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什麽時候服用維生素 C 最好?

什麽時候服用維生素 C 最好?

要知道什麽時候服用最好,首先要弄清楚維生素 C 有什麽作用。

壹般作用

維生素 C 在膠原蛋白的形成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膠原蛋白是人體組織細胞、牙齦、血管、骨骼和牙齒發育和修復的重要物質;

有助於人體對鐵的吸收;

經常被推薦為嬰兒猝死綜合癥(SIDS)的預防物質;

吸煙者和老年人需要更多的維生素 C(壹支香煙可破壞 25 到 100 毫克的維生素 C)。

用處

治療外傷、燒傷和牙齦出血;

增強治療尿路感染藥物的療效;

加快術後恢復;

有助於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

防止感染過濾毒素和細菌,增強免疫系統;

具有抗癌作用。

有助於防止亞硝胺(致癌物質)的形成;

具有天然通便作用;

降低靜脈血栓的發生率;

治療普通感冒和流感,並具有預防作用;

通過使蛋白質細胞凝結成塊來延長它們的壽命;

增加對無機鐵的吸收;

可減輕許多可引起過敏的物質的影響;

預防壞血病。

正常需要量

在壓力大的時候,可加速維生素 C 的消耗;

成人每天攝入 10 毫克即可避免壞血病,但這些數值無法在體內儲存。如果想補充新陳代謝的分解,每天需要提供 60 毫克才能滿足。嬰兒30毫克,兒童40-50毫克,青少年60毫克,孕婦80毫克,哺乳期婦女100毫克。

過量

會大大降低白細胞的抗病能力。

過量服用維生素C可能會導致草酸鹽和尿酸結石的形成(可通過每天攝入鈣、維生素B6和多喝水來調節)。過量服用維生素 C 可能會引起腹瀉、多尿和皮疹等不舒服的副作用。出現這些癥狀時,必須減少用量。

正在接受放療或化療的癌癥患者不宜服用維生素 C。

缺乏癥

缺乏癥

缺乏癥

由於體內缺乏葡萄糖酸內酯氧化酶,無法將葡萄糖轉化為維生素 C,而這種酶是實現這壹目的所必需的;因此,必須從飲食中獲取維生素 C。如果從膳食中獲得的維生素 C 不能滿足需要,就會造成維生素 C 缺乏癥,維生素 C 缺乏癥被稱為壞血病。

壞血病的早期癥狀是嗜睡、乏力、易怒、呼吸急促、牙齦出血疼痛、傷口愈合不良、關節和肌肉短暫疼痛以及容易骨折。典型的癥狀是牙齦腫脹和出血、牙床潰瘍、牙齒松動和毛細血管脆性增加。嚴重病例可導致皮下、肌肉和關節出血及血腫形成。貧血、肌纖維衰退(包括心肌)、心力衰竭、嚴重內出血,同時還有猝死的危險。

兒童,尤其是5-24個月的嬰幼兒,由於缺乏維生素C餵養食物易引起壞血病尢須重視。

維生素C缺乏癥

壞血病 壞血病(scurvy)是由缺乏維生素C(抗壞血酸)引起的,臨床特征為出血和骨骼病變。我國普通飲食中有大量的新鮮水果和蔬菜,嬰兒又多母乳餵養(母乳中約含維生素C227.2~397.5μmol/L),大部分生理需要的維生素C都能得到維持,因此,本病較少見。臨床表現 維生素 C 缺乏數月後,患者感到疲乏、全身無力、精神萎靡、虛弱、厭食、營養不良、面色蒼白、牙齦腫脹、出血,並可因牙齦和牙槽壞死而導致牙齒松動、脫落、骨關節肌肉疼痛、皮膚瘀點、瘀斑、毛囊角化過度、周圍出血,兒童可因骨膜下出血而導致下肢假性癱瘓、腫脹,壓痛明顯。髖關節內收,膝關節半屈,足外旋,呈蛙式姿勢。防治方法 1、選擇富含維生素 C 的食物,改進烹調方法,減少烹調中維生素 C 的損失。人工餵養患兒應添加含維生素C或維生素C的食物。疾病、手術前後、吸煙者、口服避孕藥者、南北極地區工作者應適當增加維生素C的攝入。2、輕度患者每日維生素200-300mg,重度300-500mg,感染時劑量增加,分3次飯前或飯後服用。如患者不能口服或胃腸吸收不良,可給予肌肉或靜脈註射,每日1次,壹般療程為3周左右,當癥狀明顯好轉後,減至50~100mg,每日3次口服。3、對癥治療,如保持口腔清潔,預防或治療繼發感染,止痛,嚴重貧血者輸血、補鐵。嚴重者如骨膜下有巨大血腫,或骨折,不需手術治療,用維生素 C 治療後,血腫可逐漸消失,骨折可愈合,但往往需要 1 個月以上,如骨脫位,恢復較慢。維生素 C 缺乏性紫癜 由於膠原分子中羥脯氨酸的合成需要維生素 C,所以維生素 C 缺乏會影響膠原的合成,使血管壁及周圍結締組織的韌性降低,毛細血管的脆性增加而引起出血。表現為毛囊周圍皮膚出血、肌肉出血、牙齦腫脹和皮膚角化過度。維生素 C 治療有效。

食物來源

富含維生素 C 的食物

主要食物來源是蔬菜和水果,如大白菜、韭菜、塌菜、菠菜、柿子椒等深色蔬菜和菜花,以及橘子、紅果、柚子等含維生素 C 高的水果。野莧菜、紫花苜蓿、刺梨、沙棘、獼猴桃和酸棗的維生素 C 含量尤其豐富。

