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母,英文名貝母,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葉長如韭菜,花黃綠色,下垂如鈴,其鱗莖入藥,有止咳化痰、清熱散結的作用。它產於青海、四川、雲南、陜西、甘肅等地的秦巴山區。貝母是壹種珍貴的藥材,堪稱藥中之寶。貝母“科”根據產地和品種不同,可分為川貝母、浙貝母、浙貝母三大類。別名:勤媽、苦菜、苦花、空草、固藥。貝母最早見於神農本草經。陶弘景曰:“形似菊貝子,故名貝母”。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疏松、富含腐殖質的砂壤土最適合種植貝母。出苗後,及時松土除草,結合追肥,噴施藥材根達靈,使葉片上的光合產物(養分)輸送到根部,提高了養分轉化率和疏松能力,使根莖迅速膨大,大大提高了含藥量。
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疏松、富含腐殖質的砂壤土最適合種植貝母。用種子繁殖時,種子需用濕沙分層混合,用新型高脂膜(可摻種衣劑)包衣,以驅除地下病蟲害,隔離病毒侵染,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將種子均勻地撒入溝中,蓋上薄薄的壹層細土,輕壓並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鱗莖在6月初至6月中旬培育。首先將鱗莖分為大、中、小三種,直徑大於0.8厘米為大鱗莖,0.4-0.8厘米為中鱗莖,小於0.4厘米為小鱗莖。選好後,分大、中、小三種規格分別種植,種植方式要鋪勻,間距2-3厘米。每667平方米要有300公斤大燈泡,200公斤中燈泡,100公斤小燈泡。播種後,覆土3厘米,把床摟平,中間部分略高,防止積水。實際生產中基本都是種鱗莖,很少種種子。
參考數據
賺錢醫藥網。賺錢醫藥網[引用時間2017-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