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指標:
1,細菌總數、大腸菌群:細菌總數和大腸菌群是微生物指標,說明遊泳池水是被人畜糞便直接或二次汙染的,也說明遊泳池水中余氯等消毒劑達不到殺滅致病菌和寄生蟲的有效濃度,消毒不夠徹底,增加了遊泳者感染紅眼病、腸道傳染病等疾病的風險。
2.尿素:汗液和尿液的排出也會增加水中的尿素含量,影響水質。根據國家相關標準,遊泳池水中的尿素含量應小於或等於3.5 mg/L,尿素含量過高會對遊泳者的健康造成危害。尿素釋放的氨與含氯消毒劑形成氯胺,會刺激人體皮膚、角膜,腐蝕毛發。同時,高尿素使氯氣形成束縛態,會大大削弱氯氣的消毒效果,從而導致細菌增多。
3.pH:國家規定的遊泳池水的PH值是6.5 ~ 8.5,最好是7.2 ~ 7.5。如果pH值過低,會傷害人的眼睛和皮膚。同時,酸性環境是細菌的溫床,會導致水中細菌和微生物的滋生。pH值過高,水中消毒劑的活性會降低,影響池水的消毒、殺菌、滅藻效果。
法律依據:
遊泳場所衛生標準
第十五條人工遊泳池的水質凈化和消毒
(壹)經凈化消毒的遊泳池水質應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準的要求。當采用臭氧、紫外線或其他消毒方法進行消毒時,還應輔以氯消毒。
(二)遊泳池水(包括兒童遊泳池連續供應的淡水)應保持遊離余氯濃度在0.3 ~ 0.5毫克/升..
(三)泡腳消毒池水中余氯含量應保持在5 ~ 65438±00mg/L,每4小時更換壹次。
(四)遊泳池水循環過濾凈化設備應當每天進行反沖洗,反沖洗後的水應當排入下水道。
(5)泳池水質消毒劑輸入口的位置應設置在泳池水質凈化過濾裝置的出水口與泳池供水口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