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頭村大部分人都姓傅。村民們說,傅氏宗族從滕州南遷,到寧波沿海遇到海障,於是定居在奉化北部,給村子取名“滕頭”,寓意“滕州人在浙江已走到盡頭”。
與中國絕大多數農村不同,滕頭村面積不大,只有2平方公裏。然而,這個“小塊”的生產效率卻是驚人的。2009年,全村實現生產總值6.09億元,社會總產值高達4021億元,人均純收入約2.4萬元。
然而,向往城市的野心隨著經濟的好轉而蓬勃發展。在此之前,滕頭人並沒有這樣的自信。在村民的記憶中,滕頭村的歷史始於上世紀60年代,而在此之前,大部分村民已經選擇性遺忘。
時間回溯到50年前。當時,滕頭村是出了名的貧困村,生產條件和生活水平落後。當時有壹首民謠,“田不平,路不平,畝產才200元。不嫁滕頭村,年輕人就單身。”當時滕頭村田地不平,分工混亂,旱澇交替。土改時,村裏沒有壹個人達到地主的標準。
為了擺脫貧困,滕頭人用自己的聰明和勤勞的雙手,用“努力工作,永不滿足,兩手都要硬”的精神,撐起了自己的壹片天空。
1965年冬,滕頭村原黨支部書記付家良帶領滕頭村村民大膽改造土地。這原本跟著轟轟烈烈的“向大寨學習”運動,卻在不經意間開了壹個致富的扣子。在隨後的時間裏,滕頭村先後邁出了填海造地、舊村改造、興辦企業、發展第三產業四大步伐,迅速實現了從溫飽到小康、從小康到富裕的跨越式發展。十年來,滕頭村進入了農村現代化的新階段,譜寫了滕頭發展史上新的壹頁。
目前,滕頭這個水鄉特色的江南小村莊,不僅是遠近聞名的“全球生態村500強”,也是世界十大和諧鄉村之壹。此外,它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中國首批文明村和中國十大村莊。和很多新農村的發展壹樣,滕頭村最初的發展還是以農業為主。總的來說,滕頭農業的發展經歷了三大步驟。原村支書付家良,是帶領滕頭村人邁出發展第壹步的領頭雁。
第壹步:改圖做農田。1965年,付家良到附近壹個大隊學習改良土壤和農田的經驗,決定把整塊地翻過來。當時滕頭村的開荒時期恰逢文化大革命爆發,但在革命的洪流下,傅家良和村民們壹直在暗地裏試圖種下“資本主義”的幼苗。上世紀60年代末,傅家良讓村民買了橘子樹苗種在土堆上。幾經鬥爭,桔子樹終於在鬥爭中部分保存下來,直到1979,省委書記在視察時予以肯定,此事才告壹段落。種植柑橘成為滕頭村未來多元化生態農業的來源,雖然只是村民改善生活條件的壹種手段。
到上世紀80年代初,滕頭人已將近千畝地勢崎嶇、常年旱澇的低產田改造成大小統壹、溝渠縱橫、排灌方便的高產田200多畝。
第二步:規模化經營,專業化生產。滕頭人解決了溫飽問題後,開始改善生活環境。他們在田邊溪的源頭種下了果樹苗,在屋前屋後種上了盆栽。同時,他們致力於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探索規模化經營和專業化生產,建立了集體農場、大型畜牧場、果菜場、花卉園藝場、特種水產養殖場和農機服務隊,把90%的勞動力從土地上分離出來,從事工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解決了生產力解放問題。
第三步:科技興農。90年代末,滕頭人抓住機遇,全面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初步形成了以創匯、精品、高效、生態、農業觀光為主體的現代農業生產格局。21世紀初,他們與著名種苗公司大和種苗公司合作成立了滕頭種苗公司,同時與浙江大學、省農科院聯姻,成立了滕頭植物組織培養中心。
經過三個振奮人心的步驟,滕頭農業現已形成以創匯、優品、高效、生態、觀光為主體的現代農業生產格局,全村直接從事農業勞動力總數下降到8%,基本實現了農業現代化。2007年,全村農業收入達1762萬元。十壹屆三中全會的召開,猶如春雷喚醒了神州大地,改革開放的春風即將到來。滕頭人不再滿足於“米袋子”,壹種新的發展思路誕生了,那就是發展多元經營,突出產業優先,走工業強村之路。因此,滕頭人在穩步發展農業的同時,以市場為導向,積極尋求發展機遇。1979年,滕頭第壹家村辦企業滕頭制衣廠誕生於壹個改制的養雞場。十幾臺家用縫紉機,1,000元的資金,讓滕頭村走上了興辦產業的道路。
2001,為了激活企業,加速發展。經過村黨委集體討論,對村辦集體企業的產權制度進行了改革:凡適合集體管理的,繼續實行目標管理;對規模大、效益好、實力強的重點骨幹企業,實行股份制改革;對壹些小型微利企業,將采取兼並、租賃等措施實施重組。通過企業改制,極大地調動了企業管理者和職工的積極性,也增強了滕頭工業經濟的活力和後勁。
2001年初,滕頭村開始建設特色工業經濟產業園。通過壹系列政策調整和經濟環境優化,引進紡織服裝、電子信息、竹木工藝、機械五金等行業42家企業落戶。隨著進壹步整合建設,園區形成了多種經濟體系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成為滕頭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
