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杞縣人口

杞縣人口

常住人口

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杞縣常住人口為265310人,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253829人相比,***增加11481人,增長4.52 %,年平均增長率為0.44%。

家庭戶人口 祁縣***常住人口中,家庭戶有81233戶,家庭戶人口254141人,平均每個家庭戶3.1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46人減少0.33人。

性別構成 杞縣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138336人,占52.14%;女性人口126974人,占47.86%。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 100,男女比例)由 2000 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 109.06 下降到 108.95。年齡構成 杞縣常住人口中,0-14 歲人口 48153 人,占 18.15%;15-64 歲人口 195208 人,占 73.58%;65 歲及以上人口 21949 人,占 8.27%。65 歲及以上人口為 21949 人,占 8.27%。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比重下降5.67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比重上升4.74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0.94個百分點。

不同文化程度人口 杞縣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4206人;具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有29207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有139727人;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有56938人(以上文化程度包括各類學校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以上教育程度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本科生和在校生)。與 2000 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 10 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數由 1936 人增加到 5354 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數由 9515 人增加到 11008 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數由 46009 人增加到 52552 人;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數由 27306 人減少到 21461 人。杞縣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文盲人口)為5868人,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減少8368人,文盲率由7.36%下降到2.70%,下降了4.66個百分點。 祁縣古為 "川陜通衢",現為山西省重要的交通樞紐之壹。東與太谷縣相鄰,西與平遙縣接壤,南與武鄉縣交界,北與清徐縣毗鄰,東南與榆社縣峰巒疊嶂,西北與文水縣隔河相望。

祁縣地理坐標位於東經112°12'5"-112°39'6",北緯37°4'5"-37°28'6 "之間。截至 2013 年,杞縣總面積 854 平方公裏。平面等高線自東南向西北呈壹長條狀。縣城位於縣境西北部,距山西省會太原市 67 公裏。 祁縣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逐漸傾斜。從山地、丘陵逐漸過渡到平原。三類地區各占總面積的46.6%、12.4%和41%。

祁縣山峰重疊,溝壑縱橫,表層土石結構復雜,大部分為灌木覆蓋,宜林宜牧。丘陵地區地表為厚厚的黃土層覆蓋,林茂糧豐。平川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為糧食主產區。 2006 年,祁縣小麥種植面積 75 萬畝,總產 30 萬噸,秋糧種植面積 50.9 萬畝,其中玉米種植面積 40 萬畝,總產 18 萬噸,人均糧食產量 595.8公斤;辣椒種植面積10萬畝,總產30萬噸;棉花種植面積39萬畝,總產皮棉1.5萬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21萬畝,產電量5.2萬千瓦時;花生種植面積23萬畝,總產8萬噸。食用菌種植規模達 10 萬袋。花菜5萬畝,年產量5萬噸。

杞縣現已建成優質小麥、大蒜、花生、棉花、辣椒、黃花菜、香菇等生產基地,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30萬畝。目前,建成大蒜生產專業鄉鎮11個,大蒜生產專業村150多個,無公害生產示範基地15個,種植面積60萬畝,產量80萬噸,居全省第壹。大蒜畝產值4000元以上,總產值25億元,畝均純收入2000元以上,杞縣農民人均大蒜收入1000元以上,建成保鮮冷庫510座,年儲藏能力20萬噸。通過冷藏、保鮮、加工,年可增值500多萬元。

新建規模養殖場219個,發展養殖專業村120個,養殖專業戶4488戶。畜牧業產值20.6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3%。杞縣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161家,年加工能力100萬噸,年產值12億元,利稅3億元。 杞縣主要中學有杞縣中學、杞縣二中、職業高中、東莞高級中學、杞縣三中、杞縣五中、豐澤中學、城廂中學、東莞初級中學、喬家堡中學、東王橋中學、孝義中學、古縣中學、西魯智中學、嘉陵中學、峪口中學等,祁縣中學有山西省鐵路工程學校。

2006年,省財政安排祁縣中小學危房改造資金818萬元(中央財政撥款409萬元,省財政撥款159萬元,縣財政配套資金250萬元),計劃改造危房項目27個,其中小學22個,初中5個,計劃改造總面積16361平方米(新建項目24個共14194)平方米,維修改造項目3個共2167平方米)。 杞縣全縣主要醫療機構有杞縣人民醫院、杞縣計劃生育婦幼保健服務中心、杞縣中醫院、杞縣第二人民醫院以及鄉鎮衛生院。

2007年被省政府確定為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杞縣參合農民76.6萬人,參合戶數19.9萬戶,杞縣農民參合率達80.66%。農戶籌資766.2萬元,縣財政配套459.7萬元,市財政配套306.5萬元。確定縣、鄉兩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27家,村級定點醫療機構690家。 戲曲文化

晉劇。祁縣是晉劇的主要發祥地。光緒七年(1868)創辦上下梨園,是晉劇早期班社。張莊的榮盛班也培養了不少晉劇藝人。

七臺秧歌。1951年虞姬專署在祁縣成立 "祁太秧歌研究改造社",正式定名為 "祁太秧歌"。最初,秧歌主要用於元宵節,稍加變相,由社火隊在街頭演唱,故又稱 "過街班 "或 "踩街"。

書畫

書法。杞縣社會各階層長於書法者,有韓定中、楊芳、渠本橋、喬思源、劉汾西、喬尚謙、喬有謙、高錫華、趙維起、高樹彬、渠金山、閆永年、賈家鼐、範樹彬的六扇屏《壕溝人》,現存民俗博物館。

