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smith的首張同名專輯於1973年發行,當時史蒂文-泰勒(Steven Tyler,主唱)的唱功還未站穩腳跟,樂隊聽起來也不像技術更好的紐約玩偶樂隊(New York Dolls)和音樂更沈重的滾石樂隊(Rolling Stone)。1976 年,這張專輯憑借重新發行的單曲 "Dream On "再次登上美國流行音樂榜,排名第 21 位!"這首歌後來成為樂隊的經典之作。但總的來說,《史密斯飛船》是壹張被忽視的專輯。
1974 《Get Your Wings》
1974 年,樂隊發行了第二張專輯《Get Your Wings》,雖然這張專輯在發行壹年後才成為金唱片,但《Get Your Wings》在音樂上已經與前壹張專輯完全不同。新專輯中,樂隊成員的器樂演奏顯得更具探索性,史蒂文-泰勒(主唱)嚎叫般的歌聲也為專輯增色不少。S.O.S.(太糟糕了)"、"S.O.S. "和 "Lord of the Thighs "都是風格迥異的作品,制作人傑克-道格拉斯(Jack Douglas)也因此與樂隊開啟了 70 年代中期的成功合作。
1975年,《閣樓上的玩具》(Toys in the Attic)
《閣樓上的玩具》捕捉到了樂隊的基本魅力,單曲《甜蜜的情感》(Sweet Emotion)在1975年夏天打入了排行榜前40名,專輯隨後在專輯排行榜上名列第11位。1976年,《閣樓上的玩具》(Toys in the Attic)中的最後壹首單曲《走這條路》(Walk This Way)在新專輯《巖石》(Rocks)之前發行,使沒有前10名單曲的《巖石》在1977年初成為白金專輯。
這張專輯在《滾石》雜誌評選的史上最偉大的500張專輯中排名第228位。
1976年的《Rocks》
Aerosmith被許多人視為美國最強的硬搖滾樂隊,這張《Rocks》是他們早期最具代表性的專輯之壹。滾石》雜誌的編輯們認為,如果說《閣樓上的玩具》(Toys in the Attic)只是他們未來發展的壹小部分,那麽在這張《巖石》(Rocks)中,他們則完全放開了自己。這張專輯在公告牌專輯排行榜上名列第三,銷量超過 400 萬張,是涅槃樂隊主唱科特-科本(Kurt Cobain)最欣賞的史密斯飛船專輯之壹。
這張專輯在《滾石》雜誌評選的史上最偉大的 500 張專輯中名列第 176 位。
1977年的《Draw the Line》
1977年的專輯《Draw the Line》與前兩張成功的專輯《Toys in the Attic》和《Rocks》相比,或多或少顯得有些退步。Draw the Line》並沒有給人們帶來太多驚喜。與前幾張專輯不同的是,這次樂隊沒有在錄音室裏花大量時間探索新的風格,而是尋求簡單、原始的搖滾精神。單曲 "Bright Light Fright "是樂隊第二靈魂人物喬-佩裏(吉他手)第壹次在專輯中擔任主唱,其他優秀單曲包括 "Milk Cow Blues"、"I'll Be There"、"I'll Be There"、"I'll Be There "和 "I'll Be There"。其他優秀單曲包括《Milk Cow Blues》、《I Wanna Know Why》、《Kings and Queens》等。總的來說,《Draw the Line》是壹張回歸簡單精神的專輯。
1978年《現場!Bootleg'(現場)
Live!Bootleg》於 1978 年發行,在排行榜上名列第 13 位。它收錄了之前幾乎所有偉大單曲的現場版本。包括經典的《Back In The Saddle》、《Dream On》、《S.O.S》、《Last
Child》、《Walk This Way》等。
1979年《Night in the Ruts》
1979年,史密斯飛船發行了第六張專輯《Night in the Ruts》。專輯發行後不久,樂隊二把手喬-佩裏(Joe Perry,吉他手)因濫用藥物而離開了樂隊,吉米-克雷斯波(Jimmy Crespo,吉他手)也加入了樂隊,但此時的史密斯飛船整體上已是壹群永遠醒不過來的癮君子,《車轍中的夜晚》是他們在 1979 年發行的第壹張專輯。Night in the Ruts "是在煙霧繚繞中錄制的,專輯質量可想而知;"Night in the Ruts "在專輯排行榜上名列第 14 位,並成為金唱片,但卻是迄今為止史密斯飛船發行的所有專輯中最差的壹張。喬-佩裏(Joe Perry)被解雇後不久,樂隊的第二吉他手布拉德-惠特福德(Brad Whitford)也辭職自立門戶。
