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連雲港雙通道藥品目錄

連雲港雙通道藥品目錄

新亞歐大陸橋開發開放的戰略構想

20世紀90年代以來,亞太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世界經濟中心東移至亞太地區的趨勢更加明確,亞太地區與歐洲的經貿往來不斷擴大。如何抓住這壹歷史機遇,實施新亞歐大陸橋沿線和東部橋頭堡開發開放戰略,是中國在21世紀搶占世界經濟發展制高點的重要戰略問題。

(壹)新亞歐大陸橋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新亞歐大陸橋東起江蘇連雲港、山東日照等沿海港口城市,西至荷蘭鹿特丹、比利時安特衛普等歐洲港口。是壹條橫跨亞歐大陸,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實現海陸統壹運輸的國際走廊。新亞歐大陸橋全線貫通,引起了國際社會和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高度關註。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制定了相應的措施和對策,以利用和加快這條國際經濟走廊。許多專家學者斷言,新亞歐大陸橋的誕生,標誌著世界經濟將在河流經濟和沿海經濟的基礎上,逐步進入壹個新的經濟時代——陸橋經濟時代。

與西伯利亞大陸橋相比,新亞歐大陸橋優勢明顯:壹是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優越。全陸橋避開寒冷地區,港口無封凍期,自然條件好,吞吐能力大,可常年運營。二是運輸距離短。新亞歐大陸橋比西伯利亞大陸橋縮短陸路運輸距離2000 ~ 2500公裏,在中亞和西亞國家優勢更加突出。壹般來說,陸橋運輸比海運節省20 ~ 25%的運費,時間縮短壹個月左右。第三,輻射區域廣。新亞歐大陸橋輻射亞歐大陸30多個國家和地區,總面積5071000平方公裏,常住人口約占世界總人口的75%。第四,對亞太地區有吸引力。除中國(大陸)外,日本、韓國、東南亞國家、部分大洋洲國家和中國臺灣省、香港、澳門地區均可利用該線路開展集裝箱運輸。如果說20世紀50年代初集裝箱從日本經由美國運往歐洲,那麽大陸橋已經存在了近半個世紀。然而,這僅僅是開始。從發展趨勢看,大陸橋運輸前景廣闊,發展潛力巨大。由於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包括火車、輪船在內的交通工具的現代化、高速化,特別是時速500公裏以上磁懸浮列車的成功試運營,必將對以鐵路運輸為主的大陸橋交通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集裝箱運輸的迅速普及,不僅為大陸橋運輸提供了穩定的集裝箱貨源,也促進了大陸運輸的發展,顯示了大陸橋運輸的巨大潛力。

當今世界經濟的顯著特征是區域化、集團化和壹體化,這促使國際貿易以驚人的速度增長。隨著國際貿易的蓬勃發展,迫切需要改革傳統的國際貿易運輸方式,大力開展便捷、高效、可靠的大陸橋運輸,以縮短運輸距離,降低運費,加快貨物運轉。占世界人口40%的亞太地區,自60年代中期以來,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對外貿易蓬勃發展,增速遠高於歐洲,貿易額比重不斷上升。到90年代初,該地區的國民生產總值占世界的50%,貿易總額占世界的43%。從65438年到0993年,日本、中國臺灣省、韓國、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都進入了世界前20大貿易區的行列,世界貿易中心正在從大西洋走向太平洋。亞太地區與歐洲的經貿合作日益頻繁,西歐已成為中國和日本的第三大貿易夥伴。新亞歐大陸橋的區域經濟發展具有明顯的互補性:壹方面,對於日本、西歐等發達國家來說,這壹地區是壹個巨大的市場,人口眾多,資源豐富,是他們輸出資本、技術和管理的理想之地;對於中國、中亞和東歐國家來說,沿橋開放可以更好地吸收國際資本、技術和管理經驗,加快經濟振興。另壹方面,隨著亞太地區經濟的快速增長,開拓歐洲市場越來越有必要。歐盟為了謀求發展,也需要在亞太地區尋求貿易夥伴和選擇投資對象,亞太與歐洲的雙向輻射越來越明顯。

