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可以使企業在壹定程度上擺脫物流的束縛,專註於自己的核心業務。據美國田納西大學的壹項研究表明,美國大多數企業利用第三方物流服務可獲得以下好處:運營成本可降低62%,服務水平可提高62%,核心業務可集中56%,員工數量可減少50%。因此,第三方物流廣受企業歡迎。在歐美國家,第三方物流已形成相當規模。專家認為,物流市場中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的數量已經成為物流市場成熟的標誌。通常認為,只有當第三方物流占整個物流市場的 50%以上時,物流市場才算成熟。因此,對中國第三方物流市場的研究可以作為中國物流發展水平的參考。根據中國倉儲協會 2001 年 2 月至 4 月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現有的物流供給能力略大於我國目前的物流需求水平。調查還表明,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我國第三方物流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分類:根據物流範圍和服務功能可將第三方物流分為綜合性物流企業(規模大、資金雄厚、具有良好物流服務信譽的企業)和功能性物流企業(如運輸企業、倉儲企業、配送加工企業等,功能單壹,只承擔和完成壹種或幾種物流功能)。2001 年我國第三方物流公司中,29%屬於綜合型物流公司,29%屬於第三方物流公司。2001 年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中,29%屬於綜合物流公司,而其他 71%屬於運輸、倉儲等功能性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規模:物流企業的規模可以通過多種指標來衡量,最簡單的是通過物流企業的人員數量來比較。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平均從業人數從2000年的248人上升到2001年的259人,企業平均規模擴大了31人。認可程度:對第三方物流的認可程度集中體現在對第三方物流的使用比例上。將全部物流服務委托給第三方物流的工業企業比例由 2000 年的 16%上升到 2001 年的 21%,提高了 5 個百分點。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數量:雖然沒有完整的統計數字,但有關統計數據表明,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數量在逐年增加。進入中國的知名外資第三方物流企業有 UPS、DHL 等。而國內壹些物資和商業倉儲企業也紛紛表示要全面進軍物流業。就連知名電子企業康佳也表示有意利用自身的銷售網絡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務。中國第三方物流落後於世界水平:我國第三方物流在起步後的幾年中,盡管取得了壹定的成績,但與世界發達國家的第三方物流發展水平還有壹定的差距,整體效果還不明顯。據美國田納西大學的壹份研究報告顯示,美國大部分企業在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務後,運營成本可降低62%。而目前在我國,企業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務後的運營成本只能降低 28%。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相對落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使用比例低 由美國田納西大學物流研究中心進行的年度調查顯示,1996年,58%的美國受訪者使用了第三方物流的服務,而到了2000年,這壹比例上升到73%。在歐洲,第三方物流的使用率更高。僅在 1996 年,歐洲人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務的比例就達到了 76%。同時,研究表明,歐洲有 24%、美國有 33%的非第三方物流服務用戶正在積極考慮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務;歐洲有 62%、美國有 72%的第三方物流服務用戶認為,他們有可能在 3 年內增加第三方物流服務的使用。在中國,根據中國倉儲協會 2001 年 2 月至 4 月組織的第三次全國物流供需調查,生產企業的原材料物流只有 18%轉包給第三方物流,產成品銷售物流只有 16.1%完全轉包給第三方。雖然與 1999 年中國倉儲協會第壹次調查數據相比,全部第三方代理的比例上升了 7 個百分點,但這壹比例遠遠低於歐美國家。這壹水平甚至遠低於歐美國家 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的水平。