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臺州醫保卡余額查詢網站

臺州醫保卡余額查詢網站

醫療保險指南

壹、保險和支付

1,保險範圍和對象

臺州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覆蓋市區(含市直、椒江、黃巖、路橋區)所有城鎮企業、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上述對象應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在參加基本醫療保險時,必須先參加基本養老保險。

2、繳費標準3、準及待遇類別

每個結算年度(7月1日至次年6月底)的醫療保險繳費標準以每月繳費時間為基數,以上年度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各類保險按相應比例征繳,每年6月公布,7月調整。

單位性質基本醫療保險公務員補貼

重大疾病保險

保險類型

單位、個人、單位和個人調整

器官

事業

職業生涯8% 2%/4 4 2

企業5%//4 4 2

個人/5%//8 2

註:1。重大疾病由商業保險操作,賠付比例為0.6%-0.7%。2006結算年度暫定為10元,單位和個人各40%,統籌基金20%。2.臺州學院享受公務員補貼保險。

不同的支付對應不同的待遇類別:企業基本醫療(住院統籌支付)、企業基本醫療(門診個人賬戶支付、住院統籌支付)、公務員醫療補助待遇(門診和住院補助)。

3.新員工如何辦理醫保?

(1)未參加本級和泰州三區基本醫療保險的新教職工,向學校人事部門提交照片背面寫有姓名和科室的2寸彩色照片2張及本人身份證復印件,由人事部門統壹辦理參保手續。

(二)新調入和引進的教職工,按下列情況辦理:

(1)已參加本級和泰州市三區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員,將其現有醫保卡交由學校人事處,由學校人事處重新辦理參保手續。

②已參加非泰州本級和省內三區基本醫療保險的職工,需向學校人事處提交2張2寸白底彩色照片(照片背面寫姓名和部門)和身份證復印件,由學校人事處統壹辦理參保手續。繳費壹個月後,人事部門會通知他們到臺州市社保中心開具職工跨地區醫療保險關系轉移表,然後到原參保地醫療保險機構辦理關系轉移,市醫保中心按這個按鈕。註:關系轉移應在中斷繳費後3個月內,超過3個月無效,省外轉移無效。

(3)減少醫保關系怎麽辦?

①轉出、終止人事關系:由學校人事部門填寫轉出參保單位職工變動增加表,自業務生效之日起暫停享受相應的醫療保險待遇,並盡快辦理相應的接續手續,超過2個月未辦理者暫停參保。

②辦理退休人員醫療保險關系:單位退休文件下發後,由學校人事部門填寫參保單位職工變動增加表,辦理相關退休繳費手續,要求退休人員提供本人醫保卡及證件。

③死者醫療保險關系處理:學校人事部門負責填寫參保單位職工變動增表進行註銷,自業務生效之日起停止享受相應的醫療保險待遇。

④新員工享受醫保待遇的時間:辦理參保繳費的次日起享受醫保待遇。

二、醫療保險個人賬戶

1,轉賬

個人賬戶轉移資金有三個渠道:公務員補貼的單位繳納部分,基本醫療保險的單位繳納部分,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全部繳納部分。

個人賬戶每年7月納入醫保IC卡醫療保險結算全年額度,年齡劃分僅以每年7月1為界。醫保系統實際上是按月納入的,具體納入比例如下:

年齡段有公務員補貼,沒有公務員補貼。

35歲以下(1+0.8+2)%

*繳費基數*12 (0.8+2)%

*繳費基數*12

36~45歲(2+1.8+2)%

*繳費基數*12 (1.8+2)%

*繳費基數*12

46歲到退休年齡(3+2.8+2)%

*繳費基數*12 (2.8+2)%

*繳費基數*12

退休

人員(4+5)%

*繳費基數*12 5%*繳費基數*12

註:上表中1%、2%、3%、4%計入公務員補助,0.8%、1.8%、2.8%、5%計入基本醫療單位繳費,2%計入基本醫療個人繳費。辦理退休、調整保險待遇時,從辦理醫療保險手續的次月起調整相應的賬戶金額。