《1980 Greatest Hits》
這張專輯精選了喬-佩裏和布拉德-惠特福德離職後發行的專輯,或多或少填補了壹段時間的空白。這張專輯只有 37 分半鐘,許多史密斯飛船的經典曲目都沒有收錄其中,例如許多人認為是該樂隊精髓的曲目,如《Train Kept a Rollin'》、《Dream On》、《Same Old Song and Dance》、《Sweet Emotion》、《Walk this Way》。最後的孩子》(Last Child)、《回到馬鞍上》(Back in the Saddle)和《劃清界限》(Draw the Line)等。(喬,妳快回來吧~~)
1982 年《Rock in a Hard Place》
1982 年的專輯《Rock in a Hard Place》在失去喬-佩裏(吉他手)和布拉德-惠特福德(吉他手)之後,是史密斯飛船音樂和商業上的壹次失敗。在喬-佩裏(吉他手)和布拉德-惠特福德(吉他手)離開後,吉米-克雷斯波(吉他手)和裏克-杜菲(吉他手)的加入並沒有給樂隊帶來驚喜,樂隊試圖在錄音室中進行更多實驗,以努力維持樂隊在音樂界的地位,但顯然效果不佳。在經歷了不成功的個人事業後,喬-佩裏和布拉德-惠特福德(Brad Whitford)於 1984 年重返史密斯飛船,並開始以重組樂隊的形式進行巡演。當時,樂隊中充斥著毒品和酒精。1985 "Done With Mirrors"
"Done with Mirrors "是Aerosmith樂隊的第壹張專輯,由Joe Perry和Brad Whitford主唱,是樂隊的第壹次重大重啟,也是我們第壹次在專輯中聽到Joe Perry渾厚的吉他聲。佩裏渾濁的吉他聲和史蒂夫-泰勒(Steve Tyler)壹如既往的聲嘶力竭,但《Done with Mirrors》並不是史密斯飛船最好的專輯,很明顯,樂隊的復興計劃並沒有取得應有的成功。史蒂夫-泰勒(Steve Tyler)和喬-佩裏(Joe Perry)開始接受戒毒治療,而隨著範-海倫(Van Halen)和戴夫-萊帕德(Def Leppard)等新重金屬樂隊的崛起,人們的焦點也不再是史密斯飛船。
1986 "Classics Live!Vol.2"(現場)
1987 "Permanent Vacation"
1986年,著名的Pap組合Run D.M.C.翻唱了樂隊的《Aerosmith》,史密斯飛船還與Run D.M.C.壹起出現在MTV上,演唱了這首歌在70年代的主打歌《Walk This Way》,這首歌進入了前四名,成為熱門歌曲,使史密斯飛船重新成為焦點。樂隊與著名的硬搖滾/重金屬制作人布魯斯-費爾本(Bruce Fairburn)合作錄制了下壹張專輯《永久假期》(Permanent Vacation),該專輯於 1987 年發行,史蒂夫-泰勒(Steve Tyler)和喬-佩裏(Joe Perry)重返樂隊。史蒂夫-泰勒(Steve Tyler)和喬-佩裏(Joe Perry)重新找回了狀態,並與著名重金屬歌曲作家德斯蒙德-柴爾德(Desmond Child)****壹起創作歌曲,喬-佩裏的吉他彈奏變得越來越火熱和激動人心,專輯中的單曲 "Dude (Looks Like a Lady)"、"Rag Doll "和 "Angel "也越來越受歡迎,樂隊的第壹張專輯《Permanent Vacation》於 1987 年發行。單曲 "Dude (Looks Like a Lady)"、"Rag Doll "和 "Angel "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專輯最終賣出了 300 萬張。這張專輯是樂隊的代表作之壹。
1988年《Gems》
在出色的《Permanent Vacation》之後,樂隊完全恢復了元氣,1988年發行的《Gems》類似於新歌加合輯的形式,是樂隊值得紀念的作品!
