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在今河南省柘城縣胡襄鎮。
胡姓氏的由來:
源於媯姓,出自舜帝的33世後裔媯滿。西周初年,周武王滅商後,訪求前代帝王的後裔,找到了虞朝舜帝的嫡裔媯滿,把長女大姬嫁給他,封之於胡(今河南柘城胡襄鎮),讓他奉守虞舜的宗祀。
後又封於株野(今河南柘城)建立陳國,侯爵,以備三恪,又遷都陳之宛丘(今河南淮陽),謚號胡公,因此又稱胡公滿、陳胡公。陳國公族後裔多有以先祖謚號為姓氏者,或以封地“胡”為氏,稱胡氏。
胡拼音:hú
釋義:
1、中國古代稱北邊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遠、隔絕)。
2、泛指外國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黃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壹種管樂器)。
3、亂,無道理:胡來。胡鬧。胡吹。胡言亂語。
4、文言疑問詞,為什麽,何故:胡不歸?“胡取禾三百廛兮?”
5、嘴周圍和連著鬢角長的須毛:胡須。
6、古代指獸類頸下垂肉:“狼跋其胡。”
7、巷、小街道稱“胡同(tòng?)”(用作巷名時,“同”讀輕聲不兒化)。
8、姓。
擴展資料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胡亂[hú luàn]?
馬虎;隨便。
2、胡須[hú xū]?
胡子
3、胡髭[hú zī]?
胡子。
4、胡謅[hú zhōu]?
隨口瞎編。
5、東胡[dōng hú]?
古時中國東北?的西部地區各少數民族的總稱。
胡姓分布:
胡姓是壹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在當今大陸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十三位,在臺灣則排名在第三十八位,屬於超級大姓系列,人口約壹千七百二十三萬余,占全國人口總數的1.31%左右。
當代胡姓的人口已近1400多萬,為全國第十五大姓,大約占全國人口的1.14%。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四川、浙江、安徽五省,大約占胡姓總人口的41%,其次分布於貴州、雲南、江西、江蘇、河南、重慶、山東,這七省又集中了35%。湖北為當代胡姓第壹大省,居住了胡姓總人口的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