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的臨床表現為:患者多為青年男女,以女性多見。多見於多汗、汗液不易蒸發及大汗腺所在部位。夏季臭味加重,冬季減輕,甚至聞不到臭味。青年發育期異味最重,隨著年齡的增長,異味減輕,甚至消失。(壹)內治方壹 鮮魚湯源《實用美容方》組成 鮮魚500克。
功效利尿、清熱、解毒。
制法是將鮮魚煮湯,空腹食用。
用法捂汗,須汗如白膠從腰腳口出,用白皂洗浴,避風1日,隔5日換1次,治腋臭以愈為度。
方二 蜘蛛酒源《實用美容方》組成花蜘蛛2只。
功效行氣散寒,活血解毒。
制法將蜘蛛搗爛,泡酒壹次服下。
每日1次,連用7天,腋臭即除。
方3 外臺方源《外臺秘要方》組成炙甘草、松根白皮、甜瓜子、大棗各12克。
功效 健脾和中、養血安神、舒肝解郁。
用法以上四味為散,食後取方寸匕,壹日3次。
(2)外治方壹幹葛洗方壹來源《趙炳南臨床經驗集》組成葛根120克,白礬15克。
功效祛濕、收斂、止汗。
用清水1000~1500克,煎煮15~20分鐘,待手足溫熱後浸泡。
方2 幹葛根 來源《外臺秘要方》 組成 辛夷、細辛、芎歸、青木香各等分。
功效:散風寒,活血行氣,燥濕收斂。
用法:將以上四味搗爛,過篩成粉,熏服。
方3、幹葛洗方三源《外臺秘要方》組成三年苦酒、石灰各適量。
功效燥濕殺蟲。
用法用量三年苦酒、生石灰各適量塗抹。
方四:《男女奇效方》中的方子,由銅屑、清醋漿組成。
功效 散瘀消腫。
用清水洗腋窩,也可用清醋漿洗,稍擦破,取銅屑和醋熱擦,很有效。
方五方二源《男女奇效方》組成古錢十文,醋、麝香各宜。
功效:消腫殺蟲。
制法是用古錢用鐵絲串燒,醋淬十次,入麝香末。
使用方法敷於患處。
方六方三源《男女奇效方》組成密陀僧120克,枯礬60克,輕粉9克。
功效:消腫殺蟲,收斂燥濕。
用法:上藥**** 為細末,每次用少許,頻擦腋下,擦至半月,見效,半年痊愈。
方七方四源《男女奇效方》由龍眼肉6枚、花椒14枚組成。
功效 養血、驅寒、殺蟲。
制法***學。
用法發汗,即擦。
方八方五源《皮膚科單方書》組成密陀僧125克,白礬30克。
功效 燥濕止癢。
用法將上藥***研為細末,塗於腋下,每周2次。
來源:《中國藥典》:"皮膚病大全》,組成:棗心土,適量。
功效 燥濕止癢。
用法用量:將上藥研為細末,敷於腋下。
來源:《皮膚科藥方大全》:皮膚病單驗方大全》成份:密陀僧、寒水石、滑石等。
功效:清熱利濕。
使用方法:將上藥***研為細末,敷於患處,每周壹次。
方劑十壹、方劑八,出自《皮膚病全書》,由明礬、澤瀉等組成。
功效燥濕止癢。
用法上藥***研為細末,用絹袋裝好,常撲腋下,連用7天。
方十二 方九源《皮膚科單方大全》組成 寒水石、密陀僧各等量。
功效清熱利濕。
用法用量:上藥共研細末,敷腋下。
方十三驗方十源《皮膚科單方書》組成丁香0.68克,三仙丹0.9克,冰片0.6克,明礬15克,石膏15克,滑石粉0.9克。
功效清熱燥濕,芳香通絡。
用法上藥***研為細末,外敷腋下,每日2次。
方十四處方十壹來源《皮膚科單方書》組成蜘蛛粉0.3克,輕粉0.3克。
功效燥濕通絡。
用法將上藥***研為細末,用藥末反復塗於腋下,每日2~3次。
方劑15、12出自《皮膚病大全》,由穿心蓮、硫磺、線粒體各等量組成。
功效 燥濕止癢。
用法:將上藥研為細末,敷於腋下。
方十六、方十三,來源:《中國藥典》:皮膚科方劑大全》,由輕粉3克、白礬10克、膽堿10克、百部20克組成。
功效 燥濕止癢。
用法 以上諸藥***研為細末,外擦腋下,每日3次。
方十七 方十四源《皮膚科單方大全》組成 蛇床子6克,穿心蓮3克,硫磺6克,輕粉1克。
功效 燥濕殺蟲。
使用方法:上藥共研細末,敷腋下。
方十八 方十五 源《皮膚科單方書》組成 枯礬10克,蛤粉20克,樟腦20克。
功效 燥濕止癢。
用法 將上藥***研為細末,以甘草水洗腋下後,外敷敷粉。
方十九方十六源《皮膚科單方大全》組成紅辣椒3個,碘50m1。
功效燥濕殺蟲。
用法將辣椒切碎,浸入碘酒中,3天後取藥液塗擦腋下,每日數次。
方劑二十方十七源《皮膚科單方大全》組成生鐵滴丸適量。
功效活血燥濕。
用法將生鐵炒熱,加入適量白酒,用布包好,乘熱熨燙患處,每日2次。
