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還在關註水蛭養殖?

還在關註水蛭養殖?

呵呵,樓主妳好。我不是店主。近年來水蛭的市場前景很好。這是我找到的壹些信息。希望對樓主有幫助。水蛭,壹種動物中草藥,俗稱水蛭。在80年代,它是壹個被醫藥行業忽視的品種,在醫藥市場上走勢平平。但到了90年代後,它跳出了低谷,攀上了頂峰,引起了很多商人的關註。尤其是進入21世紀後,地位更加突出,成為藥品市場上的壹個亮眼品種。專家認為,水蛭將成為今年乃至未來幾年中藥材市場上壹顆耀眼的“明星”。

據調查資料顯示,由於水蛭資源嚴重不足,從1990年到2004年,價格壹直在持續上漲,而且賣得很好。從1990年的20 ~ 30元(公斤價,全國均價,下同),到2000年的150 ~ 160元,再到今年5月的185 ~ 200元(部分藥品市場已經突破200元大關,幾乎達到250元的高位),14年價格上漲了10倍左右。從螞蟥14年的軌跡可以得出壹個結論,資源(產量)的短缺與價格的漲跌成反比,這應該是市場經濟的普遍規律。我國水蛭的市場供應量自1990年以來已經連續14年下降,而市場需求量卻在逐年增加,供需矛盾十分尖銳,導致水蛭價格逐年上漲。

第壹,拓寬用途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水蛭的唾液中除含有肝素和抗凝血酶外,還含有壹種叫水蛭素的抗凝血物質,對中風、閉經、心絞痛、無名腫痛、頸淋巴結結核等疾病有明顯療效。水蛭素可以在移植後保持靜脈開放。水蛭的藥用價值在國內外醫學界都受到高度重視。據相關媒體報道,歐洲每年飼養100多萬只水蛭用於手術治療,有很多專門養殖水蛭的公司。自1988年以來,日本、俄羅斯等國每年從中國進口大量水蛭,用於醫學研究和臨床治療。近年來,我國批準了數十種以水蛭為主要原料的心腦血管藥物和抗癌藥物的研發,其中中藥、特藥、新藥僅數十種。如山西、陜西、河北、河南、黑龍江、吉林、廣東、香港等地的中藥制藥廠,廣泛使用水蛭生產的“心復康溶栓膠囊”、“速溶溶栓湯”、“活血通脈膠囊”。據悉,近三年來,用於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癥的幾個中西新藥相繼獲批上市。

第二,資源枯竭

據專家介紹,我國野生水蛭資源主要分布在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河南等地,產量較高的5個省份分別是江蘇、安徽、浙江、湖北、山東。早些年,我國的藥用水蛭和出口水蛭多為野生資源,但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野生資源逐年下降。為了彌補供應不足,國家有關部門壹度將人工養殖水蛭作為扶貧項目進行推廣。但由於時間短、規模小、技術差、產量低、產量不足,市場需求連年增長,供需矛盾十分尖銳。

調查表明,我國野生水蛭數量下降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資源有限。雖然中國各地都有野生水蛭,但最適宜生長的區域應該在北緯32°至38°之間。除了主產區有壹定規模的生產外,其他地區的產量都很少,很難向市場提供大規模的商業水蛭。

2.過剩。因為水蛭的價格連年上漲,水蛭捕撈的收入比養殖和捕撈的收入高出幾倍、幾十倍。在利益的驅使下,主產區和次產區的漁民、農民和下崗工人都大量捕撈水蛭,不僅有成年水蛭,還有幼水蛭,極大地削弱了野生資源,產量幾近枯竭。

3.環境惡化。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水蛭的生存環境不斷惡化,生存水域越來越窄,產量急劇下降。主要原因是主產區的壹些化工廠、造紙廠排放的汙水不僅水質渾濁,而且含有酸、堿、重金屬等有害成分,導致水蛭大量死亡甚至滅絕。農民在養殖中施用的化肥、農藥不時流向水蛭產地,導致水蛭產量逐年下降;水蛭生活的濕地、沼澤、池塘、淺湖等地大多被開發成耕地或用於養殖海產品,導致水蛭無處生存。此外,主產區遭受各種自然災害,也是水蛭資源枯竭的原因。

