爐,應結合常用煤種的化學及物理性能,對照鍋爐設計加以校核,進行有針對性的技術改造或進行全面的燃燒調整試驗加以解決。

 第45條 保持爐膛及尾部受熱面清潔,提高傳熱效率,安裝並正常使用吹灰器,加強維護。對於質量差的長管吹灰器,應更換為合格的合金鋼吹灰管槍。

 第46條 鍋爐加裝預燃室和采用新型燃燒器。應根據燃煤品種、爐型結構和負荷變化幅度,選用合適的預燃室和燃燒器,以提高鍋爐低負荷時的燃燒穩定性,增加調峰能力,降低助燃和點火用油的消耗。

 第47條 減少回轉式空氣預熱器的漏風。結合檢修,對現有風罩式回轉空氣預熱器各部間隙進行調整和消缺,並加強維護和運行管理。對結構不合理、通過檢修仍不能解決嚴重漏風問題的,要有計劃地結合大修進行改造或更換。

 第48條 保持鍋爐爐頂及爐墻的嚴密性,采用新材料、新工藝或改造原有結構,解決漏風問題。

 第49條 改造低效給水泵。采用新型葉輪、導流部件及密封裝置,以提高給水泵效率。

 第50條 對國產200MW機組,經過研究核算,有足夠的汽源供應時,可將電動給水泵改為汽動給水泵。

 第51條 針對大機組在電網中帶變動負荷的需要,將定速給水泵改為變速給水泵,或在原有定速給水泵上加裝變速裝置。

 第52條 對大型鍋爐的送風機、引風機,在可能條件下,加裝變速裝置或將電動機改造為雙速。

 第53條 對與制粉系統運行參數不相配合的粗、細粉分離器進行改造,以充分發揮磨煤機的潛力,降低制粉單耗。

 第54條 改造汽輪機通流部分。精修通流部件,提高流道圓滑性,改善調速汽門重疊度,減少節流損失,同時采取改造汽封結構等措施,降低汽輪機熱耗。

 第55條 改造結構不合理、效率低的抽氣器。如將國產汽輪機的單管短喉部射水抽氣器改為新型高效抽氣器或回轉式真空泵。

 第56條 對循環水泵特性進行測試,對效率偏低或參數與冷卻水系統不相匹配的水泵進行有針對性的技術改造。

 第57條 對運行小時較高的輔機配套的老式電動機,應結合檢修,應用磁性槽泥或磁性槽楔等技術,有計劃分步驟地改造為節能型電動機。

 第58條 加速對中低壓凝汽機組退役、報廢和改造。除新建高參數大容量機組替代壹些沒有改造價值必須報廢的機組外,對那些設備狀況較好、附近又有較穩定熱負荷的中低壓凝汽機組,應改造為蒸汽供熱或循環水供熱機組。

 第七章 經濟調度

 第59條 電網調度要在保證電網安全的前提下,以最合理的運行方式,取得全網最佳經濟效益。按照等微增和合理利用水電的原則,正確安排水、火電廠運行方式。要努力提高全網高參數大容量機組的發電比例,減少中小機組和燒油機組的發電比例並發揮其調峰作用。

 第60條 各火電廠要按電網調度要求和等微增準則,確定本廠和機組運行方式,進行電、熱負荷的合理分配,使全廠經濟運行。

 第61條 通過試驗編制主要輔機運行特性曲線,在運行中特別是低負荷運行時,對輔機進行經濟調度。

 第62條 供熱機組的電負荷高於熱負荷相對應的數值時,超出部分應按凝汽工況參加調度。

 第八章 節約用水

 第63條 火電廠要加強用水的定額管理和考核,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計節約用水。要進行水的計量,根據廠區水量和水質條件進行全廠的水量平衡,並以此為準進行運行控制和調整。

 第64條 對於閉式循環冷卻系統,要采取防止結垢和腐蝕的措施,並根據廠區供水水質條件,經過計算,制訂出經濟合理的循環水濃縮倍率範圍。

 第65條 采用幹式除塵器的火電廠,粉煤灰應盡量幹除,並積極擴大綜合利用途徑;在缺水地區推廣幹灰調濕堆貯工藝,減少水沖灰量。

 采用水沖灰的火電廠要根據排灰量調整沖灰水量,在保證灰水流速的條件下,使灰水比維持在以下範圍:

 高濃度灰漿泵出灰系統 1:3.0左右

 普通灰漿泵出灰系統 1:10左右

 第66條 在缺水地區,要回收沖灰水及沖渣水、水內冷發電機的冷卻水、軸瓦的冷卻水及盤根的密封水,使之重復利用。若沖灰水屬於結垢型,要采取有效的防垢措施。冷卻塔要加裝高效除水器,減少水的飛散損失。

 第67條 要減少各種汽、水損失,合理降低排汙率。做好機、爐等熱力設備的疏水、排汙及啟、停時的排汽和放水的回收。火電廠各項正常汽、水損失率(不包括鍋爐排汙,機組起動或因事故而增加的汽、水損失,以及供熱與燃油用汽的不回收部分),應達到以下標準:

 200MW及以上機組不大於鍋爐額定蒸發量的1.5%

 200MW以下至100MW機組不大於鍋爐額定蒸發量的2.0%

 100MW以下機組不大於鍋爐額定蒸發量的3.0%

 嚴格控制非生產用汽和註意回收凝結水,並單獨計量,防止浪費。

 第68條 熱電廠要加強供熱管理,與用戶協作,采取積極措施,按設計(或協議)規定數量返回合格的供熱回水。

 第九章 培訓

 第69條 網、省局和火電廠要經常廣泛開展節能的宣傳和教育,提高廣大職工的節能意識,發揚點滴節約精神,千方百計杜絕各個環節的能源浪費。

 第70條 網、省局和火電廠要制訂節能管理人員和生產工人的培訓制度,開辦各種層次的培訓班,有計劃地輪訓各級幹部、節能工程師和節能人員。

 第71條 節能培訓內容包括全面節能管理、能量平衡分析、熱力經濟分析和計算、效率監控方法、主輔機經濟調度和節能技術等。不同層次的培訓班可選擇不同的內容和深度。

 第72條 加強信息交流和節能工作經驗交流,推廣現代化節能管理方法、節能技術改造和行之有效的節能措施。

 第十章 獎懲

 第73條 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以調動廣大職工開展節能活動的積極性,對節能工作采取精神鼓勵與物質獎勵相結合的原則,做到節約有獎,浪費當罰。

 第74條 根據國家和能源部的規定,對火電廠節約煤、油、電、水實行節能獎。

 第75條 節能獎按照定額進行考核。

 網、省局的供電煤耗定額由能源部核定,火電廠的供電煤耗定額由網、省局核定,並制訂出相應的考核管理辦法實行獎懲。

 第76條 節能獎由主管局統壹分配,各級節能管理部門要負責管好、用好,主要發給與節能工作有關的單位和個人,防止平均主義。火電廠節能獎的30%~40%必須用於獎勵節能效果顯著、對節能工作貢獻大的單位和個人。

 第77條 火電廠應積極開展小指標競賽和合理化建議活動,表彰先進,促進節能工作廣泛、深入發展,不斷降低能耗。

 第78條 能源部、網省局對節能工作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以表彰;對長期完不成節能任務的,予以通報批評。

 第十壹章 附則

 第79條 本《規定》由能源部負責解釋。

 第80條 本《規定》自頒發之日起施行。

?

  • 上一篇:膀胱癌患者重獲新生!新壹代免疫療法再創輝煌
  • 下一篇:如何鑒別香煙的真偽?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