方二十壹 方十八源《中華食療方》組成陳醋、石灰粉各適量。
功效殺菌收斂。
制法:石灰粉與陳醋混合。
用法先將患處擦凈,拭幹後塗抹,每日2次。
方二十二驗方十九源《男女奇效驗方》組成密陀僧3克,熱蒸糕1個。
功效:1.消腫殺蟲,收斂燥濕。
使用方法:先用清水、油洗凈,再用密陀僧敷貼。另壹種是熱蒸餅,切塊拌粉。
方二十三處方二十源《皮膚病單方書》組成樟腦根、菟絲子各等量。
功效補腎燥濕。
用法 將上藥***研成細末,用米湯調成稠糊狀,敷腋下,連用數次。
二十四節氣茶方來源《中華食療》組方茶。
功效清熱潤膚。
用茶葉沐浴。
方二十五 石灰散來源《畢節幹金要方》組成 石灰1000克,白膠香、丁香、熏露香、青木香各60克,白礬120克,陳皮、陽起石各90克。
功效燥濕殺蟲,利水散結。
制法上藥***研細末,過篩。
制法量腋下面積,取消毒棉壹團,示服上藥,外用紗布包好,帶腋下。
方二十六 狐臭方來源 "外臺秘方 "組成雞舌香、藿香、青木香、胡粉各15克。
功效 香體養顏,理氣祛濕。
用法將胡粉搗爛,用棉花包好敷於腋下,常搽患處。
方劑二十七 《太平聖惠方》蟬蛻散由蟬蛻49個、梅子7枚、綠礬30克、堿15克、青錢7枚、杏仁7枚、膩粉適量組成。
功效清熱透疹,燥濕殺蟲,解毒斂瘡。
上藥炮制方法,除古錢、膩粉外,搗羅為未。
用法先用古錢在腋下反復摩擦,待局部皮膚發熱後,再拔出腋毛,將藥粉撒在局部,外面再撒壹層膩子粉,包紮好。
方二十八衛生腋臭方來源《衛生易簡方》組成烏賊骨9克,枯礬9克,密陀僧3克。
功效收斂燥濕,消腫殺蟲。
制法上藥共研細末。
使用方法:將藥粉塗擦患處。
方十九回春散治療腋臭方源《百病回春》組成白芷、枯礬、黃丹各2克,花椒0.5克。
功效收斂燥濕殺蟲。
制法 將上藥研為細末。
用法用藥擦患處。
方劑30治腋臭法出自《男女奇效驗方》組成之龍肝散。
功效燥濕收斂。
制法:龍肝研末。
使用方法:經常用龍肝粉塗抹皮膚。
《實用美容方》方三十壹辛夷四逆散由辛夷100克,木香、細辛、川芎各50克組成。
功效散風寒、活血益氣、燥濕收斂。
用上藥***研細末,塗患處,每日3次,治療腋臭,以愈為止。
方三十二明礬石撲藥源《實用美容方》組成明礬石100克。
功效解毒殺蟲。
制法將明礬石研極細末,用絹袋裝好。
用法常撲腋下,治臭氣甚佳。
三十三味復方道散散源《中藥方劑學》由線粒體30克、冰片6克、明礬30克組成。
功效斂汗除臭。
制法研極細末,用有色玻璃瓶貯存。
用法先用清水洗凈腋下,拭幹後,將藥粉塗於局部揉搓片刻,秋冬不出汗時,每日塗2次。20天為壹療程,間隔5~6天再用。
方三十四 生肌腋臭方來源《生肌總錄》組成 幹玫瑰根、地骨皮、生甘草、商陸、胡粉、滑石各30克。
功效 清熱利濕,理氣益陰。
先將幹玫瑰花根、地骨皮、甘草、商陸搗成細末。然後加入胡粉、滑石粉拌勻。
用醋少許調勻,敷於局部。
方三十五味治腋臭方源《證治準繩》組成明礬、密陀僧、黃丹4.5克,麝香1.5克,白芷1.5克。
功效收斂燥濕、消腫殺蟲。
上藥研為細末的制備方法。
用法用量用醋調藥腋下,4小時後用白芷煎湯洗去,每日1次。
三十六方青木香貼藥源《實用美容方》組成全方青木香50克。
功效祛風除濕,解毒消腫。
制法是將青木香切片,用醋浸泡1夜。
用法夾於腋下,以布包束之,3日1易,治腋臭數次即愈。
方三七茴香方源《中華食療》組成醋50毫升,茴香粉5克。
功效 散寒理氣。
用法:調勻後擦腋下。每日2次。
方劑38 陰虎湯藥源《備急幹金要方》組成 水銀5克,胡粉10克。
功效 殺蟲、解毒、燥濕。
用上藥**** 研究,具有使面部肥胖均勻,經常塗敷腋下,腋臭可除。
方三九二腋下狐臭四方源《男女奇效方》組成枯礬、蛤粉、樟腦、上片、真麝香各適量,糯米糕適量。
功效燥濕斂瘡、殺蟲止癢。
制法上藥**** 為末。
用糯米為餅夾上藥末,氣味隨餅出,永不復發。
藥餅,須埋於土中,勿與人接觸。
方四十青粉塗藥由《仁齋治病方》組成,青礬50克,輕粉30克。
功效 燥濕止癢。
制法上藥綠礬半生半煆,入輕粉研細,每服2克,生姜汁調勻。
方法浴後塗腋下,患者壹旦感到很熱疼痛即停止,隔日1次,數次後腋臭即可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