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明確,毛利額=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的成本,毛利率=毛利額/主營業務收入*100%
生產制造企業的計算公式是:毛利=產品銷售收入(不包含稅)-相應的產品銷售時的實際成本(也就是財務報表中的主營業務的成本)
所以成本壹般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折舊費用、其他制造費用。具體來說成本就是主要包括:壹、直接材料:也就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實際消耗的直接用於產品的生產,構成產品實體的原材料、輔助材料、燃料、備品備件、動力、外購半成品、包裝物和其他的直接材料。二、直接工資:也就是企業中直接從事產品生產的人員的工資、獎金、津貼與補貼。三、其他直接支出:也就是直接從事產品生產的人員的職工福利費等支出。四、制造費用:也就是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對成本構成項目進行適當的調整。這就是制造業毛利包含的成本了。
擴展資料:
制造業(Manufacturing industry)是指機械工業時代利用某種資源(物料、能源、設備、工具、資金、技術、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場要求,通過制造過程,轉化為可供人們使用和利用的大型工具、工業品與生活消費產品的行業。制造業直接體現了壹個國家的生產力水平,是區別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重要因素,制造業在世界發達國家的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份額。根據在生產中使用的物質形態,制造業可劃分為離散制造業和流程制造業。制造業包括:產品制造、設計、原料采購、設備組裝、倉儲運輸、訂單處理、批發經營、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