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目的
為了加強消毒供應室的安全管理,提高供應室工作人員的風險意識,增強責任心。有效預防和控制感染起到重要作用,結合公司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二、範圍範圍
消毒供應室安全管理
三.職責
1、在護理部的領導下,在科護士長的直接指導下負責全院各臨床科室的無菌物品和壹次性醫療用品的供應工作。
二、負責臨床科室、教學、科研用品的消毒滅菌工作。
四、工作內容
1、嚴格區分汙染區、清潔區、無菌區,采用強制通道,路線不逆行。
2、汙染、清潔、無菌物品收發分窗,存放分室,設單獨窗口發放,嚴格控制外來人員進入。
3、嚴格控制各種醫療器械的清洗、包裝、消毒技術規程。
4、布類容器保持清潔、幹燥、完好,壹用壹洗。
5、各種消毒包裝應有明顯的消毒標誌,如名稱、消毒日期、有效期、責任人、消毒情況等。標誌不清、記錄不全的不得發放。
6、嚴格掌握高壓滅菌器的操作技能,每包有化學指標,每天有B-D檢測,每鍋有物理監測記錄,每月有壹次生物檢測。
7、進入無菌室必須更衣、更鞋、洗手,無菌物品每月進行壹次細菌培養,空氣、工作人員手、物體表面每月進行壹次消毒劑培養。
8、每天紫外線照射壹次,燈具每兩周95%酒精擦拭壹次。
9、根據各科室需要,發放壹定基數的消毒物品;各種臨時借用物品,應做好借用手續,用後及時歸還,如血液、膿性分泌物應及時沖洗後及時歸還;按時收發。
10、各種器械、包布的洗滌、包裝和消毒,應嚴格執行衛生部頒發的要求和消毒技術規範,遵守操作規程;所有包布、治療巾、孔巾必須清潔無損,每次用後均要更換和洗滌。
11、各種治療包應標明名稱、滅菌日期並簽名。凡滅菌超過7-14天的物品,必須按程序重新處理,再行滅菌。
12、嚴格執行三查三制。三查:查配對是否準確,查零件是否缺失,查包裝是否完整。三對:對本裝配零件數量、對標牌名稱、對操作日期、對操作人。
13、將刀、剪等銳器與壹般器械分開,單獨包裝,尖端部分加保護套,高壓蒸汽滅菌。
14、各種針頭應清潔、光滑、鋒利,斜面大小和針柄長度符合要求。
15、做好物資管理和供應工作,發放的各種治療包、註射器、各類輸液器應專人專用。如有損壞應填寫賠償報告單。
16、對所有物品、設備定期檢查、保養,並堅持修舊利廢。
17、每月定期進行質量檢查,每件物品應符合標準要求,並記錄在案。
18、按制度做好壹次性醫療用品的管理、發放和回收工作。
19.壹次性耗材及醫療廢棄物的管理
①針筒、輸血器、輸液器等由供應室統壹回收,並進行質量驗收,包裝物不拆放入專用間,拆下的包裝物可放入無菌物品庫房。
②使用後由供應室壹對壹以舊換新,統壹銷毀型號,浸泡消毒(1000mg/L
保存期浸泡1小時)實行登記簽字。
3醫療廢物分類裝箱由專人負責,每1-2天由垃圾處理中心專車
回收、登記、簽字工作。
4回收點保持環境衛生,堆放整齊,門窗加固防盜。
20、做好統計工作。
20、做好統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