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表現
高血壓的癥狀因人而異。早期可能沒有癥狀或癥狀不明顯,常見的癥狀有頭暈、頭痛、頸板發緊、乏力和心悸。只有在勞累、緊張和情緒波動後才會出現血壓升高,休息後即可恢復正常。隨著病程的延長,血壓明顯持續升高,各種癥狀也會逐漸出現。此時,稱為緩慢進行性高血壓。緩慢進展期高血壓常見的臨床癥狀有頭痛、頭暈、註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肢體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悶、乏力等。高血壓的癥狀與血壓高低有關,多數癥狀在緊張或勞累後可加重,清晨活動後血壓可迅速升高,形成清晨高血壓,導致心腦血管事件多發生在清晨。
當血壓突然升高到壹定程度時甚至會出現劇烈頭痛、嘔吐、心悸、頭暈等癥狀,嚴重時神誌不清、抽搐,這屬於急性型高血壓和高血壓危重癥,大多會在短時間內發生心、腦、腎等器官的嚴重損害和病變,如腦卒中、心肌梗死、腎功能衰竭等。癥狀與血壓升高的程度沒有壹致的關系。
繼發性高血壓的臨床表現主要是與原發病有關的體征和癥狀,高血壓只是其癥狀之壹。繼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升高可能有其自身的特點,如主動脈縮窄引起的高血壓可能局限於上肢,嗜鉻細胞瘤引起的陣發性血壓升高等。
治療
(壹)原發性高血壓的治療
1.治療目標和原則
高血壓治療的主要目標是血壓達標,降壓治療的最終目標是最大限度地降低高血壓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降壓治療應確定血壓控制的目標值。另壹方面,高血壓往往與高膽固醇血癥、肥胖、糖尿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險因素同時存在,這些危險因素會協同加重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治療措施應該是綜合性的。不同人群的降壓目標不同。壹般患者的降壓目標為 140/90 mmHg 或以下,對於合並糖尿病或腎病等疾病的高危患者,應酌情降低血壓至更低水平。對於所有患者,無論其壹天中其他時間的血壓是否高於正常值,都應重視清晨血壓監測。有研究表明,診室內血壓達標的患者中,有壹半以上的患者清晨血壓並不達標。
(1)改善生活行為?減少和控制體重。減少鈉鹽攝入。補充鈣鹽和鉀鹽。減少脂肪攝入量。增加運動量。戒煙限酒。減少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
(2)血壓控制標準個體化?由於病因不同,高血壓的發病機制也不盡相同,臨床用藥要分別對待,選擇最合適的藥物和劑量,以取得最佳療效。
(3)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協同控制?
<>1.降壓治療後血壓雖控制在正常範圍,但血壓升高以外的多種危險因素對預後仍有重要影響。2.降壓藥物治療
對於檢測出的高血壓患者,應采用推薦的降壓藥物進行起始和維持治療,尤其是可以控制24小時的藥物,並通過每天壹次的給藥達到控制血壓的目的,應遵循4個原則,即從小劑量開始、優先選擇長效藥物、聯合用藥、個體化。
(1)降壓藥的種類?利尿劑。②β 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 II 受體阻滯劑。
應根據患者的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和合並臨床疾病選擇單壹藥物或聯合用藥。降壓藥物的選擇原則如下:
①選用半衰期在24小時及以上、每日單次用藥可控制血壓24小時的降壓藥,如氨氯地平等、
2)使用安全、能長期堅持、每 24 小時都能控制血壓的藥物,以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3)使用臨床試驗證據良好、對心腦血管有益的藥物,切實減少長期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降低心腦血管事件,提高高血壓患者的生存質量。
(2)治療方案?大多數沒有並發癥或合並癥的患者可以單獨或聯合使用噻嗪類利尿劑和β-受體阻滯劑。治療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劑量。在實際臨床應用中,患者的心血管危險因素狀況、靶器官損害、並發癥、合並癥、降壓療效、不良反應等都會影響降壓藥物的選擇。2級高血壓患者在治療初期可聯合使用兩種降壓藥物。
(2)繼發性高血壓的治療
主要針對原發病的治療,如嗜鉻細胞瘤引起的高血壓,腫瘤切除後血壓可降至正常;腎血管性高血壓可通過介入治療擴張腎動脈。對於原發病不能通過手術治愈或術後血壓仍較高者,除針對病因進行其他治療外,還應選用適當的降壓藥物進行降壓治療。
預防
高血壓是壹種可防可控的疾病,對於血壓正常偏高130-139/85-89mmHg、超重/肥胖、長期高鹽飲食、過量飲酒者,應進行重點幹預,定期健康體檢,積極控制危險因素。
對於高血壓患者,應定期隨訪、測量血壓,特別註意清晨血壓的管理,積極治療高血壓(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幹預並行),減緩靶器官損害,預防心腦腎並發癥的發生,降低致殘率和死亡率。
建議到專科醫院接受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