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薄荷有哪些特點?

薄荷有哪些特點?

(周金祥、周正)

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產於江蘇、江西、河北、四川等省,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全草可入藥。薄荷的莖和葉含有約 1%的揮發油。揮發油稱薄荷油,油中主要含 L-薄荷醇約 77-87%,其次為 L-薄荷醇酮約 10%和薄荷酯 3-6%,此外還有 D-8-乙酰氧基香芹酮等。味辛,性涼。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透疹的作用。用於風熱感冒、頭痛、目赤、咽喉腫痛、口瘡、風疹、麻疹等癥。薄荷具有鎮痛、止癢、殺菌、防腐等治療作用,制成制劑或成藥後,可內服或外用。此外,它還用於香料、食品、化妝品等行業,用途廣、用量大。

I.形態特征

株高 30-80cm,有時可達 1m,全株有清涼香味。根莖匍匐。莖直立或基部外傾,方形,有倒生的微柔毛和腺點。葉對生,披針形,有時卵形或長圓形,長 3-7 厘米,寬 2-3 厘米,邊緣有鋸齒,兩面疏生柔毛,有黃色腺點。輪狀聚傘花序腋生;花萼鐘狀,外面被白色柔毛和腺點,10脈,5齒;花冠淡紅紫色,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雄蕊4;子房4裂;花柱著生於子房基部。小堅果 4,卵圓形,藏於宿萼內(圖 16-40)。

圖 16-40 薄荷形態

1.莖的下部 2.莖的上部 3.花朵 4.花萼平展 5.花冠平展,顯示雄蕊和雌蕊

II.生物特征

(A)生長和發育

薄荷的地下部分包括根莖和根。根狀莖長在薄荷莖的基部,在適宜的溫暖潮濕條件下,這些新根狀莖的節又會萌發出幼苗。薄荷幼苗生長到壹定階段,又會長出新的根莖。根莖沒有休眠期,只要環境條件適宜,壹年四季都能發芽,長成植株。它在生產中被用作繁殖材料。根狀莖很淺,大部分集中在土壤表面約 15cm 的範圍內,水平分布約 30cm。薄荷的根狀莖和莖節上,還發生須根和氣生根。須根主要集中在 15-20cm 的土層中,是薄荷吸收水分和養分的主要器官。

薄荷的地上部分有直立莖、匍匐莖和葉。直立莖上的腋芽萌發成枝條。

而莖基部節上的芽可以萌發成匍匐莖,沿著地面水平生長。當收割薄荷的第壹或第二刀時,由於植株頂端生長優勢的改變,莖節或匍匐莖上的芽可以萌發成新苗,並向上分枝。

薄荷的葉片上有油腺,分布在上表皮和下表皮,下表皮較多,是貯存揮發油的地方。葉片上油腺的密度與含油量有關。薄荷的產量和含油量與品種、環境條件、栽培技術、收獲時間等密切相關。當植株生長到壹定時期後,在直立莖的莖節部分,就開始發芽開花,隨著莖頂的繼續生長,就會形成壹輪花序。薄荷壹年開壹次花,由於品種和地區不同,花期也有差異。壹般花期為 8-10 月,果期為 9-11 月。

(二)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

薄荷原產於北溫帶,對環境條件的適應性較強,在海拔2100m以下地區均能生長,在低海拔地區栽培,其精油和薄荷醇含量較高。喜溫暖濕潤環境,根莖在5-6℃萌芽出苗,植株生長適宜溫度為20-30℃,溫度在-2℃時,莖葉枯萎。但薄荷的根莖有較強的耐寒能力,只要土壤保持壹定濕度,冬季在-30-20℃地區仍可安全越冬。壹般來說,晝夜溫差大時有利於薄荷的油腦積累。光照對薄荷的產量和油腦含量有重要意義,長日照能促進開花,有利於提高含油量。因此,生長期間充足的光照有利於油腦的積累。光照不足或遮陰不利於薄荷生長。雨量分布對薄荷的生長發育影響很大,植株在生長初期和中期需要較多水分,而在萌芽期和開花期則需要陽光充足和幹燥的環境條件。薄荷對土壤要求不嚴,壹般種植在肥沃的壤土中為好,過於貧瘠、排水不良則生長不良。土壤pH值5.5-6.5較為適宜,pH值7.5的土壤也可栽培。

二、栽培技術

(壹)品種

薄荷由於長期的選育和栽培,形成了許多栽培品種。如紫莖紫脈、綠莖圓葉、紫莖白脈、綠莖尖葉、綠莖小葉及68-7薄荷、龍蝦薄荷等。目前,江蘇、浙江等地主要種植綠莖圓葉和紫莖紫脈兩種薄荷。

