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時節,萬物復蘇,人的精神充沛,從養生學上來講,應適當增加甜味食品的攝入。古代養生名著《攝生消息論》指出:“當春之時,食味宜減醋酸益甘,以養脾氣。”意思是說,春季系肝旺之時,肝氣旺,則會影響到脾,多吃點甜食,能加強脾的功能,以助抗禦肝氣侵犯的能力。
反之,驚蟄時節食酸過多,則易傷脾。因為多吃酸味,酸味人肝,會加強肝氣的食亢。所以,驚蟄時節的飲食要“減酸益甘”,少吃酸味食物,多吃甜味食物。就蔬菜來說,應該常吃帶甜味的胡蘿蔔、菜花、大白菜、柿子椒等。洋蔥、芹菜、韭菜等辛甘之品皆宜多吃。
但是,春季不可過食羊肉、狗肉、參、茸、附子等大熱、大辛之品,避免耗氣傷陰。
下面幾種不同體質的人要註意不同的飲食調養。
陰虛體質者,飲食調養要保陰潛陽,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魚、蔬菜、甘蔗等。有條件的可食用壹些海參、龜肉、蟹肉、銀耳、雄鴨、冬蟲夏草等,應少吃燥烈辛辣之品。
陽虛體質者,可適量食用壹些壯陽食品,如羊肉、狗肉、雞肉、鹿肉等。
血淤體質者,飲食調養宜常吃具有活血化淤作用的食品,如桃仁、黑豆、油菜、慈姑、醋等。可煮食山楂粥和花生粥,也可選用壹些活血養血的藥品(當歸、川芎、丹參、地黃、地榆、五加皮)和肉類煲湯飲用。
痰濕體質者,飲食調養應多吃健脾利濕、化痰祛濕的食物,如白蘿蔔、扁豆、圓白菜、蠶豆、洋蔥、紫菜、海蜇、荸薺、大棗、薏米等,少食肥甘厚味之食,且每餐不宜過飽。
驚蟄時節應時食譜介紹如下:
香酥鵪鶉
[用料]鵪鵓8只,生姜、蔥各10克,料酒10克,精鹽2克,花椒2克,八角10克,白糖5克,官桂3克,濕澱粉150克,食用油750克(實耗150克),味精1克。
[做法]鵪鶉殺後去凈毛,刮腹去內臟,剁去頭、爪並洗凈;八角打成顆粒。將鵪鵓放入大碗內,用料酒、精鹽、花椒、八角、官桂、生姜等腌2~3小時,上籠用大火蒸20分鐘,取出鵪鶉,晾涼後切成塊,滾壹層濕澱粉待用。凈鍋置火上,放油燒至八成熱,放入鵪鶉塊炸透裝盤,將蒸鵪鶉的原汁倒入鍋內,入味精,用濕澱粉調成芡,淋在鵪鶉塊上即成。
[功效]補脾胃,利消化。
[禁忌]外感咽痛及便秘者忌用。
燒黃鱔[用料]黃鱔500克,食用油50克,醬油5克,大蒜10克,生姜10克,味精、胡椒、鹽各2克,濕澱粉30克,香油10克。
[做法]黃鱔洗凈切絲或者薄片;將鹽、味精、胡椒、濕澱粉調成芡汁;姜、蒜切成片。鍋置火上,放食用油燒至七成熱,下黃鱔爆炒,快速劃散,隨即下姜、蒜、醬油炒勻;倒入芡汁,淋上香油即成分畏腥氣者可於起鍋前放入適量酒、蔥或者芹菜。
[功效]虛損,強筋骨,補血、止血。
[禁忌]病屬熱癥或熱癥初愈者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