2.帳戶使用

個人賬戶分為當年額度和歷年余額兩部分,簡稱當年賬戶和歷年賬戶。每年7月份結轉時,結轉後卡上的所有余額都將轉換為歷史余額。當年額度直接用於支付落後公務員門診、住院補助前的醫療費用,歷年結余用於支付個人現金支付的自負部分,即“歷年結余真正屬於自己”。

3.賬戶查詢

目前我市醫保交易為線下交易,即醫療機構與參保人用IC卡支付後,定期將結算數據上傳至醫保機構,醫保機構暫不能提供實時個人賬戶查詢。請查看最近壹期的醫保結算賬單,上面有賬戶支出和余額。

4.賬戶轉賬和取款

有賬戶的參保人異地轉移時(省外不能轉移,只能提取),個人賬戶余額可轉入轉入地(需提供轉入地醫療保險機構的開戶行、戶名、賬號),也可提取(轉入地無賬戶時);賬戶被保險人終止保險或保險待遇降低時,可提取賬戶余額;參保人壹個賬戶死亡,賬戶余額可由家庭成員繼承和提取。上述人員轉賬時,如果其賬戶出現透支(每年7月份結轉IC卡時,卡內壹年可用額度會入賬,但金額要到次年6月份才能真正到賬),應先以現金支付透支金額,再進行轉賬。

三、醫保卡憑證

1,使用,結轉

醫療保險醫療證明由醫療保險IC卡和醫療保險日歷組成。參保人員到定點醫療機構就醫、購藥和在醫療保險機構辦理相關手續時,必須攜帶醫保卡。醫保卡僅供個人使用,請妥善保管。不得彎曲、扭曲、刮擦,遠離高壓、強電磁場或低溫高熱,避免手機與液體物質接觸。

所有參保人員的醫療保險IC卡應在每年7月使用前在建行指定網點進行結轉;

建行分行儲蓄櫃臺:椒江工人路86-2號

中國建設銀行開發區儲蓄所:東環大道238號

椒江城門頭儲蓄所:椒江房產交易中心隔壁。

椒江翠華儲蓄所:禹巖路218號

椒江支行儲蓄所:解放北路44號

椒江中山支行傅僉辦事處:市府大道451號

黃巖區橫街路儲蓄所:黃巖橫街路220號。

黃巖區天南儲蓄所:黃巖橫街西路460號

黃巖區建設銀行櫃臺:黃巖天長北路209號。

路橋區鐘真路儲蓄所:路橋銀座街117號。

路橋區城北分局:路橋金水路108號。

臨海建設銀行第二儲蓄所:臨海市赤城路65號

2.接收

新辦醫保卡由單位醫保經辦人員憑本人身份證領取,個人參保人員憑本人身份證領取。委托的,應當攜帶代理人身份證和被代理人身份證。新IC卡已結轉,年內可直接使用。

3.掛失補辦(電話:8556022)

因醫療保險IC卡丟失或損壞,應及時辦理補卡業務,未及時掛失造成的基金損失由個人承擔。參保人可先電話掛失(身份證號必須核對),防止不必要的損失,然後在3日內到醫保機構辦理書面掛失和補卡業務(憑身份證,可委托他人代辦)。掛失周期為15天。如在15天內發現,可及時致電醫保中心取消掛失(身份證號壹定要核對)。掛失期滿後,必須憑醫療保險機構受理並蓋章的掛失單領取新卡;若遺失卡片日歷,可憑身份證和照片原件當場申請新的卡片日歷。

更換日歷應攜帶舊日歷,只能更換壹份。舊的會蓋章作廢,還給我保存。IC卡更換收費20元,日歷更換收費3元。

四、醫療保險相關概念

基本醫療保險不予支付的醫療費用。

(1)省勞動保障廳規定的藥品目錄和省、市勞動保障部門規定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範圍及支付標準以外的醫療費用;

