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上經常有些藥品廣告不負責任地誇大療效,說是研究或發現了壹個什麽東西,如何如何好,這個東西是人體必需的,標很高的價錢就讓妳買。比如說,大家經常見到街邊有許多的商店掛著回收冬蟲夏草的牌子,而賣冬蟲夏草的人就會說:這東西有多麽好,多麽珍貴,上萬塊錢壹公斤,妳吃吧,吃了肯定能延年益壽什麽的。
我在這裏不是說冬蟲夏草不好,它的確是壹味很珍貴的中藥,但並不是對所有人都適用,盲目使用甚至可能會有副作用。如今冬蟲夏草之神效似乎使人們進入壹個誤區,此亦世風之變,物識之變所然。
如果妳對照五臟體系的結構模型來看壹看就知道了,我們講身體要維持壹種動態平衡,那麽妳的身體是否缺這種東西呢?如果缺這種東西,吃它才有好處;如果不缺,這個東西再貴吃了也沒好處。
中醫有壹句話叫“有病擇藥當之”,就是得這個病就該吃這種藥,不是這個病吃這種藥就沒用。
在宋代曾經流行過壹種可笑的養生方法。那個時代貴族以養生為壹種殊榮,那麽他們養生流行吃什麽呢?他們吃石頭,就是那種鐘乳石。當時人的理解是,鐘乳石幾千萬年才長這麽長壹點,所以吃了肯定能長壽,還給它起了許多好聽的名字。但實際情況是這樣嗎?當然不是了,現代人聽了可能都覺得難以理解。
我再給大家講壹個故事。古時候有壹個人是到京城去參加科舉考試的。古代的交通不發達,去壹趟京城不容易,當他千裏迢迢來到京城後,卻得了壹種肺病。得病以後,找了很多大夫也沒有治好,身上的盤纏也快花光了,實在沒辦法了。
後來,他遇到壹位高人。這個高人對他說:“妳的病我或許能治。我跟妳說,妳到市場上去買兩筐梨。現在正好產紅肖梨,價格非常便宜。妳弄兩筐梨然後擱在這驢背上,妳就往家鄉走吧。回家路上每天吃多少梨不限量,如果吃完了妳就再買些,每天就是吃梨。當到了晚上在旅館裏睡覺的時候,妳就把這個梨擱在壹個石器裏,把它給搗碎了,然後喝那個梨汁。”
想想也沒有其他的好辦法,結果這個人就按照高人說的方法去做了,結果回到家以後他的肺病真的就好了。為什麽呢?因為梨性是甘寒的,它本身對肺就有好處,就這麽簡單。結果當時不明真相的人,就傳說這種梨能解毒,導致紅肖梨的價格扶搖直上,把它吹得效果都神了。
其實究其原因,是取梨之甘寒清潤、生津止渴,而並非所傳可解毒之神效。每到秋季,我也常以鴨梨2個配以杏仁10克煮水之法送與親友,以預防秋燥,潤肺化痰之效果甚好。從這個故事中,我們要明白看問題還是應該客觀地去看,不能盲目地追求,更不能認為什麽東西對別人身體有好處就壹定對自己的身體也有好處,而是要從壹個全方位的角度來考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