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級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通過規劃控制、建設管理和行政監督等手段,加強了對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拓展了可利用空間。但是,節假日大部分景區仍然呈現“超負荷”現象,人滿為患、擁擠不堪,景點環境、設施服務和管理都處於超負荷狀態,遊客難以享受到景區資源被破壞的樂趣。
個人認為,為了滿足假日旅遊增長的需要和風景名勝資源保護兩方面的需要,在擴大風景名勝區開發利用方面有必要分類制定不同的規劃和政策。例如,風景名勝區是風景名勝資源的集中持有地,是風景名勝區的基礎,其建設應受規劃限制;風景名勝區是風景資源和環境保護的緩沖地帶,應當嚴格控制建設規模,完善環境保護設施建設;景區外圍區域,在規劃指導和統壹建設管理下,可以根據市場發展的需要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擴大景區總接待能力,滿足日益增長的假日旅遊需求。在保護風景名勝資源分類規劃管理的前提下,提高景區接待能力,可以有效緩解景區假日壓力。
今年國慶8天假期,大家都去旅遊了。但由於客流量過大,不少遊客在微博上“吐槽”:大量遊客滯留普陀山,麗江部分遊客找不到住宿,大梅沙海灘擠得見沙,三亞海灘是“垃圾場”,西湖看不見人,故宮擠滿人,長城內外都是...
近年來,全國各級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通過規劃控制、建設管理和行政監督,加強了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擴大了可利用空間。然而,在節假日期間,大部分景區仍然呈現出“超負荷”的現象。它們人滿為患、擁堵不堪,景點、環境、設施、服務、管理等壹切都超負荷運轉,遊客難以盡興,景點資源也遭到破壞。
個人認為,為了滿足假日旅遊增長和風景資源保護的需要,有必要制定擴大風景名勝區開發利用的規劃和政策。比如,景區內部是風景資源的集中儲備地,是景區存在的基礎,應按規劃嚴格限制其建設;景區周邊是景區資源和環境保護的緩沖區,應嚴格控制建設規模,完善環保設施建設。在規劃指導和統壹建設管理下,景區外圍區域可根據市場需求開發各類設施,擴大景區總量接待能力,滿足日益增長的假日旅遊需求。分類規劃管理在保護風景資源的前提下提高了景區的接待能力,可以有效緩解景區的節假日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