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放三枚叫“連中三元”;放四枚叫“福祿壽禧”;放五枚叫“五福臨門”;放六枚叫“六六大順”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人人見面互道壹聲“新年好”,這新的壹年也就開始了。
2、拜神
同時正月初壹也是拜神的日子,有宗教信仰的朋友可去廟裏燒香祈福,以保壹年的順利平安。正月初壹這天,廣州街坊會淩晨祭祖拜神,起床焚香、放炮仗,意為“搶春”。海口人初壹拜神祭祖也是很有講究的,先擺好酒和茶,事先要準備好雞、雞血、魷魚、豬肉等食物,雞血要擺放在雞身上。給祖先像上三炷香後就可以開始祭祖了。祭祖完後,紅紅火火新的壹年就開始了。
3、吃齋
吃過了年三十的大魚大肉後,初壹當天第壹頓飯,全家人卻要吃素食。“齋”與“災”同音,而吃齋也意味著“吃災”,將新的壹年中的各種災難全部“吃掉”,保佑壹家人平平安安。初壹午飯吃齋,用粉絲、腐竹、發菜、冬菇等煮壹鍋“羅漢齋”,寓意這年該吃的素菜都在這天吃完,往後就可大魚大肉,祈求來年順利,所以有“年初壹吃齋,勝過吃壹年齋”的說法。
4、飲屠蘇酒
屠蘇酒是壹種藥酒。在古代習俗中,元日全家飲屠蘇酒,以祛不正之氣。古時飲屠蘇酒,方法很別致。壹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但是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大概年少者壹天天長大,先飲酒以示祝賀,而年長者過壹年少壹年,後飲以示挽留。
5、吃年糕
大年初壹吃年糕是中國人的傳統,寓意著“節節高”。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征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大年初壹的禁忌與講究
大年初壹的禁忌與講究
大年初壹的禁忌與講究,春節俗稱過大年”是我傳統節日。這天是壹年的頭壹天,人們都希望壹年的開始百事遂意,有個好兆頭,在這壹天也是有壹些禁忌,下面分享大年初壹的禁忌與講究。
大年初壹的禁忌與講究1
初壹的壹項重要活動,是到親朋好友、左鄰右舍家拜年。“男女依次拜長輩,主者牽幼出謁親友,或遺子弟代賀,謂之拜年。”這在我國民間已成為傳統的習慣。
關於為什麽拜年,民間有這樣的傳說,相傳,古時候有壹種怪獸,長著血盆大口,異常兇猛,人們把它叫做“年”。每逢臘月三十晚,它便出來挨家挨戶地殘食人群。人們只得把肉食放到門外,然後把大門關上,躲在家裏,直到初壹早上,才開門互相作揖道喜,互相祝賀未被“年”吃掉。這樣拜年之風綿綿相傳。
到了宋代,士大夫們感到互相登門拜年太耗費時日,便用名帖相互投賀。類似現在的賀年片,宋代的賀年片稱名刺,是壹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著自己的姓名和地址的卡片。朋友之間在農歷正月初壹這壹天互相贈送,甚至不大熟悉的人也送壹張,以廣交朋友。明代,投寄賀年片之風更甚:“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到了清代康熙年間,賀年片開始用紅色硬紙片制作。當時流行壹種“拜盒”,將賀年片放到錦盒裏送給對方,顯得莊重。民國時期的賀年片,從設計到印刷,越來越藝術,內容也更加豐富。它從壹種寫有單純祝福詞語的卡片,發展成兼有書法、圖畫、詩詞的精致玲瓏的藝術小品,送給友人更增添了節日的'情趣。
舊時拜年大體有這樣幾種:
第壹種是屬員拜上司的年;第二種是同身份的人,為聯絡感情,拉關系不得不去走壹趟。第三種是至親家裏有長輩的,做晚輩的壹定要去拜年。要走進內宅給長輩磕頭。
民間大年初壹的忌諱也很多:
壹忌動用掃帚。俗傳正月初壹為掃帚生日,這壹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還會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黴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裏邊。
二忌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今天石家莊許多地方還保留著這壹習俗,大年夜掃除幹凈,年初壹不出掃帚,不倒垃圾。
三忌吃稀飯。在以前只有窮人才會吃稀飯,所以留下初壹壹定要吃幹飯的習慣,表示壹整年都會很富有。四忌動針線。有句俗語是說“初壹動針線,挑了龍筋長針眼”就是生下的小孩眼睛如同針眼壹樣小的意思。五忌出嫁的女兒回娘家。初壹回娘家意指會把娘家吃窮。所以初二才成為回娘家的日子。
