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膽是熊科動物黑熊、棕熊的幹燥膽汁,為四大珍貴動物中藥之首。具有平肝利膽、清熱解毒、解痙疏肝等藥理作用。現代醫學表明,熊膽具有抗炎、鎮痛、抑菌和溶石作用。
熊膽分為三種:天然熊膽(殺熊取膽)、引流熊膽粉(取活熊膽汁)、轉化熊膽粉(體外轉化)。目前市售引流熊膽粉是上世紀80年代從朝鮮引進的。作為壹種替代天然熊膽的技術,通過膽囊造口術將引流膽囊排出的熊膽幹燥制成熊膽粉。這項技術雖然在壹定程度上緩解了藥材資源的供需矛盾,但也引發了壹系列問題。其中,活取熊膽企業IPO事件因動物保護等問題引起社會廣泛關註和熱議,該企業IPO申報最終因動物保護等問題終止。同時,由於取膽熊的個體差異和膽囊器官的移位,熊膽粉引流存在壹定的質量不穩定和衛生安全風險,如炎癥引起的內臟病變、動物來源的細菌病毒、抗生素殘留等問題。
黑熊作為CITES附錄I中的瀕危保護動物物種,熊膽汁來源的動物被明確禁止國際交易,終止活熊取膽行業逐漸成為社會意識。近年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開發新型熊膽替代品已成為醫藥領域的研究熱點。目前,相關研究表明,基於“十二五”和“十三五”重大新藥創制項目的研究,采用現代中藥發酵技術制成的轉化熊膽粉基本接近“化學等效和生物等效”,轉化熊膽粉噸級量產產品質量穩定、批次均壹、量產優勢明顯, 有望在壹定程度上緩解動物保護與中藥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的矛盾,促進瀕危藥材的傳承與創新,保證熊膽的臨床使用和規模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