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姜狀三七
姜狀三七是中國的特有植物,也是中國最早的藥食同源植物之壹。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莖肉質,姜塊狀,5月展葉,6月開花,10月果熟。
分布於雲南東南部海拔1000~1700米的常綠闊葉林下,為陰生植物,常生在石灰巖常綠闊葉林下蔭蔽處,生長地區氣候溫涼濕潤,常綠闊葉林中或山谷密林下,現在已由人工引種栽培。
二、羽葉三七
羽葉三七別稱紐子三七、復羽裂參、羽葉竹節參、黃連三七等,為多年生直立草本,高達70厘米。根莖細長橫臥,莖圓柱狀,表面有較深的縱條紋,疏生刺毛,下部近於光滑。掌狀復葉3~5枚。輪生莖端,葉柄扁壓狀,長5~13厘米,上面呈縱淺槽,兩側及背面疏生刺毛。
三、人參三七
人參三七別稱大金不換、紫背金牛、金牛遠誌、坡白草、金牛草、大金牛草、開化三七等,為遠誌科植物金不換的帶根全草或根,壹年生直立草本,高10~40厘米,花期秋季。生於山野灌叢中,分布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福建、四川、雲南、貴州等地。
四、野三七
野三七別稱香刺、土三七、竹節七、白三七等,多年生草本,高45~55厘米,根莖匍匐,有結節,並具凹陷的莖痕,根塊狀紡錘形,葉互生,掌狀復葉,傘形花序單生於莖頂,核果狀漿果,種子近球形,花期5~6月,果期7~8月,生於海拔1100~1700米的山谷潮濕林內,分布於雲南東南部。
五、藏三七
藏三七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約40厘米,莖有縱紋,根莖橫生,有幾條肉質根,葉為掌狀復葉,數枚輪生於莖頂,傘形花序單生基頂,核果狀漿果,生於海拔2300~3300米的闊葉林或針闊葉混交林下,主要分布於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