(二)未經社保機構批準,到非定點醫療機構、非定點零售藥店就醫、購藥的;

(三)未經批準轉往外地就醫的;

(四)未經批準開展專項檢查和治療的;

(五)因違法、犯罪、自殺、自殘、打架鬥毆、吸毒、酗酒等發生的醫療費用;

(6)出國或出境期間發生的醫療費用;

(7)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大規模食物中毒等賠償責任應當支付的醫療費用。

定點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

市內定點醫療機構:臺州醫院、臺州市中心醫院、臺州市醫院、臺州市中醫院、臺州市第壹人民醫院、黃巖區中醫院、臺州醫院路橋醫院、路橋中醫院、各類婦幼保健院、鄉鎮衛生院。

省級定點醫療機構: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壹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潤邵逸夫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浙江省人民醫院、浙江省中醫院、浙江醫院、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浙江同德醫院。

定點零售藥店:龍翔大藥房、椒江達夫大藥房、健春堂大藥房、黃巖五洲大藥房、同仁堂大藥房、仁濟大藥房、路橋健民藥店、保和堂大藥房、臨海方益仁大藥房等

醫療保險藥品和醫療保險服務目錄

我市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範圍統壹執行浙江省基本醫療保險藥品和醫療服務目錄。兩個目錄都實行準入管理,使用兩個目錄以外的藥品、醫療服務和醫用材料。醫保基金不會支付,全部屬於個人自費。醫保兩個目錄中的藥品、醫療服務和醫用材料分為“甲類”和“乙類”:“甲類”項目發生的費用均按醫保相關規定支付;“乙類”項目發生的費用,由參保人按壹定比例自理後,按醫療保險有關規定支付。即被保險人除去自費部分和自付部分的全部醫療費用為進入醫保基金的結算費用,稱為規定醫療費用。

五、醫療保險醫療待遇和費用結算

門診賬戶和公務員補貼支付

企業基本醫療門診由企業或個人承擔;

壹個賬戶參保人直接攜帶醫保卡憑證到定點醫療機構門診,用醫保IC卡結算後,個人只需支付結算發票上的“現金支付”金額即可。

具體結算方式如下:

基本醫療門診發生的規定醫療費用,可由當年個人賬戶支付,賬戶用完後,由個人現金支付(有歷年賬戶的,先由歷年賬戶支付);

公務員醫療補助待遇門診發生的規定醫療費用,可由當年個人賬戶支付。當年賬戶用完後,公務員補貼基金按年齡比例發放補貼(45歲以下75%,46歲以下85%,退休人員90%),剩余部分由個人現金支付(有歷年賬戶的,先按歷年賬戶支付);

藥店購藥

與門診基本相同,國家規定的非處方藥,參保人可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買。處方藥必須由定點醫療機構醫生開具,經醫生簽字並加蓋定點醫療機構外用處方專用章後,方可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買。

當地住院統籌,個人賬戶,公務員補助支付

參保人員因病需要住院的,憑醫保卡證和本人身份證到定點醫療機構辦理住院手續。出院後,個人只需支付結算發票上的“現金支付”金額。

壹個醫療保險年度內,設定起付線標準和最高支付限額,每年6月底公布:起付線標準為上年度全省職工平均工資的10%左右,第二次住院起付線標準降低50%,起付線費用由個人承擔;最高支付限額為上年度全省職工平均工資的4倍左右。(2006年醫療保險年度最低支付標準暫定為1.200元,最高支付限額暫定為81.000元)

具體結算方式如下(分段計算,累計支付):

規定醫療費用在起付標準以上、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2倍以下(2006年醫療保險年度暫定為40500元),職工承擔20%,退休人員承擔15%;上年度全省職工平均工資達到最高支付限額2倍以上的,在職人員負責15%,退休人員負責10%;(市內三級、二級醫院均按上述標準執行,市外三級醫院起付標準和個人自負比例均上浮20%)

