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護理執業風險的特點: 大多數醫療糾紛或多或少都與護理工作有壹定的關系,單獨發生的護理事故少,護理事故壹旦發生往往造成嚴重後果,護理糾紛處理上非常麻煩 。
三、護理行為與執業風險的關系
護士既是進行臨床治療的基本力量,又是健康教育、醫療服務的重要力量;既是醫囑的具體執行者,又是醫生的密切配合者,同時又是觀察病情的“哨兵”。由於護理工作具有連續性、動態性、直接性和具體性,護士與病人接觸最早,機會亦最多,因此護士的諸多護理行為構成了諸多風險因素。
四、護士執業的風險因素 (壹)護士執業義務風險 1、存在無護士執業證書或執業證未變更。 2、未執行規章制度和診療技術規範的規定。
3、患者出現緊急情況未實施必要的緊急救護。 4、出現問題醫囑:不報告依然執行。 5、對患者不尊重泄露病人的家庭住址、電話等隱私。
6、不服衛生主管部門或者所在醫療衛生機構的安排,參加醫療救護等突發事件。 (二)護理操作風險 1、註射、輸液、輸血等:
(1)液體滲漏,周圍皮膚、組織壞死、肢體壞死截肢。。。。。 (2)輸錯液體、輸錯血。發生輸血反應、輸液反應或者藥物反應不能夠及時處理。 (3)服錯藥。
2、護士擅自給熟人註射、輸液。病人手續不全、沒有病歷、無法舉證,壹旦患者出現過敏性休克發生不良後果,醫方難以舉證而面臨承擔法律責任。
3、患者自帶藥問題風險:既要堅持原則、執行操作規範,也要註重人性化。患者自帶藥,需要護理人員執行的,應當告知患方自帶藥風險,並簽署《患方自帶藥風險告知書》,同時仔細檢查藥品包裝、批號、日期、藥品外觀質量,加強用藥後的觀察。
4、在院期間護理措施不到位發生壓瘡,導致投訴。 5、消毒隔離措施不落實導致院內感染事件發生。
6、盲目執行口頭醫囑,補記不及時、不準確,壹般有糾紛,護士無法提供有效證據為自己辯護。 (三)護理安全管理風險 1、患者日常生活存在的風險:跌倒、墜床、壓瘡。
2、患者外出存在的風險:患者不得擅自外出,做檢查、會診允許外出時,要註意安排陪同人員。
患者擅自外出的風險表現有: (1)潛在疾病突發引發患者猝死; (2)發生交通事故致患者傷殘、死亡; (3)患者實施其他不當行為的風險。 3、患者財物被盜風險
(1)護士是否告知患方不得帶貴重物品、大量現金到病房; (2)醫院範圍內是否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 4、患者出院存在的潛在風險
(1)沒有書面的出院健康教育導致病人暴飲暴食,再次復發。 (2)對於死亡患者屍體的料理:傷口暴露等家屬不滿。 5、標本丟失、標本未檢費已收。
6、病歷保管不善、頁碼不全、丟失。 7、護理記錄塗改、字跡不清、記錄不及時。醫療設備、環境管理不善帶來的風險
8、醫療設備管理不善。如在使用醫療器械、醫用材料時,沒發現質量問題或抱有僥幸心理使用不良設備、材料或環境管理缺陷產生的質量風險。
護理風險防範對策 (壹)嚴格執行護士執業規定 1、護士執業資格認定 2、履行護士相關職責 (二)減少護理操作風險的發生
1、學習和掌握有關部門頒布的操作規程,如交接班制度、查對制度、三級護理制度及病房管理制度等。 2、集中對護理人員的培訓,增強對搶救及特殊事件報告處理制度。
3、認真執行制度、常規、預案等,病人發生輸液反應或者藥物反應時,及時報告與處理。住院患者輸血反應的應急處理、藥物反應(過敏)的應急處理等。
4、增進與患者家屬溝通,加強告知、簽署《壓瘡防範風險告知書》,建立《褥瘡病人翻身卡》。
5、加強病歷管理,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對患者的隱私保密。泄露患者隱私或者未經患者同意公開其病歷資料,造成患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改造現有病案櫃,護士站的病歷應該加強防盜措施。
6、外送工人要加強規範培訓,送檢標本要及時、正確,並履行簽字制度。
7、出院指導到位。口頭告知的註意事項,缺陷:難以獲得證據,訴訟中被動,必要時口頭告知可轉變成書面告知。 8、加強無菌觀念和消毒隔離措施的落實。
(三)加強護理安全管理 1、加強學習護理技術、掌握護理理論技能,把技術風險降到最低點。因此,醫療設備需專人負責管理,需定期檢查設備是否完好。
2、護理上需按護理級別要求定時巡視病房,多與患者溝通,及時處理潛在問題,而且還需持有嚴謹的工作作風,在崗要求保證精力充沛,全身心投入。 3、執行醫囑認真執行
“三查七對”保持清醒靈活的頭腦,利用掌握的知識和經驗,以評判性思維進行工作。 4、認真學習《護理文件書寫規範》,加強專科理論學習,客觀、及時、準確記錄護理文件。
5、構建非懲罰的護理安全文化,主動上報不良事件。積極倡導、鼓勵醫護人員主動報告不良事件,通過學習“錯誤”,提高對“錯誤”的識別能力和“免疫”能力,通過醫院在質量管理與持續改進活動工作的過程,提升保障患者安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