1.綠莖圓葉

植株莖上部呈綠色,葉片短小,卵圓形,有光澤,植株矮小,分枝多,腦含量達80%左右。在肥沃的土地上種植,其高產特性更加明顯,是最佳栽培品種之壹。

2.紫莖紫脈種

植株莖幹深紫色,葉片長圓形,鋸齒鋒利而密集,分枝較少。產量比綠莖圓葉種略低,但腦含油量高 2-5%,也是名貴品種。

最近,上海香料工業科學研究所培育出了高產油茶品種73-8細何,該品種分枝多,節間短,葉片大,腺鱗分布較密,鮮草出油率為0.3-0.51%,畝產油9.75-15.22kg,含油腦80.13-87.6%。畝產油 9.75-15.22kg,含腦量 80.13-87.6%。已在薄荷產區廣泛推廣種植。

(2)繁殖方法

有種子繁殖、扡插繁殖、枝條繁殖和根莖繁殖。在生產上,壹般采用根莖繁殖法。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為薄荷的播種期。種植時,應將種子根莖挖出種植。挖出地下根莖後要選擇節間短、色白、粗壯、無病蟲害的根莖作種用。然後,在施基肥,並細培入種植地,按行距25cm開溝,溝深約6-10cm,將種子根莖撒入溝內。種子根莖可整根排出,也可切成 6-10cm 長的小段灑入。播種密度以根莖首尾相接為好。播種後立即覆土、耙平、壓實。每畝用種量視種用根莖的質量而定,壹般需傾倒嫩白新根莖75-100kg。

(三)田間管理

除了需要中耕除草,保持田間清潔外,還要註意疏通溝渠,防止雨後積水,及時灌溉,保持田間濕度外,最重要的是追肥工作。薄荷壹年采收幾次,除了需要充足的肥料外,還需要合理追肥,才能滿足植株再次生長的需要。薄荷施肥壹般為 4 次,施肥時間為:齊苗期(4 月);生長期(5-6 月);第壹刀薄荷采收期(7 月)和第二刀薄荷苗高 15cm 左右時(8 月下旬)。施肥以氮肥為主,磷鉀肥為輔。施肥 1、4 次稍輕,2、3 次宜重。輕施時,每畝用糞肥 20 公擔,澆透水;或每畝用碳酸氫銨 20 公斤。

(4)病害及其防治

1.銹病

(Puccinia menthae Pers.)

發病初期,葉背出現橙黃色粉狀病斑。發病初期,葉背有橙黃色粉狀夏孢子堆,後期產生黑褐色粉狀冬孢子堆。嚴重時,葉片枯死脫落。5 月份多雨潮濕的季節有利於該病的發生。防治方法: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降低濕度;及早噴灑25%粉銹寧1000倍液防治。

2、白星病

(Septoria menthicola Sacc. et Let.)

又名斑枯病,5-10月發生。發病初期,葉片兩側產生深綠色斑點。隨後,黑褐色病斑變成近圓形或不規則形。之後,病斑內側褪成灰白色,呈白色星狀,並帶有黑色小點(病原體分生孢子)。嚴重時,葉片枯死脫落。防治方法:噴灑 50%多菌靈 1000 倍液,或 1:1:200 波爾多液,交替噴灑。收獲前 20 天停止噴藥。

(五)留種

薄荷易退化,註意選種。選留良種的方法有兩種:原地留種和移栽留種。

1.原地留種

在4月下旬薄荷苗高15cm時,或8月下旬第二株薄荷苗高15cm時,選擇長勢旺盛的薄荷良田,結合除草,二次拔除野生種和其他混交種,同時拔除長勢差的弱苗作為留種地。

二、移栽留種

4月下旬,在田間選擇健壯不退化的植株,按行距15cm的株距,移栽到另壹塊田裏,加強管理,進行留種。

四、采收與加工

(壹)采收

薄荷在江浙地區,每年采收2次;華北地區每年采收1-2次;四川可采收2-4次。江蘇省第壹次采收在 7 月,稱為頭茬;第二次采收在 10 月,稱為二茬,選擇晴天采收。采收的薄荷可入藥。

(2)加工

將采收的薄荷曬兩天,註意防曬,稍幹後,將其紮成壹小把,紮時莖要對齊,然後鍘去葉下3-5cm的葉梗,再曬幹或陰幹。薄荷莖葉曬至半幹時,即可分批放入蒸餾鍋中蒸餾,揮發油即為薄荷油。

  • 上一篇:ppt學習模板-互動教學經驗-第33講-如何完美的使用PPT模板-圖片篇(基礎)
  • 下一篇:白酒有哪些分類?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