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宜吃胖大海的人
(1)脾胃虛寒者
脾胃虛寒的人群日常普通腹部冷痛、大便溏薄,服用胖大海會加重脾胃虛寒引起的腹瀉癥狀,損傷正氣。
(2)肺陰虛
胖大海性寒,肺陰虛引起的風寒感冒或咳嗽不宜服用,以免加重不適癥狀。
(3)糖尿病患者
胖大海含半乳糖、半乳糖乙酸等,糖尿病患者謹防過量攝入引起血糖升高。
(4)低血壓
胖大海有降壓作用,臨時食用可構成低血壓。
(5)調經
胖大海性寒,女性經期慎服。
二、高血糖適合的運動
1、慢跑
慢跑被稱為輕柔的心血管體操,它會對人體的心臟和血管產生很好的刺激。在汗水中奔跑非常有利於健康,它不等同於桑拿或環境溫度過高所致的出汗概念。汗為貴,跑起來心臟跳動加快,出汗是有意義的,因為糖尿病患者酸性體質,出汗可以使體內環境呈堿性,從而減少炎癥的發生,對傷口愈合、皮膚修復都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2、散步
散步是壹種比較悠閑的運動,所謂 "十練不如壹散",強調的是自然的運動方式。這種運動方式對糖尿病患者最為有益,因為散步不會因過度用力而導致血壓升高,當出現心跳加快等不適癥狀時,還能及時給予幫助。散步同時按摩腹部,適合預防和治療消化不良和胃腸道慢性疾病。因此,散步不僅對糖尿病有好處,對其他疾病也有壹定療效。
3、有氧運動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有遠端血管壞死的現象,所以很多患者到了糖尿病晚期都會出現手指頭痛、腳趾發紅發麻等癥狀。每天可以這樣做:身體往上拉,腳掌撐地,腳跟離地,上下踮腳,同時手臂手掌完全打開,做 "抓 "的動作,每抓壹把腳底就配合動作,每次做5分鐘,每天早晚都堅持做。
4、太極拳
練習太極拳可以緩解壓力,提高身體平衡能力,增加身體柔韌性。糖友練太極拳還有助於降低血糖水平。壹項新的研究發現,糖友可以每周參加兩次太極拳訓練班,每次練習1小時,然後每周在家練習3次,每次20分鐘,可以明顯降低血糖水平,提高糖友的生活質量。
5、間歇運動
間歇運動是指在正常運動過程中增加多次較高強度的運動,如慢跑結合快跑,散步結合快走等。研究發現,間歇運動有助於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心血管健康,增強運動毅力。專家建議,高強度運動的插入可以從15-30秒開始,以後逐漸增加到1-2分鐘。
三、如何有效降低血糖
1.增加活動量
2 型糖尿病患者壹般通過增加運動量來更好地控制血糖。即使是非常簡單的運動,如每天步行 20 分鐘,只要堅持,也能有效改善胰島素抵抗,減輕體重。研究證實,通過合理的運動,糖尿病患者確實可以減少降糖藥物的用量,甚至完全停藥。
2、"粗 "糧不要精工細作
控制糧食碾磨的精細程度很關鍵。以面包為例,白面包的食物GI為70,而摻入75%~80%大麥粒的面包為34,所以提倡用粗糧代替精糧。
3、餐盤用小餐具
使用小餐具可以減少進食量,降低進食欲望和熱量攝入,保持合理體重。
4、早餐變 "稠"
由於稀飯加熱時間長,澱粉易轉化為糊精,易分解成葡萄糖。同時,米飯呈半流質狀態,吃後胃排空時間相對較短,所以吃稀飯比吃主食更容易升高餐後血糖。因此,早餐最好不要只喝稀飯,要吃壹些 "稠 "的食物,堅持吃主食。
5、飯量壹定要算好
超重者減去5%的體重,可使糖尿病發病率降低70%。計算壹下自己每天的攝入量,看看應該少吃多少。
6.增加維生素C的攝入量
在飲食中增加維生素C等抗氧化劑的攝入量,可以防止動脈血管壁受損,減少斑塊堆積和心臟病的發生,從而有效降低糖尿病並發癥的發病率。增加膳食中水果和蔬菜的比例是抗氧化劑的最佳來源。
7.多攝入無糖液體
脫水也會導致血糖升高,每天應攝入2至3升左右的無糖液體。當血糖升高時,除了避免攝入過多食物外,喝水還有助於沖走血糖。心臟病或腎臟並發癥患者需要適當限制液體攝入量,具體情況應咨詢醫生或營養師。
8、每天喝綠茶
