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組胺藥
壹般指組胺H1受體拮抗劑。這類藥物可拮抗過敏反應中釋放的組胺,能特異性結合組胺H1受體,從而競爭性阻斷組胺的作用。傳統的組胺H1受體拮抗劑包括撲爾敏、異丙嗪和苯海拉明。這些藥物對過敏性鼻炎的臨床癥狀有滿意的抑制作用,但可透過血腦屏障,並有鎮靜、嗜睡等副作用。口服後,患者情緒低落,影響工作;從事高風險高空作業的車輛司機和工人不宜乘坐。新型組胺H1受體拮抗劑,如阿司咪唑、Terephlatin、撲爾敏等,不僅保留了經典組胺拮抗劑的優點,而且不易透過血腦屏障,無中樞鎮靜作用,作用持久。組胺H1拮抗劑對控制臨床癥狀,如鼻癢、打噴嚏和流鼻涕有顯著效果。對緩解鼻塞的效果不滿意。
這是因為當H1受體被拮抗劑抑制時,H2受體的功能仍然存在,肥大細胞釋放的組胺等化學介質仍可作用於H2受體,會使鼻粘膜血管擴張,鼻腔通氣量減少,從而出現鼻塞的臨床表現。因此,H1和H2拮抗劑的組合可用於治療過敏性鼻炎。H2受體拮抗劑主要有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對於過敏性鼻炎可適當減量。如果使用H1和H2拮抗劑溶液滴鼻液,可以基本控制過敏性鼻炎的臨床癥狀。
(2)肥大細胞穩定劑
這些藥物可以穩定肥大細胞膜,使其不易脫粒,所以化學介質儲存在肥大細胞內,不與鼻粘膜效應組織接觸,從而阻斷了臨床癥狀。這類藥物主要包括葡萄糖酸鈉。
(3)腎上腺皮質激素
這種藥抗過敏作用很強,無論是全身使用還是局部使用,療效出現都很快。但由於其全身副作用較大,目前多為局部使用。二丙酸倍氯米松僅起局部作用,無全耳反應,有很大的抗炎作用,已廣泛用於過敏性鼻炎的局部治療。
(4)酮替芬
它不僅具有抗組胺作用,還能阻止白細胞釋放炎癥介質。但服藥後有困倦感,司乘人員和從事精密作業的人員要註意。
(5)抗膽堿能藥物
過敏性鼻炎發生時,鼻腔的副交感神經反應性太強。用膽堿能激動劑刺激鼻粘膜,可誘發大量水樣鼻分泌物和打噴嚏、鼻塞等過敏性鼻炎臨床癥狀,可被阿托品等膽堿能拮抗劑阻斷。目前用異丙托銨治療取得了滿意的效果。但過量服用會引起咽幹,且無明顯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