七忌借錢。初壹借了別人的錢,壹年四季靠外援;初壹借給別人錢,財產外流整壹年。八忌跟仍在睡覺的人拜年。如果在別人還沒起床時給對方拜年會讓對方壹整年都在病床中。九忌喪服未滿的人上門拜年。
大年初壹的禁忌與講究2
1、忌動針線
初壹動了針錢,生下的小孩,眼睛如同針眼壹樣小。婦女也不得動針線,否則壹年到頭和別人爭吵不休。
2、忌斧子劈木柴
“初壹斧子劈開柴,劈開再也回不來”
3、忌借錢
“初壹借了別人的錢,壹年四季靠外援;初壹借給別人錢,財產外流整壹年”
4、早餐忌吃稀飯、葷食和藥品
在年初壹的上午壹定要吃乾飯表示家裏整年度都會很富有,因為過去認為窮人家才吃稀飯,而年初壹的早上叫做萬神盛會,表示所有的神出來拜年,因此為表尊敬首先不要吃葷,要吃素。
5、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
年初壹的上午不要叫人姓名催人起床,這樣表示對方整年度都要人催促做事情。
6、已出嫁的女兒不能回娘家
過年的第壹天如果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意指著會把娘家吃窮,因此只能在初二或者初三回娘家。
7、忌跟還在睡覺的人拜年
起床以後還得走親戚拜年,如果年初壹時喜歡睡懶覺的親戚還在睡夢中,不要跟對方拜年,等對方起床再拜年,因為這樣會讓對方“壹整年都在病床中”。
8、忌吃藥
大年初壹服藥,壹年都會生病,因此年前要把藥收拾起來,不能留著藥過年。
9、禁忌動刀剪
“初壹動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難免”
10、不可午睡
過年期間白天睡午覺,表示“整年度都會很懶惰”。因為過年期間有很多客人到家裏拜年,如果睡午覺的話對人很失禮。
11、忌倒汙水、掃地
過年期間不要從事灑掃的工作,因為這樣容易把家中的財氣掃掉。真是折磨死有潔癖的小夥伴。
12、忌被他人自口袋掏取物件
過年期間不要讓人從自己口袋掏東西,這樣表示整年度錢財都會被人家掏走。
13、忌向人討債
過年期間不管是被要債或者是跟人家要債的人在壹整年間都會很倒楣,因此忌諱向人討債。記得要在年前還清債務,如果已欠過年,初壹到初五也不能上門討債,否則會倒黴壹整年!
14、忌洗衣
水有水神,水神的生日在初壹初二,因此這兩天不要洗衣服。
15、不說不吉利的字眼
避免說出“死”、“病”、“輸”、“敗”等不吉利的字眼;若不慎犯忌,要以吐唾_、說“童言無忌”等方式化解可能的不祥後果。
16、忌殺生
殺生必見血光,為不祥之兆,會引災禍發生。
17、忌啼哭
不能打人、罵人以及哭泣,以保持好兆頭。此外,還忌小孩說臟話、年輕人打架鬥毆、家裏人擡杠伴嘴。
18、忌打盤、碗、酒具等易碎物品
當家人由於不慎打碎了易碎物也不要緊,只要趕快說上壹句:“歲來好,歲來好,歲歲平安”,就會化兇為吉了。
大年初壹的禁忌與講究3
初壹早晨吃芹菜餡兒的餃子意思是壹年都勤快。但也有禁忌哦,那就是大年初壹忌打破碗、鏡子等玻璃、陶瓷器物品,以防破財破運,若真不小心打破了補救方式就是用紅紙包起來,先放置在神桌上,默念歲歲平安,吉祥話語,等待破五日再丟棄。
大年初壹可以睡懶覺,可不要催人起床,這樣會讓對方整年都被人催促做事。同時大年初壹早上忌吃稀飯、忌吃葷食與忌吃藥,古時候窮人才會吃不起飯而吃稀飯,若於大年初壹吃稀飯會導致壹整年的貧窮,另外大年初壹忌殺生,所以也不適宜吃葷食。初壹也盡量不要吃藥,除非重病外,健康的人不適宜在這壹天吃補藥。
大年初壹早上很早就起床,具體幾點,壹般是壹大家子人在除夕商定好的。不可大聲說話,也不要多說話,不能說不吉利的話。更不能罵人和打架。這壹些都是為了過壹個和和美美快樂祥和的春節。
大年初壹,註意不要打破碗盤之類的東西,這是大家都知曉的了。但是,如果壹個不留神打破了,特別是有小孩子的,千萬忍住,不能動怒,不是還有歲歲平安壹說嘛。
大年初壹,不要打掃和清理垃圾。大家來玩,聚在壹起吃吃喝喝嘮嗑,吃了東西留下的包裝外殼等,這壹天不用急著打掃,那樣放著就行。
大年初壹,不要洗澡,也不要洗衣服。這個說法的意思是不要把財運給洗走嘍。
大年初壹,白天不能睡覺。因為早上起來的太早,妳會很困,特別是中午的時候,可是不管妳多想睡會,也最好忍到傍晚再休息。
大年初壹,不要吃藥。這個禁忌,很明顯就是祈求保佑身體健康啦。
大年初壹,不能拿刀、剪子、針、線壹類的東西,也不能摸石頭、水泥等壹類的寒涼之物。其用意當然是圖個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啦。
春節初壹到十五的風俗
1、正月初壹
正月初壹原名“元旦”,“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這壹天是壹年的頭壹天,春季的頭壹天,正月的頭壹天,所以稱為“三元”。初壹早晨,人們要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人們早早起床,打扮整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新年。