1989年《Pump》
Aerosmith在1989年發行的專輯《Pump》迎來了樂隊音樂生涯的第二個春天,爵士、藍調,甚至東方音樂都融進了他們的音樂中,即使是最喧囂、最散亂的音樂也被組織在壹個火爐裏,有火爐,有火爐,有火爐。即使是最喧鬧、最雜亂無章的音樂,在史密斯飛船手中也被組織得井井有條,用藝術大師來形容這支樂隊再恰當不過了。與樂隊之前的專輯《巖石》和《閣樓上的玩具》壹樣,《泵》也是搖滾樂的經典之作。泵》專輯的銷量超過 400 萬張。
1991年《潘多拉的盒子》(3碟精選集)
史密斯飛船1991年3碟精選集。1993 "Get a Grip"
史密斯飛船1993年的專輯 "Get a Grip "與商業上和藝術上成功的 "Pump "相比略顯遜色,這並不是說樂隊不願意嘗試更多,而是事實上樂隊把音樂做得太大聲了,這不可避免地導致了收聽率的下降、但不可否認的是,"Get a Grip "是妳期望從史密斯飛船這樣的樂隊中聽到的音樂的壹個很好的例子,但不可否認的是,"Get a Grip "是妳期望從史密斯飛船這樣的樂隊中聽到的音樂的壹個很好的例子。不可否認,《Get a Grip》是壹張出色的硬搖滾/重金屬專輯。專輯中最出色的曲目包括 "Livin' on the Edge"、"Cryin'"、"Amazing "等。"Livin' on the Edge》、《Cryin'》、《Amazing》等。
1994年 "Big Ones"(精選)
90年代硬搖滾開始走下坡路,很多硬搖滾樂隊不得不開始尋求新的改變,但史密斯飛船的這張專輯讓硬搖滾再次回歸主流,成為搖滾史上的壹次大逆轉。搖滾樂的快節奏容易讓人麻痹,而輕柔的節奏則顯得柔弱細膩,但史密斯飛船前所未有地將兩種音樂風格融合在壹起,取得了巨大成功。經典曲目Love in an Elevator》(電梯裏的愛情)、經常被雕琢得笨拙的勁爆民謠《Angel》(天使)和《Crazy》(瘋狂)、暗含諷刺意味的《Janie's Got a Gun》(珍妮有槍)、強烈搖滾風格的《Rag Doll》(布娃娃)、《[Dude] Looks Like a Lady》(酷哥)以及他們的經典作品《what it takes》(需要什麽)和《cryin'》(哭泣)都收錄在這張專輯中。全部收錄在這張專輯中。
1997 "Nine Lives"
Aerosmith 回到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終於發行了新專輯《Nine lives》。這張專輯的名字來源於西方古老的貓有九條命的傳說,暗指史密斯飛船的頑強生命力。在幾聲貓叫聲中,史密斯飛船以突然爆發的能量重新咆哮回到樂壇。專輯以主打歌 "NINE LIVES "拉開序幕,這首歌曲強勁有力、鏗鏘有力、火力全開,其熱度足以挽回重金屬音樂的頹勢。這是壹張聽起來非常過癮、令人興奮的唱片,除了幹歌之間點綴的慢歌之外,整張專輯都充滿了激情,壹首接壹首,《九條命》讓人重新感受到重金屬音樂的魅力。九條命》是史密斯飛船樂隊自《PUMP》以來的最佳作品,也是樂隊在音樂上的最佳發揮,從演唱到演奏,從創作到編曲,都令人信服,堪稱上乘之作。雖然史密斯飛船的音樂屬於以節奏布魯斯為基礎的傳統重金屬風格,但他們在作曲和編曲上仍然帶來了許多新意,如《CRASH》中的中國民樂鼓點就給人耳目壹新的感覺。
1998年《理智的南方》(現場)
1998年,樂隊發行了《理智的南方》。雖然音樂界總是起起伏伏,但史密斯飛船壹直在業內享有很高的地位。他們塑造的獨特音樂形象與時俱進。並保持了他們原有的硬搖滾風格。
2001年《Just Push Play》
在這張專輯中,史密斯飛船繼續將朗朗上口的流行旋律與樂隊標誌性的清脆、鏗鏘、硬朗的搖滾節拍完美地結合在壹起。這張專輯首次由主唱史蒂文-泰勒(Steven Tyler)和吉他手喬-佩裏(Joe Perry)擔任制作人,巧妙地融合了 70 年代及之後的硬搖滾風格,並註入了 12 首新作品的力量。與專輯同名曲目 "Just Push Play "和 "Outta Your Head "壹樣,史密斯飛船的節奏藍調搖滾樂采用了標準的樂隊形式,並將其轉化為活潑、歡樂和振奮人心的體驗。史密斯飛船壹直帶給人們無法平靜的愛的情感;而《Jaded》,則是第壹首完全突破舊有風格的冠軍單曲,展現了新壹代另類的吉他演奏風格,前衛、迷幻、另類,重金屬與歌詞交替出現......多年來,史密斯飛船在堅守搖滾根基的同時,也不斷汲取新的養分,在市場上創造新的業績。2001年,讓我們再次欣賞史密斯飛船無與倫比的狂野音樂!
