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1935,薛嶽兵團2縱隊8師追紅軍入黔,在貴陽、息烽、清鎮集結,向烏江南岸推進。貴州軍用兩個師鎮守黔北各縣,三個師攻湄潭、遵義以南的劍靶水、懶板凳。川軍14旅集中在川南,其中兩個旅已進入松坎以北的川黔邊界。湘軍四個師位於湘、川、黔交界的酉陽-銅仁線修築碉堡,阻止紅軍東進。雲南陸軍三個旅正從雲南宣威向貴州畢節挺進。桂軍的兩個師已進入貴州的獨山和都勻。
根據上述情況,中央和中央革命軍委決定,中央紅軍從遵義地區北上,在四川瀘州西南的藍田壩、大渡口、江安等地渡江,進入川西北,與紅四方面軍進行總反攻,爭取紅四川。如果不能渡河,就暫時留在川南,伺機從宜賓上遊渡過金沙江。從65438+10月19開始,紅1、3、5、9軍團分三路從遵義、桐梓、松坎出發,向土城、赤水進發。黔軍隨即占領遵義、湄潭;川軍以壹部兵力守宜賓、瀘州,以八個旅向松坎、文水、赤水、敘永推進。24日,紅1軍在貴州擊潰國民黨軍的抵抗,攻占土城。28日,紅三軍團、紅五軍團、軍委縱隊、紅1的幹部團、紅壹軍團向被尾追的川軍兩個旅發起猛烈進攻,損失慘重。這時,川軍後續部隊四個旅迅速增援,毛澤東等人決定立即退出戰鬥,向西渡赤水河,向谷林以南前進,並想辦法向北渡長江。表演了軍事史上壹個著名的戰鬥範例——四渡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