紙藝人,俗稱 "畫工"。他們主要從事造色和繪畫。造紙的材料主要有泥、竹、草、紙等。人物有方相頭(俗稱口口進寶)、侍俑(俗稱眾美)、仙鶴童子、南極仙翁、十全、引福、龍女等。建築有亭、閣、院、戲臺、金山銀山等。

社火文化

社火是晉商的發祥地之壹。社火是祁縣人民的壹種街頭表演藝術,具體形式有龍燈、背棍、撅棍、頂桿帆、火流星、擡扛箱、踩高蹺、舞獅子、二鬼摔跤、張甕背張婆、竹馬、牛鬥虎、旱船、劉三車、花轎、刀舞、棍舞、打花棍、踩街、月逗劉翠、撲蝴蝶、鉆錢鬼、紅鞋子、前程似錦。

民居文化

祁縣民居建築。集實用性、藝術性於壹體,實現了二者的和諧統壹,被列入 "中國民居精華 "系列片,先後被介紹到國外。全城 **** 有古民居院落 1000 多座,明清建築風格的民居 2 萬多幢。民居代表作喬家大院和杜家大院,被譽為 "兩顆明珠"。祁太秧歌

祁太秧歌起源於農民在田間勞作時的即興吟唱,後來加入了舞蹈,加入了故事情節,逐漸向戲劇化發展,形成了壹出璀璨的地方戲曲--祁太秧歌。祁太秧歌集音樂、舞蹈、唱腔、念(道白)、做(表演)、打(五禽戲)於壹體,唱腔是主要的綜合藝術。或壹劇壹歌,或壹劇多歌,曲調優美,語言生動,內容主要反映祁縣、太谷縣和晉中農民的勞動、愛情等農村生活,情節簡單,歌詞多為陳詞濫調,舞蹈動作活潑多變。

戴氏形意拳

戴氏形意拳是我國家傳武術之壹。戴氏形意拳發源於山西省晉中市祁縣,戴氏形意拳是我國現有三大著名內家拳(太極、八卦、形意)形意拳的鼻祖。內練心法,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外為手足、肘膝、肩胯(即六合)。因此,人們又稱戴氏形意拳為形意六合拳。戴氏形意拳的創始人名叫戴龍邦,自幼愛好武術,後由曹繼武先生傳授古形意拳,傅山先生傳授內功心法(小周天功),結合多種武術(螳螂拳、八卦拳等)創編了戴氏形意拳。武術界尊其為形意拳創始人。

市趙鎮剪紙

祁縣市趙鎮的剪紙藝術起源於漢文帝時期,距今已有公元前150多年、2000多年的歷史,廣泛用於節日慶典、婚喪嫁娶、生辰八字、祭祀祈福等民俗活動中,表現的內容廣泛,其中多為吉祥如意的作品。拓展到民俗系列,創作了《百業圖》、《千裏送寒衣》、《五十六個民族大團結》、《水滸壹百單八將》等壹大批反映時代精神的優秀作品。

八音會

八音會是民間組織的曲藝團體,主要以嗩吶為主要樂器,主要用於婚喪嫁娶的禮儀,可分為粗樂、細樂,兩支嗩吶加鼓釵稱為 "粗樂"。雙嗩吶加鼓釵叫 "粗樂"。小嗩吶為主樂,笙、管、胡稱為 "細樂"。1962年春節文藝匯演期間,應邀登臺演出的吹打藝術有以二瞎子為首的南留班,以李思源為首的東六支班,以劉林寶為首的豐谷班,還有城南曲藝班。

小磨香油

祁縣小磨香油是在磨碎的芝麻糊中加入90度的水,使非油料吸水膨脹,從中榨出油來,是中國特有的制油方法。芝麻油中含有較多的不皂化物質,壹般可達 0.9%至 1.7%,其中最重要的物質是芝麻素。芝麻酚在高溫下可水解為芝麻酚。芝麻酚具有特殊的香味,而壓榨提取的芝麻油由於高溫水解芝麻酚不被破壞,不能形成芝麻酚,所以基本沒有香味。因此,同樣以芝麻為原料壓榨出來的油叫芝麻油,而以水代油生產出來的油叫小磨香油。

孝義背鐵棍

孝義鐵棍、背棍是壹種傳統的民間表演藝術,它始於明末清初,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民國初年,孝義村分為六社,有 "娘娘廟"、"三官廟 "等古廟。每個社都有壹至三組鐵桿,二十多根背桿。孝義村有六組鐵棍,每組有壹組鐵棍。每組有壹組鐵棍。每組鐵棒數量不等,鐵棒總數在 40 根以上。2006 年入選山西省第壹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祁城泥人

祁城泥人起源於清代,祁城泥人發祥地位於晉中市祁縣西六枝鄉祁城村,祁縣西六枝鄉西南,距縣城約4公裏。祁城泥人以兒童玩具為主,也是民俗風情的載體,在制作上有 "粗貨 "和 "細貨 "之分。"粗貨 "是用模具制作,"細貨 "則是以手捏的方法制作,作品琳瑯滿目,人物、鳥獸,做工精致,尤其是在上色時輔以蛋清,工藝獨特而考究。

文曲武秧歌

祁縣文曲武秧歌是在祁太秧歌基礎上向戲劇化發展的衍生品。它是祁太秧歌與武工拳有機結合的壹個藝術門類。它的主要表演手段是武術。其劇目大多取材於中國古典武俠劇《水滸傳》,由藝人自編自演,著重歌頌中國古代見義勇為、為民除害的英雄人物。

  • 上一篇:化妝品安全性風險物質風險評估指南的法規頒布通知
  • 下一篇:給我校園交通安全和食品安全條例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