2001《史密斯飛船選集》
2002《O,Yeah!終極史密斯飛船曲目》
這首《O,Yeah!專輯收錄了 1973-2002 年間的 33 首經典金曲,由五位原班人馬 Steve Tyler(主唱)、Joe Perry(主音吉他)、Brad Whitford(節奏吉他)、Tom Hamilton(貝斯)和 Joey Krammer(鼓手)共同演繹。專輯收錄了包括湯姆-漢密爾頓(貝斯手)和喬伊-克拉默(鼓手)在內的五位原班人馬創作的 33 首經典歌曲。這張專輯不僅收錄了跨越四代人和三個廠牌的曲目,使其成為有史以來任何廠牌發行的最完整、最多、最激動人心的專輯之壹,而且幾乎就像壹部音樂編年史,記錄了史密斯飛船最暢銷的經典曲目,每壹首都是傑作,都是史密斯飛船職業生涯每個階段的精華中的精華。這張專輯是史密斯飛船樂迷的必備之選,因為它還收錄了《Girls Of Summer》和《Lay It Down》兩首 2002 年的全新曲目!2004 "Honkin' On Bobo"
這是史密斯飛船自 2001 年的 "Just Push Play "之後的首張專輯,也是他職業生涯中的第 14 張錄音室專輯,但這張專輯卻令人驚喜地回歸了他在 70 年代建立的節奏藍調搖滾樂風格。這張專輯出人意料地回歸了他在 70 年代確立的節奏布魯斯搖滾風格,甚至進壹步投入了搖滾樂之母 "布魯斯音樂 "的懷抱,史密斯飛船以獨特的方式重新演繹了許多他們仰慕的布魯斯大師的作品,其中包括 Bo Diddley 1960 年的榜首曲 "Road Runner"、"The Rhythm & Blues"、"The Rhythm & Blues"、"The Rhythm & Blues "和 "The Rhythm & Blues"。Bo Diddley 的 "Road Runner"、Fisher & Hopkins 的 "Shame, Shame, Shame"、爵士樂大師 Mose Allison 的 "Eyesight To The Blind"、藍調之王 B.B. King 和傳奇搖滾樂隊 The Who,以及 Aerith 以獨特的方式重新演繹他們推崇的藍調經典。Blind" 和 "Stop Messin' Around"、"Baby, Please Don't Go",史密斯飛船在演唱會上壹壹揭曉,並在現場與歌迷分享,後者還受邀在超級碗比賽前的開幕式上表演。此外,史密斯飛船還應邀演唱了《Stop Messin' Around》。此外,史密斯飛船還創作了壹首慷慨激昂、發自內心的藍調搖滾歌曲《The Grind》,這首歌再次證明了史密斯飛船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美國搖滾樂隊!
2004 "You Gotta Move"(現場)
本專輯精選2004年發行的專輯,國內沒有介紹,有相關資料歡迎tx完善!
2005《Rockin' The Joint》(現場)
Aerosmith是美國著名的藍調搖滾樂隊!這張專輯記錄了樂隊2002年1月11日在拉斯維加斯壹家俱樂部的演出,樂隊演唱了1975年經典專輯《閣樓上的玩具》中的六首歌曲。Rockin' the Joint 收錄了樂隊在拉斯維加斯演唱的 25 首歌曲中的 11 首,包括壹些樂隊不常在現場演唱的歌曲。例如《Light Inside》、《No More No More》、《Seasons of Wither》和《Rattlesnake Shake》。據悉,史密斯飛船樂隊幾年前就想發行這張特別的現場專輯。"這太有趣了!我們只有在演奏古老的藍調音樂時才真正感到自信"。樂隊貝斯手湯姆-漢密爾頓(Tom Hamilton)說。
2006 Devil's Got A New Disguise, The Very Best Of Aerosmith
(新歌加精選)這張專輯收錄了史密斯飛船 2006 年發行的專輯《I Don't Want To Miss A I Don't Want To Miss A Thing》中的精選歌曲、史密斯飛船為電影《世界末日》創作的主題曲《我不想錯過任何事》在電影中大受歡迎,這首抒情搖滾單曲不僅在美國單曲排行榜上高居榜首長達四周,還將樂隊的音樂事業推向了另壹個高峰!這張專輯還收錄了兩首新歌:"Devil's Got A New Disguise "和 "Sedona Sunrise"!
2012 《Music From Another Dimension》
《Music From Another Dimension》是史密斯飛船自 2004 年《Honkin' On Bobo》以來的最新錄音室專輯,該專輯由傑克-道格拉斯(Jack Douglas)制作。傑克-道格拉斯(Jack Douglas)是史密斯飛船 1975 年經典專輯《閣樓上的玩具》(Toys In The Attic)的制作人。關於這張唱片,史密斯飛船吉他手喬-佩裏(Joe Perry)此前在接受采訪時說:"這張唱片聽起來比以前的唱片更現代,它不是壹張坐著的唱片,我們將繼續搖滾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