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ǐng mī qín
2 英文參考imipramine [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Antideprin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丙咪嗪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神經元的NA釋放,抑制5HT的釋放,阻止腦內單胺神經遞質的再攝取,發揮抗抑郁作用。對正常人不產生精神興奮作用,反引起嗜睡、註意力不集中和思維能力下降。口服吸收。主要用於抗抑郁和小兒遺尿癥。
4 藥品說明書 4.1 適應癥
有較強的抗抑郁作用,但興奮作用不明顯,鎮靜作用微弱。對精神分裂癥伴發的抑郁狀態則幾乎無效或療效差。也可用於小兒遺尿癥。
4.2 用量用法口服:成人每次12.5~25mg,1日3次。老年人及衰弱者1日量自12.5mg開始,逐漸增加劑量。1日極量為200~300mg。用於小兒遺尿癥:5歲以上,每次12.5~25mg,每晚1次。
4.3 註意事項1.有較弱阿托品樣作用。較常見的不良反應有口幹、心動過速、出汗、視力模糊、眩暈,有時出現便秘、失眠、精神紊亂、胃腸道反應、蕁麻疹、震顫、心肌損害、直立性低血壓,偶有白細胞減少。
2.服藥期間忌用升壓藥。
3.高血壓、動脈硬化、青光眼病人慎用。
4.癲癇病人忌用。
5.孕婦忌用,以防致畸。
6.用量較大或較長期用藥者,宜作白細胞計數及肝功能檢查。
4.4 規格片劑:每片12.5mg、25mg。
5 丙咪嗪中毒丙咪嗪(米帕明)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神經元的NA釋放,抑制5HT的釋放,阻止腦內單胺神經遞質的再攝取,發揮抗抑郁作用。對正常人不產生精神興奮作用,反引起嗜睡、註意力不集中和思維能力下降。口服吸收,血漿蛋白結合率70%~90%,半衰期11~15h,分布容積15L/kg。主要用於抗抑郁和小兒遺尿癥。抗抑郁的治療量是初始25mg,漸增至150~200mg/d,最高量300mg/d,分次服用。[1]
5.1 臨床表現[1]
1.治療中的壹般不良反應有頭暈、失眠、乏力、多汗、皮疹和胃腸不適等。偶見有粒細胞減少。
2.中毒表現
(1)抗膽堿能表現:口幹、便秘、瞳孔擴大、眼壓升高、視力模糊、尿瀦留。
(2)心血管反應:小劑量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大劑量則心肌收縮力減弱,心輸出量減少,血壓降低;老年人可致低血壓、心律失常,誘發冠心病發作。
(3)神經系統:病人出現震顫、反射亢進、***濟失調,誘發癲癇和引起躁狂癥狀。
3.長期使用後停藥可出現不適、寒戰、肌痛和鼻炎癥狀。
5.2 診斷丙咪嗪中毒的診斷要點為[1]:
1.有服用或誤服丙咪嗪史,出現上述臨床表現。
2.排除其他藥物中毒可能性。
5.3 治療丙咪嗪中毒的治療要點為[2]:
1.大量攝入後,可洗胃,吞服藥用炭。催吐可能誘發癲癇突然發作。
2.血液凈化治療不能有效地去除體內藥物。丙咪嗪中毒無特效解毒藥,以對癥支持治療為主。
3.處理癲癇,用安定。如果常用的抗驚厥藥不能立即控制癲癇,可用神經肌肉阻滯劑麻痹,如泮庫溴胺以預防高熱,此時心電監護是必需的。
4.出現輕度心血管反應時,應停藥,並對癥處理。發生室性心動過速者,不宜用普魯卡因胺類藥物,因可加重對心臟的毒性;緩慢心律失常或高度AV阻滯者,考慮應用心臟起搏。有QRS間期延長或低血壓的病人,給予碳酸氫鈉l~2mmol/kg靜脈輸註,重復直至動脈血pH維持在7.45~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