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植物殺蟲劑包括哪些種類?

植物殺蟲劑包括哪些種類?

根據性能,植物源農藥可分為九大類。

(1)植物毒素植物產生對有害生物有毒的次生代謝產物。如具有殺蟲作用的除蟲菊素、煙堿、魚藤酮、假木賊堿、藜蘆堿、山莨菪堿;具有滅鼠作用的馬錢子堿和石蒜苷;具有殺菌作用的大蒜素;海藻酸鈉具有抗煙草花葉病毒病的作用等。

(2)植物源性昆蟲激素許多植物中都有昆蟲蛻皮激素類似物,比昆蟲中的更豐富,更容易提取和利用。發現從勝紅薊中提取的性早熟激素具有抗蟲保幼激素的作用,人工合成了活性更高的類似物,如紅鈴蟲的性引誘劑。

(3)拒食劑:植物產生的壹種活性物質,能抑制某些昆蟲的味覺感受器,阻止它們取食。這些物質已被發現的化學類型很多,其中萜類和香豆素類的拒食作用最強。比如印楝種子中提取的印楝素,柑橘種子中提取的檸檬苦素類物質,都是萜類高效拒食劑。

(4)引誘劑和驅避劑植物產生的能吸引或驅避某些昆蟲的活性物質。比如丁香油可以吸引東方果蠅和日本金龜子,香茅油可以驅蚊。

(5)殺菌劑植物產生的對昆蟲有殺菌作用的活性物質。如巴拿馬硬木天然活性物質合成的不育劑對棉鈴蟲有不育作用,印度菖蒲根提取的β-細辛醚能阻止雌蟲卵巢發育。

(6)增效劑植物產生的對農藥有增效作用的活性物質。比如芝麻油中含有的芝麻素及其衍生的胡椒基丁醚,對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有很強的增效作用。

(7)植物防禦素是受侵染植物自身誘導的抗菌活性物質。有許多類型的化學結構已經被研究和闡明,但是它們還沒有達到實際應用。

(8)異養生物質植物產生的壹些次生代謝產物釋放到環境中時,可以刺激或抑制附近異質或同質植物(品系)的生長。已經發現了許多類型的化學結構,但是它們還沒有投入實際應用。它們具有不同的作用機制,是開發除草劑或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潛在資源。

(9)植物內源激素植物產生的能調節自身生長發育過程的非營養微量活性物質。它在植物界普遍存在,主要類型有生長素(吲哚乙酸)、乙烯、赤黴素、細胞分裂素、脫落酸和油菜素內酯(蕓苔素內酯),這些物質都具有特定的生理功能。它們在植物中的含量很少,無法人工提取利用。因此,根據它們的化學結構,進行衍生物合成或半合成,開發植物生長調節劑,如乙烯利、1滴2,4、萘乙酸、玉米素等。

根據防治對象,植物源農藥可分為植物源殺蟲劑(煙堿、魚藤酮、除蟲菊酯、藜蘆堿、川楝素、印楝素、山莨菪堿、百部烷、苦參堿、苦皮藤、松節油合劑、蛻皮素A、蛻皮素、蛻皮素等。)和植物殺菌劑(大蒜素、香芹酚和活化酯——植物抗病。

有些植物不僅可以直接加工成農藥,還為新農藥的開發提供了機會,這無疑將成為新農藥開發的寶貴資源和關鍵。

中國植物資源豐富,也是研究和應用植物源農藥最早的國家。早在20世紀30年代,具有殺蟲作用的植物,如煙草、魚藤、除蟲菊、雞血藤、雷公藤、巴豆、尋骨風、百部等已被廣泛研究。20世紀80年代以來,這壹研究進入了壹個新的發展階段,有些方面已經接近和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特別是對楝科植物的研究,用苦楝、苦楝和苦皮藤的提取物對幾十種昆蟲進行了系統的活性試驗,並對其化學性質進行了研究。

對其組成、作用機理乃至工業生產進行了研究。獲得農藥登記證進行商業化生產的品種有油酸煙堿、皂素煙堿可溶性乳劑、雙堿水溶液、山莨菪堿水溶液、魚藤酮乳油、印楝素乳油、苦參堿。

中國農化服務網www.cnpnc.com

  • 上一篇:如何關註孩子旅行中的安全問題?
  • 下一篇:結核病預防控制工作規範的第七章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