2、服務範圍窄 在歐美,第三方物流服務品種由最初的簡單倉儲和運輸發展到具有壹定寬度的階段。第三方物流提供的EDI、信息管理等新型服務,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客戶多樣化的需求。在我國,根據中國倉儲協會 2001 年 2-4 月組織的第三次全國物流供需調查結果顯示,第三方物流的服務範圍仍局限於傳統的運輸、簡單的倉儲等環節。制造企業的外包物流以幹線運輸為主,其次是市內配送:商業企業的外包物流以市內配送為主,其次是倉儲,再次是幹線運輸。與前兩次調查結果相比,管理部門的服務構成比例有所變化,但物流系統設計、物流總代理等高附加值、綜合性服務仍未能成為我國第三方服務的主流服務。可以說,我國的第三方物流還處在從傳統的運輸、倉儲企業向真正意義上的第三方物流轉變的過程中。3、服務規模小 我國目前的第三方物流普遍存在規模小的現象。2001年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平均從業人數為259人,而根據1997年以前的壹項統計,此時美國第三方物流企業(算術)平均從業人數為432人,其中500人以上的企業占36%。另外,全國從事道路貨物運輸的業戶有274萬戶,平均每個業戶擁有的營運車輛僅為1.43輛;擁有營運車輛100輛以上的企業僅有中遠、中外運等少數企業。4、服務滿意度低 美國田納西大學物流研究中心年度調查顯示,約80%的客戶對第三方提供的物流服務表示滿意。而據中國倉儲協會2001年2月-4月組織的第三次全國物流供需調查結果顯示,只有54%的生產企業和53%的商業企業對第三方物流提供的服務表示滿意。可見,我國第三方物流服務的滿意度較低。5、我國第三方物流業務之所以還比較落後,主要是因為物流領域的觀念滯後。長期以來,我們接受的是重生產、輕流通的經濟學理論。即在生產過程中是增值的,而流通過程不創造任何價值。在我們規劃企業、安排生產、建設項目,甚至簽訂合同的過程中,都忽視了物流。有時最終發現因物流問題而吃了大虧、賠了錢,才意識到物流不可輕視。同時,我國企業受小農經濟思想的影響,總希望小而全、大而全、大而全的企業都有自己的物流部門。每個企業的後勤部門都是 "小的吃不飽,大的做不了,難啃的硬骨頭"。經濟效益相當低。隨著物流業務的發展,壹些企業逐漸意識到物流的重要性,也註意到物流業務是有利可圖的。但有些企業矯枉過正,不註重盤活自己的主業經濟,發揮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而將物流納入自己的業務範圍。沒有換位思考,如果把抓物流的精力放在自己的主業上,可能效益會更好。同時,這種行為也影響了第三方物流的發展,影響了社會總效益的優化。對此,我國企業應向國外跨國企業學習,做強做精自己擅長的業務,把不擅長的物流業務交給第三方物流去處理。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發展前景 盡管如此,我國目前第三方物流所具備的能力與第三方物流的市場潛力相比仍然微不足道。國泰君安對未來十年中國第三方物流市場的發展作了如下預測。按照1999年我國物流總費用占GDP的16.9%計算,假設物流費用占GDP的比重每五年下降2%(根據 "十五 "計劃草案),即2005年我國物流費用占GDP的比重為14.9%,2010年物流費用占GDP的比重為12.9%,2010年物流費用占GDP的比重為12.9%。我國物流成本占 GDP 的比例為 12.9%,則未來十年我國物流成本占 GDP 比例的算術平均值約為 14.9%;我國第三方物流占物流市場的比例前六年(2000-2005 年)按照國際平均水平的 1/3 計算,後五年按照 1/2(根據 "十五 "計劃草案)計算。根據 "十五 "計劃草案,未來十年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場中所占比例的算術平均值為 0.42;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按 8%計算。根據計算結果,到 2010 年,我國物流總費用將達到 28505 億元,按照國際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場中所占平均份額為 24.42%計算,物流市場總規模將達到 6960 億元。另外,根據中國倉儲協會2001年2-4月的調查,57%的企業將在未來壹兩年內選擇新的物流供應商,而在99年的同類統計中,這壹比例僅為45.3%。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第三方物流的市場需求相當可觀。對於許多建立在計劃經濟時代的企業來說,目前正面臨著資產重組和企業再造。這正是重組物流業務的最佳時機。應該把物流業務交給專業的物流公司。對於新成立的企業,完全按照市場經濟的模式進行社會化、專業化協作,由專業公司承擔物流業務。在壹定時期內,這樣的改革將為第三方物流的發展形成堅實的基礎和廣闊的空間。
上一篇:昆山醫保卡上海能用嗎下一篇:如果兩對夫婦已經有了孩子,妻子要求丈夫做輸精管結紮術,丈夫會同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