由上可見,隨著大陸橋交通的發展,大陸橋沿線地區之間的經濟交流將日益增多,大陸橋的輻射效應將逐漸增強,從而促進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和市場繁榮,將交通優勢轉化為流通優勢。這將有效促進大橋沿線物流、人流、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的廣泛交流,形成以華僑交通系統為基礎的產業鏈,促進大橋沿線城市經濟和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最終形成以大陸橋為主軸,以沿線大中城市為支撐點,以眾多小城鎮為網絡,東西結合,雙向開放,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具有較強的凝聚力和輻射力。顯然,新亞歐大陸橋的發展為沿線國家與亞歐之間的經貿往來提供了便捷通道,對於推動大陸橋經濟走廊的形成,擴大亞太地區與歐洲的經貿合作,促進亞歐經濟發展與繁榮,進而開創世界經濟新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二)抓住機遇,實施新亞歐。

大陸橋的發展與開放戰略

在沿海、沿江、沿邊開放的大格局下,能源資源豐富的中原、西北成為對外開放相對滯後的巨大空間,導致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抓住新亞歐大陸橋對外開放的歷史機遇,實施新亞歐大陸橋開發開放戰略,對於加快我國沿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推動陸橋經濟帶崛起,促進我國南北、東西部協調發展,合理布局全國生產力,提高我國綜合國力,增強國際競爭力,維護國家統壹,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眾所周知,前蘇聯解體後,中亞國家的對外經貿格局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目前,大陸橋運輸已經進入中亞。要充分利用交通和地緣優勢,開拓中亞國家市場,進壹步擴大中國的對外經貿合作。努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也是許多亞太國家和歐盟國家日益關註的熱點問題。

中國大陸沿海港口被日本與“四小龍”等亞洲國家和地區的世界著名港口形成的半圓帶所包圍。在這個半圓帶中,有神戶、大圭、東京、名古屋、北九州、釜山、高雄、基隆、香港、新加坡等世界排名前20的港口。中國大陸沿海港口在地理位置和港口政策上處於劣勢。新亞歐大陸橋的開通和發展,將從根本上優化中國沿海港口的區位,為其國際貿易和運輸創造有利條件,從而大大提高中國大陸沿海港口城市的國際地位。東部沿海經濟帶的發展實踐表明,對外開放是推進改革、培育市場經濟的催化劑。隨著我國對外開放從沿海、沿江、沿邊地區向橋頭堡地區延伸,必將促進這壹地區改革開放的進壹步深化,從而加快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步伐。因此,在繼續做好“三邊”開發開放的同時,大力開發開放新亞歐大陸橋和京九鐵路沿線地區,有利於促進我國東中西部地區持續快速協調發展。

(三)大力培育東方橋頭堡

近年來,中共中央和國務院越來越重視新亞歐大陸橋連接的經濟帶的發展。因此,有必要制定壹系列促進跨地區、跨行業企業集團發展的配套政策,大力培育東部橋頭堡和中部沿江城市群,積極穩妥地推進沿江地區的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形成了壹些區域性發展中心。廣州和深圳的經濟快速增長,形成了壹個經貿中心,有力地推動了華南地區經濟的快速崛起。上海作為中國最大的經貿中心和港口城市,加上浦東的開發開放,為長江經濟帶的發展註入了新的活力。但新亞歐大陸橋東端尚未形成這樣的發展態勢,東部橋頭堡(連雲港、日照)發展落後的問題相當突出,極大地制約了陸橋經濟帶的發展進程。顯然,只有盡快建成開放度高、功能全、經濟實力強、對外聯系廣的東方橋頭堡,才能加快陸橋區內陸經濟向國際意義上的陸橋經濟轉變。因此,應從戰略高度重視沿海經貿中心建設,努力逐步轉弱為強,盡快形成適應陸橋經濟帶開發開放的東方橋頭堡。

