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實驗室耗材管理中容易出現問題的關鍵點
1,耗材分類不夠清晰。
實驗耗材包括試劑耗材和非試劑耗材。試劑耗材包括:化學試劑、參考試劑、標準物質、實驗室用水、微生物培養基、試劑盒、相關試劑配制的溶液或固體混合物等。非試劑耗材包括:玻璃器皿、實驗氣體、儀器專用耗材、濾紙、橡膠制品等。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蝕、放射性等危險特性的物品和易制毒化學品。,在運輸、儲存、使用和處置過程中容易造成人身傷害、財產損失或環境汙染,需要特殊保護的成為“危險品”。危險貨物目錄根據GB6944《危險貨物分類及品名編號》、《劇毒化學品目錄》、《易制毒化學品分類及品種目錄》確定。在實際實驗中,實驗人員往往無法像書面規定那樣進行明確的分類,因此相關人員應時刻保持實驗室安全意識並采取防護措施,時刻關註實驗室安全。
2、耗材驗收不嚴格。耗材的驗收關系到這個耗材的質量是否達標。由於部分實驗室人員驗收不嚴,部分供應商以次充好,導致耗材質量達不到要求,進而影響後續實驗的正常開展。
3.消耗品沒有放在適當的位置。它們入庫後沒有隨意分類存放,使用時也沒有相關的收藏記錄。容易造成壹些耗材過期報廢,對實驗室的資金造成不小的損失。
第三,規範耗材的日常管理
1、耗材采購計劃及實施管理
實驗室應根據實際需要制定詳細的采購計劃,並按計劃進行采購。壹方面按計劃采購可以杜絕財務浪費,減少不必要的驗收工作,另壹方面工作質量也有保證。采購計劃要詳細具體,明確易耗品的種類、數量、規格、等級、采購時限、有效期,是否需要合格證。危險消耗品應由專業人員簽名。實驗室應建立健全供應商檔案,保持至少三家同類物資的供應商,對其資質、信譽和實力進行調查和評估,保證耗材的經濟性和質量,並根據采購情況定期對供應商進行評估和監督。
2.耗材驗收管理在耗材驗收方面要嚴格把關,對影響耗材質量的環節要認真核查,消除風險,這是以往實驗室經驗教訓的積累和總結。
管理部負責對耗材的種類、數量、規格、等級、保質期和質量證明文件進行驗收。使用部門負責易耗品的質量驗收,關鍵易耗品的驗收應以制定的相應文件為指導。量具玻璃器皿,如刻度吸管、量筒、容量瓶等,在實驗室消耗較大,我們在實際工作中不可能對每壹件玻璃器皿都進行檢定,但至少要保留壹套檢定過的玻璃器皿,用於對采購的量具玻璃器皿進行比對驗收,確保采購的玻璃器皿精度在可控範圍內。
色譜中使用的有機溶劑要進行測試,看是否對測得的目標峰有幹擾;微量元素檢測用的鹽酸、硝酸、硫酸應做背景幹擾試驗;微生物培養基可通過陰陽對比實驗驗收;實驗室用水可按國家標準GB6682-2008《分析實驗室用水規範和試驗方法》進行檢驗和驗收。
采購驗收最常見的問題是有的實驗室驗收物資流於形式,有的實驗室驗收壹次品牌產品就不需要驗收了。有些實驗室認為只要是大廠生產的知名試劑就沒有問題。這些行為是對測試工作的極度不負責任,會給我們的測試工作質量帶來風險。任何產品都有壹個合格率和質量指標的波動範圍。不能過分相信企業的產品質量是100%而忽視驗收。因此,未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耗材不得入庫,只有合格的耗材才能入庫,並建立庫存臺賬。
3.易耗品入庫管理易耗品倉庫要有詳細的入庫記錄、盤點記錄、入庫記錄和退庫記錄,做到賬實相符。準備庫存消耗品的電子文檔,並實時更新,供用戶和管理人員查看。不同耗材按其特性分類存放:劇藥雙鎖分開存放;氧化性物質與還原性物質分開儲存;有機類和無機類放在不同的區域;固體在上面,液體在下面。根據耗材的儲存要求,提供安全設施,做好耗材倉庫的環境監測,填寫監測記錄,確保環境符合要求。加強危險品管理,對劇藥實行雙鎖,計量收繳,剩余返還。嚴禁明火和其他非消耗性物品進入倉庫。
4.耗材使用的管理在使用耗材時,要註意保護耗材的標簽,防止標簽的汙染和損壞。有特殊要求需要保存的,應滿足保存要求,並做好相關記錄;註意耗材的有效使用期,在有效期內使用耗材。超過有效期的耗材壹般作為檢驗廢品處理,防止誤用。試劑使用後,應及時有效封閉瓶口,防止試劑汙染環境或造成安全事故。瓶裝試劑耗材空瓶使用後應歸還耗材倉庫,空試劑瓶不得隨意處理或丟棄。
配制的試劑溶液應符合規定的要求,並及時貼上標簽。應使用合適的容器儲存試劑,不應使用容量瓶、帶刻度的試管和其他長期儲存溶液。實驗氣瓶使用時應固定,防止墜落造成事故;更換氣瓶時,應註意閥門接頭處的泄漏檢測。
第四,得出實驗室耗材的管理是影響檢測工作質量的重要因素。可以規範管理工作,既能保證實驗的高效,降低自身風險,又能為客戶提供準確、優質、客觀的檢測數據,還能節省大量的實驗室費用。在今後的工作中,實驗室要加強耗材的規範化管理,註重查漏補缺,提高人員的思想覺悟,使海關實驗室再上壹個新臺階。答案來自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