如果被保險人有賬戶,當年的金額沒有用完,上述自給自足的金額可以用上壹年的賬戶支付;

參保人仍享受公務員醫療補助待遇的,上述自負部分(可包括患重大疾病個人自負部分)由當年賬戶支付後,由公務員補助基金按年齡段比例給予補助;(45歲以下50%,46歲至退休60%,退休人員70%)

最後,如果被保險人歷年各賬戶均有盈余,最終本應以個人現金支付的自給部分,可先在歷年各賬戶中支付;

上述支付(含重大疾病支付)完成後,剩余金額由個人現金支付。

門診特殊疾病統籌支付

職工患特殊病種範圍內的疾病(包括各種惡性腫瘤放化療、系統性紅斑狼瘡、血友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慢性腎功能衰竭透析治療、組織或器官移植後抗排異治療、失代償期肝硬化、精神病),在辦理特殊病種審批手續後,持醫保ic卡在1定點醫療機構壹次性住院治療。具體結算方式與當地住院相同。此項待遇為所有參保人員,須提供定點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出具的《泰州市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特殊病種診斷證明及門診治療審批表》、診斷證明、病歷、相關檢查、化驗單、病理切片報告等材料;

重疾險賠付。

住院醫療費用(含特殊疾病門診)在統籌最高支付限額以上的部分,由大病保險按比例支付。重疾險由商業保險公司承擔,但由醫療保險機構統壹征繳,與基本醫療保險捆綁銷售。

具體結算方式如下:

規定統籌最高支付限額654.38+萬元以上的醫療費用,由重疾保險支付90%,個人承擔654.38+00%;以上部分規定,醫療費用每增加654.38+0萬元,個人自負比例增加654.38+0%;壹個醫療保險年度內,在重疾險累計繳費不超過20萬元。

出國就醫

因病確需轉往其他醫院或異地(原則上只轉往省內定點醫療機構,特殊情況只轉往上海市公立三級醫院),須由定點醫療機構填寫《泰州市城鎮基本醫療保險轉診審批表》,並由醫院和所在單位蓋章,辦理轉院審批手續。(由異地定點三級醫療機構填寫)

轉入省內定點醫療機構或上海市公立三級醫院的醫保範圍內疾病,醫療費用由本人支付,個人支付部分超過65438+萬元部分,由學校支付(65438+萬元醫療費用支付單據及續付通知,學校支付的醫療費用由財務部門匯入醫院賬戶, 且出院後未使用的醫療費用由醫院匯至學校賬戶,學校支付的醫療費用返還,其余由本人在醫保機構結算。 )。然後去醫保機構結算報銷。他們結算時,最低支付標準和個人自負比例均提高20%,轉到上海的要先規定10%的自費醫療費用總額,其余同當地住院結算。

重新安置

退休人員異地安置,在職人員出國工作、學習(3個月以上),憑單位蓋章批準的《泰州市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安置(派駐)申請表》、當地定點醫療機構等級證明(同壹統籌地區可選擇兩家定點醫療機構)、醫保證歷,可享受異地安置醫療待遇。醫療費用由本人先行墊付,再由醫保機構結算報銷。具體結算方式與當地住院(門診)相同。

8.外出急救

因公外出或休假時,因急診在外地住院的,需在5個工作日內向所在單位報告,由所在單位持住院通知單或復印件到中心辦理登記手續。醫療費用由本人先行墊付,再由醫保機構結算報銷。具體結算方式與當地住院(門診)相同。

9、窗口結算報銷

窗口結算報銷僅針對經批準就醫、異地安置、急診、定點醫療機構電腦故障或醫保IC卡掛失期間發生的醫療費用的現金報銷(需經定點醫療機構醫保辦或醫保經辦機構在相應票據上證明),其余不予報銷,費用由單位或個人自理。

參保人報銷需攜帶醫保日歷、醫保IC卡、醫療費用清單、醫療費用收據、醫療機構等級證書及病歷、住院患者出院小結、醫囑復印件等相關材料。

報銷時間:每月5-15天,外出急診者應在出院(門診)之日起30天內報銷。

10,醫療保險結算發票說明

持醫保IC卡,在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結算後的發票上有醫保結算項目:

