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他丁轉氨酶升高,血糖也應該做高?不妨進來看看吧!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他汀類藥物。它們可以通過抑制肝臟中膽固醇的合成,特別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堿酯酶的合成來降低血清總膽固醇。同時,他汀類藥物可以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起著積極作用。由於脂溶性他汀類藥物主要由肝臟的細胞色素P450酶系統代謝,所以它們會被肝臟清除。
臨床醫生和病人都擔心他汀類藥物對肝臟的影響。其實,他汀類藥物對肝臟的損害很小,據報道,他汀類藥物治療引起的轉氨酶(主要為ALT和AST)升高率約為0.5%~2.0%,而且轉氨酶的升高較輕,不超過正常限度的3倍,壹般認為,臨床上不認為是藥物的肝臟毒性,治療時可繼續密切隨訪肝功能的變化。
如果轉氨酶升高超過正常值上限的3倍,應考慮減量或停用他汀類藥物,密切觀察肝臟轉氨酶的變化,可根據患者的情況適當使用壹些保肝藥物.服用他汀類藥物後,轉氨酶略有升高,小於正常值上限的3倍,不需要停止服用他汀類藥物。如果轉氨酶超過正常值上限的三倍,應暫時停藥,然後每周檢查壹次肝功能,直到這壹指標恢復正常。
約有1%的人在服用他汀類藥物壹個月至三個月內,會出現轉氨酶輕度升高,但壹般是暫時性升高,也沒有肝功能損害的癥狀,所以壹般來說,臨床意義不大。輕度脂肪肝患者,本身就有轉氨酶輕度升高,可以服用他汀類藥物,不必擔心加重脂肪肝的原有癥狀。目前,國內專家壹致認為,沒有必要對肝功能進行常規監測,服藥前、服藥後第壹個月或第二個月,再過半年到壹年就可以檢查了。
服用他汀類藥物後血糖升高如何處理?如果出現血糖升高,需要進壹步檢查,以確定是否診斷為糖尿病。如果是糖尿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生活方式改善治療。如有必要,應選擇降糖藥物來控制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如果沒有禁忌癥,繼續服用他汀類藥物。他汀類藥物確實會升高血糖,但這些藥物在預防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好處遠遠超過了高血糖的風險。服用此類藥物後,應註意加強鍛煉,控制飲食,將體重控制在合理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