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植物種類繁多。
福安白雲山風景名勝區有植物158科、349屬、546種。其中真葉植物 20 科 22 屬 24 種,蕨類植物 14 科 18 屬 24 種,裸子植物 10 科 12 屬 21 種,被子植物 114 科 292 屬 477 種。在被子植物中,有杜鵑花科,如映山紅、滿山紅、鹿角杜鵑、猴頭杜鵑、馬銀花、丁香杜鵑、曲蒴杜鵑等;蘭科,如蘭花、蘭花屬、蘭花科、蘭花屬、蘭花屬、蘭花屬、蘭花屬、蘭花屬、蘭花屬、蘭花屬、蘭花屬、蘭花屬、蘭花屬、蘭花屬、蘭花屬、蘭花屬、蘭花屬、蘭花屬、蘭花屬、蘭花屬、蘭花屬等。蘭科植物,如春蘭、建蘭、金線蓮、獨蒜蘭、見血封喉、大葉石仙人掌、細葉石仙人掌、石豆蘭等。竹類植物,如南平箬竹、腫節風竹、苦竹、箬竹、毛竹、青竹等。野生牡丹科有地年、鴨腳茶、肥肉草等;獼猴桃科有中華獼猴桃、毛果獼猴桃等。此外,福建還首次發現了蒲公英和石蒓。由於人為活動造成的自然環境惡化,野生山茶花在中國幾乎絕跡,但在該景區的金鐘山風景區卻發現了野生山茶花種群,這進壹步說明該景區的原生植物得到了很好的保護。
(2)植被類型較多。
景區植物資源豐富,植被類型較多,***有6個植被類型,15個組群,50個群落。6種植被類型分別是:
①針葉林:全區均有分布,主要有馬尾松林、冷杉林、柳林等,大部分為人工林,部分為次生林。次生林是常綠闊葉林原始林被破壞後,造成水土流失,林地幹枯,周圍的馬尾松母樹將種子播入,自然形成的。
②灌木林:其中,落葉灌木林主要分布在蛇口、壽陽等海拔800米以上的山脊,以白櫟灌木林為主,株高1.5米左右,植株叢生,混生黃檀、柃木等落葉灌木。常綠灌木林分布在陡坡懸崖處,系常綠闊葉林次生林被破壞後,喬木樹種變少,灌木樹種增多,陽性植物入侵,主要有青岡櫟、柞樹、絲栲等。
③常綠闊葉林:多分布在海拔400米至1000米之間,尚保留少量亞熱帶地帶性植被。上層優勢樹種以殼鬥科的苦櫧、絲栗栲為主,其次為樟科的楠木、光葉石楠、刺柏、小葉黃杞等。林下灌木有酢漿草、酢漿草、香檳杜鵑等。草本植物有中華李白、狗脊、地膚子等。層間有獼猴桃、金銀花、葛根、麻雀、金櫻子等。
④混交林:針闊葉混交林由原生植被形成,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由於長期的人為幹擾,林分質量發生變化,郁閉度降低,林分透光度增強,氣溫升高為陽性樹種馬尾松的入侵等條件逐漸演替為針闊葉混交林。有的地方砍伐落葉林後,還形成了冷杉與柳杉、冷杉與馬尾松、馬尾松與柳杉等針闊混交林。
⑤竹林:毛竹遍布山區,青竹、簍竹多分布在海拔300米以下的河谷、水邊。
6、草坡:以芒草為主,混生芭茅、金羊茅等,在潮濕處主要生長長穗稗、石松、蒿草,以及丹參、苦參等。
(3)垂直地帶性明顯。
福安白雲山風景名勝區海拔在150米至1450米之間,屬典型的山地立體氣候。水、氣、熱條件隨海拔高度變化,植被分布也隨之變化,自然形成植被垂直帶譜。可分為四條林帶:
①山地灌木草甸帶: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中山地區。有黑松、木荷、山裏紅、地年、鴨腳茶、肥肉草、武夷、三花冬青、武夷、胡枝子、白芒草、馬蘭等低矮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②針闊混交林帶:分布在海拔 800 米至 1000 米地區。林內以殼鬥科植物為主,伴有部分針葉樹和其他常綠落葉喬木、灌木,主要樹種有馬尾松、柳杉、福建柏、紅花油茶、木荷、杜鵑、柃木、白櫟等。
③亮葉林帶:分布在海拔500米至800米的地區。主要樹種以殼鬥科植物為主,如混交冷杉、毛竹、油茶、三年桐等,林下植被有剛竹、箬竹、南平倭竹、梔子、五節芒、芒草等。