“現金賠付”是指被保險人應支付的現金金額;

“卡支付金額”是指參保人個人賬戶中應支付的金額,包括當年和以前年度支付總額,由醫療機構在IC卡上扣除;

“公務員補貼”是指公務員補貼基金支付的金額,由醫療機構先行墊付;

“統籌支付”是指住院規定醫療費用中由統籌基金支付的部分,由醫療機構先行墊付;

“大病救助”是指年度住院費用超過統籌支付最高限額後,由大病保險基金支付的金額,由醫療機構先行墊付;

“自費金額”是指本次住院個人累計承擔的自費金額,金額等於“現金支付”金額-自費金額+歷年賬戶支付金額(歷年賬戶余額歸本人)。壹個醫保年度內個人累計“自費金額”超過壹定限額後,有條件的單位應予以報銷。(我校某醫保年度,個人蝸牛米“自費金額”門診1.500元以上,學校會給退休1.200元以上的人補貼。標準是在職90%,退休95%;住院超過1.500元,退休超過1.200元的,學校給予補助。請保留年度發票作為補貼憑證。)

“卡內余額”是指醫療保險IC卡內剩余的可用金額,是當年賬戶金額與歷年賬戶余額之和。目前我市醫保系統采用線下交易模式,IC卡可用額度每年結轉時預付壹年。因此,由於結算數據、非正常支付等因素,IC卡上的余額可能與醫保系統中的真實賬面余額不符。每年結轉IC卡時,會自動核對並調整卡內余額,即以醫保系統賬面余額(醫保年度第壹筆交易發票上的余額)為準計算賬戶真實余額。

重申幾個概念:

自付費用是指使用醫保目錄外的藥品或服務發生的費用和出國就醫預付費用的65,438+00%,不能進入醫保支付的規定醫療費用,也不能進入可退還單位報銷的自費金額;自理是指使用醫保目錄內的藥品或服務,但個人要先承擔部分發生的費用,不能進入醫保支付的規定醫療費用,但可以進入單位報銷的自費部分;自負是指進入醫保支付範圍的規定醫療費用中,個人按比例承擔的部分費用,以及可以報銷回單位的自負金額;現金支付包括全部自付額、全部或部分自付額(歷年有賬時)和全部或部分自付額(當年有賬且有公務員補貼時)。

六、個人健康保險檢查監督與處罰

月門診累計人次大於15;連續3個月門診人次累計超過30次;每月門診醫療費用累計超過3000元;壹個醫保年度內累計門診費用,在職職工8000元以上,退休人員1萬元;在定點零售藥店單次配藥、購藥費用在200元以上;壹個醫療保險年度內累計住院醫療費用達到5萬元;參保人員門診、購藥和住院有上述情形之壹的,列入重點審核管理對象。

納入重點審核管理對象,將原基於醫保IC卡的記賬結算方式改為直接現金結算,並攜帶相關資料到醫保機構辦理登記手續,說明情況,配合審核。

參保人將本人醫保卡提供給他人或者使用他人醫保卡就醫、購藥的;違反規定重復、超量配藥;符合出院條件,不願意出院者;弄虛作假造成醫療保險基金損失的;醫保卡遺失不及時掛失,造成醫療保險基金損失的;對有上述及其他違反醫療保險規定行為的參保人員,由醫療保險機構暫停其醫療保險待遇,通知用人單位並追回損失,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可視情節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七、生育保險:

我們學校參加了臺州市城鎮職工生育保險。相關的政策問題如下:

(1)問:什麽是生育保險?

答:生育保險是通過國家立法,在勞動婦女因生育暫時停止工作時,向其提供及時生活保障和物質幫助的壹項社會制度。其目的是通過提供產婦津貼、醫療服務和產假來保持、恢復和改善孕婦的健康,並使嬰兒得到精心的照顧和養育。

(2)問:享受生育保險待遇的條件是什麽?