營養補充劑

維生素 C 是最受歡迎和最廣泛使用的維生素之壹。

它有各種不同的制劑,如片劑、長效片劑、糖漿劑、粉劑和咀嚼片。

純維生素 C 是來自玉米的葡萄糖。

天然維生素 C 和合成維生素 C 的區別在於每個人的消化能力。

最好的維生素C制劑是含有維生素P(包括生物類黃酮、橙皮甙和蘆丁)的復合維生素C。

從玫瑰果中提取的維生素C含有生物類黃酮(維生素P)和蘆丁。

參考文獻:

維生素 C 維生素 C

(性狀和穩定性)維生素 C 合成物是白色的維生素 C 合成物是白色結晶性粉末,其水溶液在空氣中很快變質,特別是在堿性溶液中遇光或遇熱更易變質,溶液通常由無色變為淡黃色-黃色-棕色。片劑在放置過程中遇光、熱也易變色而失去藥效,因此本品應貯存於避光、密封處。

(體內過程)維生素 C 口服後在胃腸道吸收,主要在空腸。蛋白質結合率低,少量儲存在血漿和細胞中,尤其在腺組織中濃度最高。它會在肝臟中代謝,很少以原藥或代謝物的形式從胃中排出。當血漿濃度超過 14 微克時,尿液排泄量會增加,並可能通過透析清除。

(藥物作用)維生素 C 參與體內的各種反應,如氧化還原過程,並在生物氧化和還原以及細胞呼吸中發揮重要作用。在組織層面,維生素 C 的主要作用與細胞間基質的合成有關。這包括膠原蛋白、牙齒和骨骼的基質以及毛細血管內皮細胞之間的連接。因此,當維生素 C 缺乏引起的壞血病伴有膠原蛋白合成缺陷時,就會表現為創傷通道愈合困難、牙齒形成障礙和毛細血管破裂引起大量瘀斑,並融合形成瘀點。

此外,維生素 C 還能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毛細血管脆性,增加血管彈性,刺激造血功能,加速紅細胞生長。它具有中和毒素、促進抗體生成、增強機體解毒功能和抵抗傳染病的能力。並具有抗組胺和阻斷致癌物質亞硝胺生成的作用。

(癥狀)(1)用於預防和治療壞血病、牙齦出血,還可用於各種急慢性傳染病和紫瘢的輔助治療。

(2)維生素 C 能促進去鐵胺對鐵的螯合作用,加速鐵的排出,因此可用於慢性鐵中毒的治療。

(3)當患者長期接受血液透析,或患有胃腸道疾病、結核病、腫瘤、潰瘍病、甲狀腺機能亢進,以及感染、外傷、婦女妊娠、哺乳期,均需補充適量維生素C。

(不良反應及註意事項)(1)本品長期大量服用(每天2-3克),停藥後可發生壞血病。

(2)長期大量服用本品(每天2克以上),可導致尿酸鹽、半胱氨酸或草酸鹽結石。

(3)每天大量服用本品超過 1 克時,偶爾會出現腹瀉、皮膚發紅發亮、頭痛、尿頻、惡心嘔吐和胃痙攣等癥狀。

(4)在使用本品期間,下列診斷檢查可能不準確:(1)大便潛血假陽性;(2)尿糖、葡萄糖試驗假陽性;(3)尿中草酸鹽、尿酸鹽、半胱氨酸等濃度升高。(4) 血清膽紅素濃度降低。(5) 尿液 pH 值降低。

(5)以下情況應慎用:半胱氨酸尿癥、草酸尿癥、草酸鹽蓄積癥、尿酸鹽腎結石、痛風、糖尿病、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血色病、鐵血病或地中海貧血、鐮狀細胞貧血。

(6)註意事項:①大劑量長期服用維生素C可幹擾抗凝藥的抗凝作用;②與巴比妥類或培美酮等合用、可促進維生素 C 的排泄;(3)與纖維素磷酸鈉合用,可促使維生素 C 的草酸鹽代謝;(4)長期大量應用維生素 C 可幹擾雙硫侖對乙醇的作用;(5)水楊酸類藥物 可增加維生素 C 的排泄;(6)制劑顏色變黃後不宜應用。

(用法與用量)口服。(1)壹般治療用量:每日50~100毫克,維生素C缺乏癥,每日3次,每次100~300毫克,最多不超過每日1克。

(2)建議每日膳食攝入量:4-6歲兒童45毫克,成人60毫克,孕婦80毫克,哺乳期婦女100毫克。

維生素 C(抗壞血酸)在人體內的作用主要是酶激活劑和物質還原劑。它是多種自由基的清除劑,並能與體內的維生素E共同作用,使自由基還原成維生素E,繼續發揮抗氧化作用。

為什麽白領需要更多的維生素 C 呢?壹是因為他們生活節奏快,壹日三餐中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攝入不足。壹般早餐以谷類、蛋類、豆類或奶制品為主,蔬菜品種多而數量少,且受新鮮程度、烹調方法、存放時間等客觀因素影響,維生素C容易受到破壞。而僅僅通過晚餐來補充維生素C,顯然是不夠的。

其次,"白領 "工作緊張、精神壓力大,對水溶性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的消耗量比壹般人大,因而需求量也高。研究表明,經常精神緊張特別是失眠者,尿中抗壞血酸排出量明顯增加,而輕度疲勞是維生素 C 缺乏的最早癥狀;保持血液中抗壞血酸的濃度,可增強精神運動反應性和集中註意力的能力。因此,"白領壹族 "需要更多的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新型維生素口服產品UPSA-C維生素泡騰片可以理想地幫助您補充維生素C。

可進入參考頁面了解更多信息:/sljk/yyyjk/wss/vc.htm

  • 上一篇:誰能幫我寫壹篇作文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急急急急急急急1
  • 下一篇:藥物神經活動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