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水處理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適合分布式汙水處理技術的市場尚未完全開發,汙水處理的重點逐步由集中式向分布式轉變,有利於提高全國汙水處理率。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生態文明建設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在壹系列生態文明思想和理念的指導下,我國水汙染防治和水資源保護的戰略地位不斷提升。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多項政策加大對環保治理的支持力度,並通過財政支持、稅收優惠等方式鼓勵國內企業自主研發具有國際先進水平、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汙水處理技術;同時進壹步加大環保投資總量,提高汙水處理工程建設和運營的市場化、規範化和現代化水平。
國家政策支持將是水汙染治理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近年來,汙水處理廠數量不斷擴大,面對提高汙水處理效率、控制汙水處理廠運行的監管問題已成為當務之急。
當前,汙水處理廠可以通過GIS、BIM、大數據等融合技術,合力突破數據孤島,實現對供水管網運行狀況的全面感知排查,夯實水務建設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不僅能滿足配水、凈水、輸水及工藝、設施全過程的數字化智能化,還能有效避免城市供水二次汙染問題的出現,實現節能降耗,保障城市供水安全以及汙水治理的精準運行。完善水務精細化運營、集中化管控、數據化透明,海拓打造智慧水務。汙水處理可視化板塊,圍繞汙水排放區域的監控、設施運行評估和組分參數分析(COD、氨氮、HP、總磷)等設施的運行情況,進行廠網協同分析和可視化圖表展示,為汙水全管網的溯源監控、輔助決策、應急響應提供輔助依據。
當發生汙水泄漏事故時,系統會快速跟蹤定位,按照應急預案流程自動向相關部門報警,並啟動跨部門、跨業務、跨層級的協同調度指揮。該系統還能讓用戶準確識別汙水處理的全過程,在確保汙水處理達標排放的同時,深化汙水處理工作。
在水處理方面,以強化日常聯動監督、巡查和管護為關鍵路徑體系,精準覆蓋重點區域目標,確保全廠設備、工藝、流程整體穩定運行,使水處理在決策質量和效率上實現顯著提升。提供歷史數據回溯查詢,追溯和跟蹤特定時間段內的特定事件,聯動 HT 視頻融合技術,將二維視頻圖像融合到場景的三維模型中,為用戶提供直觀的視頻圖像和視圖控制,如同身臨其境般查看場景。
二維渲染模型將泥漿閥、集液箱、閥門、管線等設備以及其他與生產相關的結構可視化,關鍵儀表讀數疊加在相應區域,並以不同顏色區分各管線的運行情況。為了保證水池水位充足且不溢出,系統可根據水廠水池水位的監測情況,聯動遠程控制水泵閥門的啟停和泵站的運行頻率,實現水泵的自動控制和恒壓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