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壹歲。正月初壹這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黴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裏邊。
2、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而且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這壹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壹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但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被稱為“正月不空房”。在過去,壹家人也會選擇這壹天拍張全家福。
北方在正月初二還會祭財神。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過去,老北京的大商號會在這天大舉祭祀活動,祭品還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年發大財。
3、正月初三
在全國大部分地方,“回娘家”的時間壹般都安排在正月初二,但在山東等地,卻是初三才“回娘家”。北方壹些地區將初三稱為“掃帚日”。因為這天可以把大年初壹、初二這兩天的垃圾集中清理掉,拿起掃帚打掃房間了,而且在打掃的時候要從外往裏掃,表示聚財的意思。
在南方地區,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貼“赤口”,認為這壹天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謂“赤口”,壹般是用長約七八寸、寬壹寸的紅紙條,上面寫上壹些出入平安的吉利話,貼在前門和後門的門頂上,另外有壹張是放在垃圾上挑出外面倒掉。
4、正月初四
按照傳統習俗,正月初四是諸神降臨人間的日子,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所謂送神要壹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因此,初四下午,家家戶戶都要將三牲、水果、酒菜等供品備齊,還要焚香點燭燒金衣。
5、正月初五
大年初五俗稱破五,要“趕五窮”,包括“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裏往外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壹切不吉利的東西都轟將出去。
這天,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天津人在這天,家家戶戶都吃餃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響,讓四鄰聽見,以示正在剁“小人”。
這壹天也是傳說中財神的生日,也是迎財神的吉日。上海舊歷年有搶路頭的習俗。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
6、正月初六
正月初六被稱為“馬日”,在這壹天要“送窮”,這是我國古代民間壹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在北京地區,家中的婦女偶爾要把節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門上的掛箋也可摘下來同時扔出去。這壹天最受歡迎的是當年滿12歲的男孩,12是6的二倍,可稱六六順。
這天也是店鋪開張的日子,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亞於除夕的境況。舊時,老板和店員們會在這壹天猛搖算盤,用秤桿敲打秤盤,讓店內響聲壹片,取“響響當當,大吉大利”之意;門板也要貼上“開市大吉,萬事亨通”的大紅對聯,以示吉利。
7、正月初七
大年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據《占書》記載,由初壹開始,上天創造萬物的次序是“壹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
這天,香港市民喜歡吃及第粥。所謂及第,是希望科考高中狀元。人日要尊敬每壹個人,連官府也不能在這壹天處決罪犯,家長也不能在這壹天教訓孩子。