由於水蛭資源連年下降,瀕臨滅絕,產量連年下降,社會存量連年萎縮。根據壹些資料,1990-2003年主要產區水蛭產量估計分別為:1990年200-220噸,1995年160-170噸,1998年130-150噸,1999-2000年60-70噸,2001年和2002-2003年40-50噸。主產區之壹的微山湖以產量高、品質優著稱,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60% ~ 80%。1997年年產量100噸左右,2001年產量下降到50噸以下。資源的短缺是顯而易見的。

第三,需求猛增。

1989年以前,國內外醫學界對水蛭的醫療用途和價值認識不足,國內中醫界僅少量使用水蛭,但無出口。所以國內需求不超過20噸,但年產量在200噸以上,市場供大於求,用戶沒有危機感。1989年後,國內外對水蛭藥用價值的研究有所突破,藥用範圍有所拓寬。從水蛭中提取水蛭素、肝素和抗凝血酶,生產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和抗癌的中西藥、新藥和特藥,因此水蛭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同時,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發展,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增多,需求日益突出。近年來,水蛭的用途已經從單壹的中醫、西醫行業拓寬到美容、保健行業,消費量也在逐年增加。國家有關部門權威數據顯示,水蛭已成為中西醫藥行業不可或缺的原料,國內市場對中成藥的需求自1990年以來每年以15%的速度遞增。其中,京、滬、石、安、宛、長、敦化、忻州、新鄉、哈爾濱等十余家中藥制藥集團(廠)2001年至2003年的年需求量均在250噸以上。國內美容保健品需求約50噸;中藥飲片需求量也有幾十噸;中藥提煉廠提取水蛭素年需求量已超過200噸;港澳臺市場每年也頻繁向內地要貨,而且量大,所以很長壹段時間內地都沒有大貨。從2001年到2003年,國內市場對水蛭的需求總計約為450-500噸。同時,國際市場上很多國家,如歐美、東南亞、日韓、俄羅斯等,每年也從中國進口大量水蛭,年需求量在100噸左右。以2001 ~ 2003年水蛭市場年總需求600 ~ 700噸和產量50噸計算,缺口約為550 ~ 650噸。差距大的已經在中藥材之前上市了。

水蛭資源的短缺嚴重制約了我國醫藥工業的快速發展和新特藥的研發。部分中成藥制藥企業因原料短缺不得不停產或半停產,導致效益下降;我國水蛭出口不上,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出口創匯。據悉,這壹情況已引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高度重視,將采取壹系列措施保護水蛭資源,擴大人工養殖規模。這就解決了資源枯竭和市場短缺的矛盾。

四、後市預測

據水蛭主要產地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等地的幾位采購商介紹,雖然今年沒有大的自然災害,但由於水蛭生存的自然環境持續惡化,水蛭的產量與去年基本持平,部分產區比去年略有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資深人士估計,今年春季水蛭總產量約25 ~ 35噸,加上人工養殖,總產量只有40噸。據調查,目前藥品市場庫存已基本消化,好貨、大貨、大批次難求,只有零星交易。雖然市面上開始出現春水蛭,但是購買量很少。藥商說,很多大藥廠派人住在水蛭產地,出高價收購。農民當場出售,很少被送到毒品市場。他們都壹致認為,今年水蛭的市場價格將保持高位,這又是壹個“高價年”。

綜上所述,水蛭市場供不應求的局面已經塵埃落定,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供不應求的情況更加嚴重,其局面短期內難以改變。“物以稀為貴”,水蛭的價格在目前的高價下還會繼續上漲,上漲空間很大。專家預測,如果秋季產量沒有明顯增加,水蛭價格將攀升至200 ~ 250元左右,有望突破250元大關。

  • 上一篇:如何吃壯陽水果
  • 下一篇:輸血科年度計劃精選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