與其他飲料相比,綠茶由於未經發酵,茶多酚含量高。茶多酚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性和降血糖作用,它還能起到控制血糖釋放的作用。
9、垃圾食品別碰
如果妳經常光顧麥當勞、肯德基,糖尿病也會 "光顧 "妳。美國明尼蘇達州科學家對3000名18至30歲的人進行了為期15年的跟蹤調查。結果發現,每周吃兩次垃圾食品的人不僅體重增加了約4.5公斤,胰島素抵抗也高出兩倍,而這正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即使體重保持正常,垃圾食品中的反式脂肪和精制碳水化合物也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10、帶午餐上班
避免在餐館或快餐店吃午餐,因為這樣很容易控制不住食欲。快餐店的食物份量大、熱量高、脂肪多。研究發現,經常外出就餐與體重增加之間存在關聯。自己準備午餐可以很好地控制食材和份量。如果妳覺得每天自己準備午餐有點麻煩,那就從每周準備兩次午餐開始吧。
11、快煮、少水
食物的軟硬、稀稠和顆粒大小都會影響食物的 GI。谷物烹調不必經過長時間的高溫,因為加工時間越長、溫度越高、水分越多、糊化程度越好,食物 GI 就越高。
12、自我放松和情緒調節
放松運動,如配合舒緩的音樂進行深呼吸、放松肌肉等,有助於緩解壓力,使血糖治療更有效。學會調節情緒,增強自我效能感,克服疾病帶來的恐懼和消極情緒,也有助於血糖控制。
13、飯前吃壹把堅果
飯前吃壹些含脂肪的食物,如杏仁、核桃等堅果,除了能增加飽腹感,使妳在進餐時吃得少外,堅果中的不飽和脂肪酸還能幫助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水平,減緩食物的消化速度,有利於餐後血糖的控制。
14、常備口香糖
嚼無糖口香糖可以控制吃糖零食的欲望,但數量不宜過多,因為有些品牌的無糖口香糖所含甜味劑劑量較大,會使腸胃產生不適。咀嚼口香糖還會使口腔有清新的口氣,讓人不願意吃有異味的零食來破壞它。
15、打太極拳
打太極拳、練氣功等傳統鍛煉方法可以幫助人們調節呼吸,改善血液循環,起到全面調節機體的作用。澳大利亞的壹項研究還發現,2型糖尿病患者練習太極拳還能延緩糖尿病引起的身體機能下降,對肥胖患者的效果尤為顯著。
16、吃點醋
食物經發酵產生酸性物質,可使整餐食物的消化指數降低。在配菜中加入醋或檸檬汁是壹種簡單易行的方法。
17、自我按摩
通過按摩雙腳等部位,壹方面可以預防並發癥,另壹方面對胰腺、肝臟和內分泌系統起到調節作用,有助於刺激體內細胞生成更多的胰島素。這種 "反射療法",長期堅持效果顯著。
18、餐後血糖
監測餐後2-3小時內的血糖,可以幫助糖友更平穩地控制壹天的血糖水平,防止高血糖和低血糖的發生;並在此基礎上,制定更合理的飲食和運動計劃。
19、睡眠時長得註意
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每天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壹倍。每天睡眠時間超過8小時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3倍。睡眠過多或過少都會幹擾與血糖有關的激素。
20、遠離使血糖升高的不良習慣
暴飲暴食、饑不擇食會使體內血糖水平急劇升高,尤其是女孩子常有的 "甜食控"、"油炸食品控",或惡性節食後,食欲大為解放。其次,情緒不穩定、脾氣暴躁、經常生氣,也可能導致餐後血糖偏高。當然,缺乏運動,飯後躺在沙發上看電視,長時間上網、玩遊戲,也不利於血糖的穩定。研究表明,空腹血糖高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是正常人的3-9倍,餐後血糖高的人患糖尿病的幾率是正常人的4-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