4用材、經濟林帶:分布於海拔500米以下地區。主要樹種有冷杉、馬尾松、樟樹、木荷、楓香、油茶、茶樹、夾竹桃、葡萄、梨樹等果樹。林下和荒山灌木有小葉石楠、酢漿草、覆盆子、地膚子、肥肉草等。
(4)植物區系起源古老,以熱帶和亞熱帶成分為主。
白雲山植物區系發展歷史悠久,起源古老,成分十分復雜,尤其以熱帶、亞熱帶成分為主,說明該地區水熱條件優越,植物生長條件良好,植被保護較為完備,古老的、分類隔離的、形態特殊的植物十分豐富。如國家級保護植物南方紅豆杉、福建柏、柳杉等。
(5)植物資源景觀特色明顯。
①優美的天然林:中高海拔地區,特別是金鐘山、龍亭峽谷保留著大面積的原生天然林,物種資源豐富,森林景觀優美,季相變化突出,垂直地帶性明顯,是福建閩東南地區罕見的原生性植物群落。
②古樹名木資源豐富:壽陽、馬洋、嶺下等村分布著國家壹級保護植物南方紅豆杉,二級保護植物福建柏、樟樹、竹柏、江南油杉、柳杉、雪松、鉤栗、楓香、細梗槭、***等珍稀樹種古樹30余棵,樹高10-20米,胸徑近1米,樹齡均在百年以上。
③人工植被景觀多樣:境內丘陵山地除耕種農作物水稻、紅薯、各種蔬菜外,景區山地還有大面積的人工毛竹林、茶園、葡萄園等,景觀各具特色。
④野生觀賞植物資源:景區內的植物大多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如集中成片的高山杜鵑林、漫山遍野的迎春花等。常見種類有山裏紅、山裏紅、鹿角杜鵑、猴頭杜鵑、馬銀花、丁香杜鵑、曲蒴杜鵑等;零星分布的有福建山櫻花、四照花、莢蒾蘭、春蘭、壹蒜蘭、金線蓮、金櫻子、金針菜、野百合、馬蘭花、羊乳、冬青三花、冬青亮葉、冬青毛葉、蒲公英、金銀花、非洲菊、土中思、鴨腳茶、肥肉草、黃梔子、苦苣苔、松雞菊等。白雲山蓮峰寺前的天池裏有稀罕物--午時蓮,臨近中午,花莖從水中伸出,午時盛開,花開時節全池折斷,花朵雪白,潔凈如玉,午後沈入水中,天天如此,令人贊嘆不已。金中山發現的這叢野生山茶花填補了我省空白,不僅觀賞價值極高,而且科研價值也很高。
⑤ 植物資源與當地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武夷樹是畬族人民不可缺少的植物,每年的農歷三月初三,是畬族人民的傳統節日,畬族人民都會準備大量的武夷飯(用武夷樹的葉子和純糯米做成,可用來清涼解毒、養顏補身的糯米飯),熱情款待來畬家做客的客人。當地藥材資源極為豐富,常見的有夏枯草、山蒼子、金銀花、細葉石仙人掌、大葉石仙人掌、金線蓮、土堅果、鹽膚木、黃梔子、七葉壹枝花、八腳蓮、中華蛇菇、武陵蕨等。白雲山森林茂密,植物種類繁多,多樣性的生態環境為野生動物提供了優越的棲息、繁衍場所,因此景區內動物種類較多。據不完全統計,整個景區***有287種,其中鳥類71種14科27種,占福建省比重的13.1%,占全中國比重的6.0%;獸類8種15科23種,占福建省比重的20.9%,占全國的 4.6%;兩棲類 2 4 科 6 種,占福建省的 12.2%,占全國的 2.2%;爬行類 3 8 科 14 種,占福建省的 12.2%,占全國的 3.7%。種群數量較大、分布較廣的有山雀、竹雞、雉雞、斑鳩、野兔、野豬、麂、穿山甲、虎紋蛙、棘胸蛙、眼蛇、銀環蛇、竹葉青蛇等。
墻坪村與麻陽村交界處的原始天然林中獼猴較多,壽陽、南溪、小洋行政村交界處的原始森林中雲豹、棲羚羊、貓頭鷹出沒頻繁。這裏還有娃娃魚、穿山甲、蟒蛇、白鷴等二級保護動物。古口村還有壹條百米長的鯉魚溪,鯉魚數量之多、體型之大在福建省實屬罕見。鴛鴦成群相伴也是黃蘭湖的壹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