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制滋補中藥的六大細節
1,帶精美
煎藥器皿宜為陶瓷砂鍋、瓦罐或搪瓷器皿,忌用鐵、錫、鋁等金屬器皿。
2、火和水要適當
水是指水量,火是溫度。熬制滋補中藥時,將藥物放入鍋中,加清水浸泡藥材。第壹次煎量2 cm,第二次煎量0.5 cm。壹般先將藥物浸泡20-30分鐘,然後用火煎40-60分鐘,再煎40分鐘左右。
3.仔細辨別和油炸。
煎補藥時,如果藥物中含有龜甲、龍骨、龜甲、虎骨、鹿角等骨貝類補藥,應將其搗碎,煎30?40分鐘後,其他藥物壹起煮;而黃芪、黨參、何首烏等補益類藥物,宜用文火煎65438±0小時後再煎,以免浪費藥材。膠體、粘性和可溶性藥物,如阿膠、鹿角膠等。,應在去渣後的藥液中略煮或趁熱攪拌,使其溶解,以免與其他藥物煎炸時粘燙。有些貴重的藥要分開煮,比如人參,切成小塊,放在蓋子裏燉2 ~ 3個小時。也可與水磨汁混合或磨成細粉。
4、蓋子要蓋緊。
為了使藥物徹底熬制,必須蓋上鍋蓋。尤其是人參、鹿茸等名貴中藥,屬於滋補類藥物,更要蓋好蓋子,文火慢燉。進補藥物宜煎2 ~ 3次,每次煎成200 ~ 300ml為宜。
5、時間要適當
補藥煎好後,第壹、二、三次煎液要混合,早晨或晚上睡前空腹服用為好。壹般不宜存放超過12小時,以免滋補中藥的有效成分流失。
6、服用方法有講究
進補煎藥後,第壹次煎藥、第二次煎藥、第二次煎藥要混合,早晨空腹服用或晚上睡前服用更好。壹般存放時間不要超過12,以免有效成分流失。另外,服藥期間要註意飲食禁忌,避免某些食物對進補成分的影響。
以上為大家介紹了煎湯滋補中藥的六個細節。想要通過中醫調理身體,就要註意這些細節,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中醫的功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煎中藥三要訣
1,藥鍋壹定要洗。
煎中藥時,由於水分蒸發,汁液濃縮,藥罐底部和周圍往往有壹層藥垢。如果藥罐裏熬制的藥經常變化,積累的藥垢沒有及時擦掉,當新的藥放入湯中時,藥垢就會溶解,幹擾和降低療效,甚至延誤病情。特別是如果妳有毒性很強的煎藥或者不能進口的外用藥,也有可能引起中毒。
另外,如果每次煎藥後中藥沒有及時擦洗,藥壺底部的水垢就會越積越厚,再次煎藥時容易煎糊而失去藥效。
2、菌株是否貼有藥物
壹般來說,要想把中藥炒透,最好是蓋上蓋子。特別是含有揮發性成分的中藥,如薄荷、藿香、紫蘇葉等。,應在短時間內油炸,以避免有效成分揮發。壹些有價值的藥物,如人參、鹿茸、枸杞等,可以充分釋放有效成分。
有些中藥材重量輕,體積大,如金錢草、夏枯草、木通、絲瓜、包谷須等,不宜蓋蓋煎服,否則常溢出壇外。開蓋煎,隨時攪拌。
3.想要嗎?油炸的?、?引流?
?油炸的?就是要充分釋放藥物的有效成分,這是煎藥的基本要求。對於質地堅韌、壹時難以釋放有效成分的藥物,只能通過單獨煎服、初服、久服等方式。,藥汁才能濃稠,發揮藥效。質地疏松、味淡而香的藥物,不用熬太久;但重量輕、體大的藥材,要經常攪拌,以利於藥物煎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