橋頭堡是大陸橋運輸的起點或中轉站,承擔著國內外貿易的登陸橋國際聯運和水陸中轉任務,是連接國內外市場的國際化、多功能大型海港城市。壹般壹個橋頭堡應該具備四個條件:壹是地理位置要優越;二是港口條件較好;第三,經濟腹地要廣闊;第四,城市發展的空間要充分,功能要多樣化。隨著大陸橋交通的發展和輻射功能的增強,大陸橋兩端將不可避免地融合多個港口和交通樞紐。因此,大陸橋橋頭堡往往由壹組相鄰的港口城市群組成,西伯利亞大陸橋東橋頭堡由納霍德卡、東方港等港口組成。新亞歐大陸橋西橋頭堡由鹿特丹、安特衛普、漢堡等港口城市組成。

人們認為鹿特丹是亞歐大陸橋的西橋頭堡,主要是因為它有以下幾個特點:壹是地理位置優越。鹿特丹位於歐洲西海岸中部的萊茵河三角洲,處於世界上最繁忙的兩條運輸線——大西洋和萊茵河水系的交匯處,被譽為“通往歐洲的門戶”。第二種是典型的組合端口。鹿特丹港區水深6.7 ~ 21米,碼頭長度90公裏。航道無閘、不凍、不淤,港外碼頭可停泊巨型貨輪和超級油輪,年吞吐量約3億噸。三是服務設施完善。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鹿特丹壹直保持著世界第壹大港的地位,但它不斷加強泊位建設,更新設備,強調為世界上每壹個貨主提供特殊服務。四是港城壹體化。鹿特丹是壹個典型的港城壹體化的國際城市。城中有港,港中有城。它不僅是壹個重要的國際貿易中心,而且有壹個沿海和沿江的工業帶,包括煉油、石化工業、造船、港口機械、食品等部門,具有壹個現代化港口城市的許多功能。鹿特丹的發展拓寬了我們對橋頭堡的認識,為建設東方橋頭堡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著中國港口和鐵路建設的快速發展,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的運輸通道和東方橋頭堡也日益壯大。20世紀80年代中期,山東省日照市日照港、嵐山港、新(香)日(趙)鐵路段相繼投入運營,為黃淮流域增添了壹條東西向的交通大動脈和壹個新的海港。特別是在1994、11月份,候月鐵路全線貫通,形成了東起日照,西至古城Xi安,跨越京滬、京九、京廣、焦枝、同蒲五條南北幹線,又壹條與隴海線平行的東西大動脈的格局。新亞歐大陸橋東段呈現雙通道格局,日照和連雲港雙橋頭堡。1995年7月,國家正式確立山東省日照市為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將根據連雲港和日照的港口條件、功能和發展方向進行統籌規劃,共同對外開放通道,促進陸橋經濟帶持續快速發展。近10年來,江蘇省和連雲港市高度重視橋頭堡建設,提出了“打橋”戰略,實施了江蘇省經濟發展戰略北移。山東省和日照市提出,充分發揮新亞歐大陸橋作為東方橋頭堡的引領作用,加快山東沿橋開發開放步伐,實現山東經濟發展戰略南移和全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面對沿橋開發開放的歷史機遇,我們必須進壹步把連雲港、日照建設成為我國中部沿海地區的國際陸海交通樞紐,進壹步拓展廣大內陸腹地對外開放和發展外向型經濟的“窗口”,形成推動新亞歐大陸橋沿線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真正擔負起時代賦予東方橋頭堡的歷史使命。

本文選自高振剛主編的《新亞歐大陸橋戰略研究》。

  • 上一篇:gsp自查報告
  • 下一篇:蘇州醫保報銷有上限麽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