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醋甲片簡介

醋甲片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概述 3 醋山甲的炮制方法 4 醋山甲的性狀 5 穿山甲的性味歸經 6 穿山甲的功效與主治 7 醋山甲的炮制作用 8 穿山甲的炮制研究 8.1 對化學成分的影響 8.2 工藝研究 9 醋山甲的貯存方法 10 參考資料 附: 1 古籍中的醋甲片 * 醋甲片藥品說明書 這是壹個重定向條目,***享了醋山甲的內容。為方便閱讀,下文中的 醋山甲 已經自動替換為 醋甲片 ,可 點此恢復原貌 ,或 使用備註方式展現 1 拼音

cù jiǎ piàn

2 概述

醋甲片為穿山甲的炮制品,方法為砂炒醋淬,其生品多不直接入藥[1]。穿山甲的炮制唐代已有,見《千金翼方》等。穿山甲為鯪鯉科動物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Linnaeus的鱗甲[1]。穿山甲味鹹,性微寒,歸肝、胃經,具有活血消癥,通經下乳,消腫排膿,搜風通絡的功效,用於經閉癓瘕,乳汁不通,癰腫瘡毒,風濕痹痛,中風癱瘓,麻木拘攣。穿山甲質地堅硬,不易煎煮和粉碎,並有腥臭氣[1]。砂炒或砂炒醋淬後質變酥脆,易於粉碎及煎出有效成分,矯正其腥臭之氣[1]。醋甲片全體膨脹呈卷曲狀,黃色,質松脆,易碎,有醋味,通經下乳力強,用於經閉不通,乳汁不下[1]。

3 醋甲片的炮制方法

古代穿山甲的炮制方法較多,但皆不生用[1]。

唐代有燒灰法(《千金翼方》)、炒黃(《仙授理傷續斷秘方》)法[1]。

宋代出現了炙黃、童便浸炙(《太平聖惠方》)、炙焦(《傷寒總病論》)、醋浸炒(《產育寶慶集》)、蚌粉炒(《普濟本事方》)、蛤粉炒(《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酒制(《類編朱氏集驗醫方》)、土炒(《急救仙方》)等炮制方法[1]。

元代有石灰炒制(《世醫得效方》)、酥制(《瑞竹堂經驗方》)、火炮(《衛生寶鑒》)法[1]。

明代又增加了桑灰制、熱灰炮焦、谷芒灰炒、醋炙、麩炒(《普濟方》)、皂角灰制(《奇效良方》)、油煎(《本草綱目》)、砂土炒(《仁術便覽》)等方法[1]。

清代又提出了乳制(《得配本草》)、紅花牙皂紫草節蘇木制(《串雅內編》)等炮制方法[1]。並且對炮制的目的進行了較全面的闡述:“尾鱗尖厚有三角用之力勝[1]。或炮,或燒或酥炙,醋炙,童便炙或油煎,土炒,蛤粉炒,各隨本方[1]。如熱瘧不寒同幹棗炒用;下痢裏急同蛤粉炒用;婦人陰禿砂炒;痘瘡變黑蛤粉炒;腫毒初起,入谷芒熱灰中炮[1]。便毒便癰,醋炙;瘰癧潰壞,土炒;耳肉疼痛,同土狗炒,耳鳴耳聾,蛤粉炒;倒睫卷毛,將羊腎脂抹甲上炙,隨各證各臟腑修制,以類推之,未有生用者”(《本草述鉤元》)[1]。

現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砂炒、砂炒醋淬等[1]。

凈穿山甲的制法: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凈,幹燥[1]。

醋甲片的炮制方法為:取砂置熱鍋內,用武火加熱至靈活狀態時,投入大小壹致的凈穿山甲片,拌炒至鼓起,呈金黃色時,取出,篩去砂子,趁熱倒入醋液中,略浸,撈出,曬幹[1]。

每100kg穿山甲,用醋30kg[1]。

4 醋甲片的性狀

穿山甲呈扇面形、三角形或盾形,大小不壹,中央較厚,邊緣較薄[1]。外表青黑色,有縱紋多條,底部邊緣有數條橫紋線[1]。內表面色淺,較潤滑,中部有壹條弓形的橫向棱線[1]。角質,微透明,堅韌有彈性,不易折斷[1]。氣微腥,微鹹[1]。

醋甲片全體膨脹呈卷曲狀,黃色,質松脆,易碎,有醋味[1]。

5 穿山甲的性味歸經

《中華人民***和國藥典》(2010年版):穿山甲味鹹,性微寒。歸肝、胃經。

《中藥大辭典》:穿山甲味鹹,性涼。入肝、胃經。

《別錄》:"微寒。"

《藥性論》:"有大毒。"

《滇南本草》:"性寒涼,味鹹。"

