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眾血庫
1938年6月,白求恩在山西省五臺縣松巖口陸軍後方醫院講授輸血技術。在當時,"輸血 "是壹項比較新的技術,只有中國大城市的幾家醫院能夠開展。
白求恩首先詳細講述了采血操作、標準血型制作、血型鑒定、血型匹配試驗、儲存、運輸和保管等基本知識,然後推來壹位胸部外傷的病人,34歲的衛生部部長葉青山第壹個獻血。
推來的第二個病人,白求恩主動趴在病人身旁,不容拒絕地說:"我是O型血,抽我的"。白求恩因此被群眾譽為 "群眾的血庫"。
2、講授課程
1939年夏,白求恩在晉察冀衛生學校學習,講授 "野戰外科示範課"。壹開課,白求恩首先叫護士趙沖打開 "盧溝橋"。盧溝橋 "是白求恩為野外手術設計的橋式木架,架在馬背上,壹頭是藥品,壹頭是器械。
護士們把 "盧溝橋 "搬下來,把東西拿出來,不壹會兒,手術臺、敷料臺、器械筒、藥瓶車、洗臉盆等就準備好了,醫生、護士、藥品、擔架員、記錄員就位,簡易手術室就搭建起來了。
3、抗洪搶險
1939年7月,連續十幾天的暴雨使唐河水位暴漲,洪水威脅到河北縣沈北村。幾位老村民死死抱住他,不讓他冒生命危險。白求恩無可奈何地嘆了口氣。
洪水威脅到衛生學校的安全,上級決定把學校遷到河西堰。白求恩得知後,立即找到學校,要求參加突擊隊。
4、註重感情
1923年秋,33歲的白求恩到英國愛丁堡參加外科醫學會會員考試,結識了22歲的英國姑娘弗朗西絲。白求恩對弗朗西絲壹見鐘情,不久兩人結為夫妻。
壹年後,白求恩患上了肺結核。他對妻子說,死神就要來到自己身邊,不能把肺病傳染給妻子,要和妻子離婚。盡管多次 "動員",但妻子弗朗西斯壹再拒絕。白群只好硬著頭皮向法院遞交了離婚訴狀。5、兢兢業業工作
白求恩來到中國後,有壹次,他在病房裏看到壹個小護士給傷員換藥,發現裝藥的藥瓶上標註的藥名不壹致,也就是說藥瓶裏的藥不是應該用的藥,如果藥用錯了,就會出問題。白群嚴肅地批評了小護士,告訴她這樣馬虎做事會出人命的。
白求恩用小刀把瓶子上的標簽刮掉,說:"我們要對同誌們負責,不允許這樣的事情再發生。"小護士挨了批評,臉都哭紅了。
白求恩心裏很生氣,但他控制住情緒說:"請原諒我脾氣不好,做衛生工作不認真、不嚴格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