答案:1。用人單位必須按規定參加生育保險並履行繳費義務。

2.生育或者施行計劃生育手術的職工,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規定的條件,即符合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生育第壹個子女的,或者符合再生育壹個子女條件並經計劃生育部門批準的,或者符合上述生育條件但懷孕後流產(引產)的。

(3)問:生育津貼是如何計算的?

答:生育津貼=繳費基數×600%×產假月數補償給用人單位。女職工產假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按規定支付產假工資。產假工資低於生育津貼的,按照生育津貼支付;高於生育津貼的,按實際計算支付,差額部分由用人單位承擔。

(4)問:生殖醫療費用有哪些?

答:生育醫療費是指產前檢查費、接生費、床位費、治療費、藥費、產後訪視費等醫療費用。,符合女職工因生育的要求。

(5)問:如何規定生育醫療費的標準?

答:生育醫療費用實行定額補償。補償額度以內的全額支付,超出額度補償標準的由職工自行承擔。

1,早孕門診流產(含藥物流產)150元。

2、早孕醫院流產900元。

3、中期妊娠住院引產1200元。

4、正常陰道分娩1500元

5、陰道手術助產(器械助產、側切助產)2000元。

6、剖宮產(含鎮痛泵)3500元。

(6)問:生育並發癥的醫療費用如何報銷?

答:生育期間發生的下列並發癥的醫療費用由職工個人承擔後,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1,宮外孕;2.妊娠高血壓綜合征;3.前置胎盤;4.早期胎盤剝離;5、死胎(死胎);6、母嬰血型不合;7、妊娠膽汁淤積癥;8.子宮破裂;9、產後出血;10,羊水栓塞;11,席漢綜合征;12,子癇;13產褥感染。

(7)問:計劃生育手術的醫療費用如何報銷?

答:計劃生育手術包括:1,放置宮內節育環(限普通節育環);2.取出宮內節育環;3.取剩余環和嵌入環;4.皮下植入;5、取出皮下植入物;6.輸卵管結紮;7.輸精管切除術;8.輸卵管吻合術;9、輸精管結紮術。職工實施符合規定的上述計劃生育手術所發生的醫療費用,由生育保險基金全額支付。

問:藥品使用範圍、診療項目和服務設施標準有哪些規定?

答:職工生育或實施計劃生育手術的用藥範圍(產科治療性用藥除外)、診療項目和服務設施標準參照臺州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有關規定。

問:男性工作者有什麽福利?

答:已參加生育保險的男職工,其配偶在農村或城鎮待業或無業,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規定條件的,可報銷50%的生育醫療費。

問:生育保險定點醫療機構有哪些?

答:統籌地區醫療保險定點醫院和縣級以上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均為生育保險定點醫療機構。

問:生育保險有哪些流程?

答案:1。職工懷孕後或實行計劃生育前,用人單位或職工應向市醫保中心申請《生育醫學證明》或《計劃生育手術醫學證明》,自願確定壹家定點醫院。

2、職工憑《診斷書》或《計劃生育手術診斷書》到指定醫院分娩或手術。

3、用人單位在產假期滿、計劃生育手術後30日內到市醫保中心申請生育保險待遇。

(12)問:申請《生育醫學證明》或《計劃生育手術醫學證明》需要提供哪些資料?

答:員工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生殖健康服務證原件及復印件。

問:申請生育保險待遇需要提供哪些資料?

答:本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出生醫學證明》或出生證明;原始病歷;住院醫療費用發票及清單;《生育醫學證明》或《計劃生育手術醫學證明》。

問:想在統籌地區外的醫療機構生育或者做計劃生育手術,怎麽辦?

答:由職工本人提出書面申請報告,報市醫保中心審批。

  • 上一篇:酒糟鼻怎麽辦 中醫治療酒糟鼻的偏方
  • 下一篇:2023年銷售總監工作計劃模板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