《本草綱目》:"入厥陰、陽明經。"

《本草匯言》:"入足太陰,厥陰經。"

6 穿山甲的功效與主治

《中華人民***和國藥典》(2010年版):穿山甲具有活血消癥,通經下乳,消腫排膿,搜風通絡的功效。用於經閉癓瘕,乳汁不通,癰腫瘡毒,風濕痹痛,中風癱瘓,麻木拘攣。

《中藥大辭典》:穿山甲具有消腫潰癰,搜風活絡,通經下乳的功效。治癰疽瘡種,風寒濕痹,月經停閉,乳汁不通。外用止血。

《中華本草》:穿山甲具有活血散結、通經下乳、消癰潰堅的功效。主血瘀經閉、癥瘕、風濕痹痛、乳汁不下、癰腫、瘰癧。

炮山甲擅於消腫排膿,搜風通絡,用於癰瘍腫毒,風濕痹痛[1]。如治癰毒初起,赤腫焮痛的仙方活命飲(《外科發揮》);治風濕痹痛,筋脈拘攣的透痙解攣湯(《類證治裁》)[1]。

醋甲片通經下乳力強,用於經閉不通,乳汁不下[1]。如治經閉不通的穿山甲散(《婦科大全》)及產婦乳汁不下的湧泉散(《衛生寶鑒》);還可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如復元活血湯(《醫學發明》)[1]。

《名醫別錄》:"主五邪驚啼悲傷,燒之作灰,以酒或水和方寸匕,療蟻瘺。"

陶弘景:"療瘡癩。"

《藥性論》:"治山瘴瘧。惡瘡,燒敷之。"

《日華子本草》:"治小兒驚邪,痔漏、惡瘡、疥癬。"

《滇南本草》:"治疥癩癰毒,破氣行血,胸膈膨脹逆氣,治膀胱疝氣疼痛。"

《本草綱目》:"除痰瘧寒熱,風痹強直疼痛,通經脈,下乳汁,消癰腫,排膿血,通竅殺蟲。"

《本草再新》:"搜風去濕,解熱敗毒。"

7 醋甲片的炮制作用

穿山甲質地堅硬,不易煎煮和粉碎,並有腥臭氣[1]。多不直接入藥[1]。

砂炒或砂炒醋淬後質變酥脆,易於粉碎及煎出有效成分,矯正其腥臭之氣[1]。

醋甲片通經下乳力強,用於經閉不通,乳汁不下[1]。如治經閉不通的穿山甲散(《婦科大全》)及產婦乳汁不下的湧泉散(《衛生寶鑒》);還可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如復元活血湯(《醫學發明》)[1]。

8 穿山甲的炮制研究

穿山甲主含蛋白質和鈣,還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及微量元素[1]。據研究報道,已從穿山甲中分離得到了7種化合物,其中L絲L酪環二肽和D絲L酪環二肽,為非對映立體異構體,系首次從天然產物中得到,並證明具有壹定的生理活性[1]。穿山甲還含有18種微量元素,其水溶液中含有16種遊離氨基酸[1]。

8.1 對化學成分的影響

(1)穿山甲炮制前後的化學成分基本相同,但炮制後L絲L酪環二肽和D絲L酪環二肽兩種成分的含量顯著增高,說明炮制對藥物療效的增強具有壹定的意義[1]。

(2)以蛋白質為指標,穿山甲各炮制品煎煮液中的蛋白質含量均明顯高於生品[1]。這表明穿山甲炮制後不僅易於粉碎,且煎煮量及體外溶出量均明顯增加,因此穿山甲炮制後入藥是合理的[1]。

(3)對穿山甲生品與不同炮制品的煎液分析,結果如下:總浸出物,總蛋白質和鈣的含量是醋淬品>砂炒品>生品[1]。因此認為醋淬品質量為最好,砂炒品次之,生品不應直接入藥[1]。

8.2 工藝研究

(1)實驗研究表明,用爆花機炮制穿山甲,飲片均勻,體積膨脹增大,質地更加酥脆,並提高了療效[1]。炮制品煎液中水溶性浸出物明顯高於砂燙法,而重金屬含量卻不比砂燙法高[1]。

(2)采用臥式炒藥機炮制穿山甲,利用中速轉動攪拌,鍋內溫度120℃左右,只需8~12分鐘,同樣能達到炮制品的質量要求[1]。

(3)穿山甲炮制時的砂溫,有實驗認為,以230℃~250℃為好,在此溫度範圍內炮制的穿山甲外觀性狀較好,水煎出率及蛋白質含量較高,但醋甲片蛋白質含量稍低於燙山甲[1]。

9 醋甲片的貯存方法

  • 上一篇:如何騎自行車去拉薩旅遊?
  • 下一篇:制藥廠簡歷自我評價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