南方壹些地區,有在“人日節”“撈魚生”的習俗。撈魚生時,往往多人圍滿壹座,把魚肉、配料與醬料倒在大盤裏,大家站起身,揮動筷子,將魚料撈動,口中還要不斷喊到:“撈啊,撈啊!發啊,發啊!”而且要越撈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8、正月初八
相傳正月初八是谷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這壹年稻谷豐收,天陰則年歉。初八這天也叫順星節,傳說是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鬥出得最全,制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
長輩還要向兒孫講“壹寸光陰壹寸金”的道理,保持“慎獨”的重要性,因為“流年照命星宿”時刻在監視著每個人的壹舉壹動。
9、正月初九
民間認為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即所謂的“玉皇誕”、“天公生”,亦稱“天日”。這壹天,道觀要舉行盛大的祝壽儀式,誦經禮拜。家家戶戶於此日都要望空叩拜,舉行最隆重的祭儀。
此日待人處事皆講求和氣,不可冒犯天神。民間的祭天儀式自初九的淩晨開始,壹直到天亮為止。在這壹天前夕,全家人必須齋戒沐浴,以莊嚴敬畏的心情舉行祭拜。
10、正月初十
相傳,正月初十是石頭節,為石頭神生日,稱“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動”等。這壹天不準搬動石頭和碾、磨、石臼等石器,否則會傷了莊稼。這壹天還忌開山打石和以石蓋屋,並有向石頭焚香祭拜、午間供奉烙餅的習俗。
11、正月十壹
正月十壹,祭奉紫姑。相傳在西南地區,尤其是湘西,深受壓迫的女性把她奉為弱女子的保護神,多迎祀於家,占蔔諸事。正月十壹還是“子婿日”,是嶽父宴請女婿的日子。
初九慶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壹天外,還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民歌稱為“十壹請子婿”。
12、正月十二:搭燈棚、烤火節、過老鼠節、包餃子、“點丁”日
這壹天的漢族民俗活動有藏剪刀,收舊鞋,捏老鼠嘴,搭燈棚等。在石家莊南部壹些地區的漢族民間,至今還保留沿承著正月十二烤柏火的風俗習慣。
北京的習俗有抖空竹、搖風車、敲鑼鼓等遊樂活動,人們還可以走親訪友、結伴出遊、制作燈籠、排練花會
13、正月十三:燈頭生日、滾龍燈、紮彩燈、吃湯圓、祭祀關公、做“聖蟲”、祭海、放海燈
漢族風俗從正月十三開始上燈,正月十八落燈,有“十三、十四神看燈,十五、十六人看燈,十七、十八鬼看燈”之說。
14、正月十四:喝亮眼湯、試花燈、食糟羹、拜臨水娘娘、吃麥流、吃“糊辣羹”、伏羲誕辰日、守財神、偷青、走大橋、蔔紫姑、蔔流花
正月十四即農歷正月第十四天,作為漢族傳統農歷節日之壹,這壹天的漢族民俗活動有喝亮眼湯,試花燈,食糟羹,拜臨水娘娘等。到了這壹天,年基本已經過去了,之後便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節過後,年就宣告結束了。
15、正月十五:元宵節、燈會、吃元宵、演社火、走百病、偷菜、捏生肖、祈娃娃、拜晚年、遊燈、聽香、燒旺火、猜燈謎、搶燈裘。
年三十和初壹的禁忌
我國的傳統習俗,除夕晚上,古人皆圍著爐子吃飯,不分長幼皆壹起吃,在家的成員壹定要等到全家到齊了才可動筷子,也要為未能回家吃團員飯的家人擺碗筷,寓意合家團圓,幸福美滿。
年夜飯尤為重要,而且年夜飯不要吃得太快,每樣菜最好都要吃壹口,因含有吉祥意味,所以在年夜飯中是不可少的。
如:芥菜要壹根壹根從頭吃到尾,預示年首才能長長久久;菜頭表示好、彩頭;全雞象征全家福;吃魚丸、蝦丸、肉丸,乃指三元及第之意。餐桌上唯有魚不能吃,表示富裕和年年有余之意。
已經出嫁的女兒大年初壹不可以回娘家。意指初壹回娘家會把娘家吃窮,特別是家裏有兄弟的。
年初壹早餐忌吃稀飯,藥品。
年初壹的上午要吃幹飯,表示家裏整年都會很富有,不要吃藥,祈求壹年身體健康。當然重病患者除外。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表示對方整年度都要人催促的做事情。忌跟還在睡覺的人拜年,表示這樣會讓對方壹整年在病床中。禁動刀子和剪子,俗語:"初壹動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難免"
大年初壹能燒百日嗎
燒百天的話,可以在大年初壹到二十九收,但是我建議妳用焚香來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