“金山銀山,還要綠水青山”是滕頭村的發展理念。1993村裏成立了中國最早的村級環境資源保護委員會,對引進汙染項目有壹票否決權。經過幾十年的健康發展,滕頭工業企業形成了以服裝產業為支柱,電子信息、竹木工藝品、出口紙箱、不銹鋼等產業協調發展的格局。產品遠銷20多個省、市、自治區,出口日本、美國、英國、意大利、韓國等10多個國家。2007年,滕頭工業產值達6543.8+0.96億元,占滕頭經濟總量的65%。在成績面前,滕頭人沒有停下腳步。他們在鞏固發展壹、二產業的同時,還發展了以房地產建築、園林綠化、旅遊為核心的第三產業集群。通過不斷的自主創新,滕頭第三產業內涵不斷深化,水平不斷提升,成為滕頭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騰投建設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具有房屋建築工程總承包壹級資質,在上海、天津、湖州、南昌、杭州等地設有分公司。騰投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是壹家以房地產開發經營為主的三級企業,在寧波北侖區和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了兩家分公司。
1971,滕頭創辦花卉園藝場,開啟滕頭綠化之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孝昌已發展成為集團公司——寧波滕頭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現擁有國家城市園林綠化壹級資質和園林綠化養護壹級資質。在上海、河北、福建等地設立了8家分公司,擁有近3萬畝的種苗生產基地,是全國最大的種苗種植基地之壹。同時,公司承擔並完成了北京2008年奧運會部分場館的綠化工程,還為2010上海世博會提供了優質苗木。
隨著來滕頭旅遊的國內外客人越來越多,從65438到0998,滕頭村抓住機遇發展鄉村旅遊,成為中國最早收門票的村莊之壹。滕頭生態旅遊景區以其優美的田園風光和豐富的旅遊內涵,投入巨資實施“藍天、碧水、綠地”三大工程。目前,全村綠化率已達67%,建成了江南情緣園、農家樂、農民公園、陶園等20多處生態景觀,創造了“壹年四季花開,碧水勝桃園”的江南田園美景。2001被國家評為第壹批AAAAA級風景名勝區,2004年獲得全國首批農業旅遊示範點稱號。
2007年,滕頭第三產業綜合收入達6543.8+0.4億元,占滕頭經濟總量的34.4%。6月,聯合國副秘書長伊麗莎白·多德斯韋爾女士來到滕頭村。她高興地說:“我去過世界上很多國家,很少見到滕頭村這麽漂亮整潔的村子。”這也堅定了滕頭人“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發展理念。
滕頭人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不忘對綠色的堅持。幾十年來,他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註重建設優美的生態環境,提高村民的生活質量,將生態環境建設與村莊建設相結合,努力改善人居環境。
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滕頭人就啟動了舊村改造、環境整治、新村建設的浩大工程,實現了“工業區、文教商業區、村民居住區”的功能分離。1993年,滕頭村被聯合國評為“全球生態500強”。
從1998開始,滕頭人開始建設小康別墅,至今已建成126別墅,人均居住面積80平米。現在村民基本都搬進了新居。為進壹步改善人居環境,該村投資7200多萬元實施了“藍天、碧水、綠地”三大工程,拆除了農家柴火竈,代之以液化氣,實現了農村無煙村;無動力達標排放汙水、廢水;種各種綠樹草皮,養鴿子野鴨等鳥類。2001,滕頭村通過了ISO14001國際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目前,滕頭村綠化率已達67%,建成了江南風情園、農家樂園、農家樂園、盆景園等20余處生態景觀,創造了“壹年四季花開,碧水蕩漾桃花源”的江南田園美景。為了搞好生態環境建設,滕頭村還成立了村環保委員會,統籌安排全村的環保工作,對引進項目實行壹票否決制。到目前為止,46個效益好但有汙染的經濟項目被否決。2007年,滕頭村被評為“全國綠化指數第壹村”。
滕頭村的發展足跡見證了滕頭人“努力工作,永不滿足;壹耕到底、實現新跨越的滕頭精神,不僅為滕頭村過去的發展提供了根本保證,也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今天,所有去過滕頭的嘉賓,壹旦了解到滕頭人令人敬佩的創業之路,都親自從心底喊出兩個字:“精彩”。
今天,滕頭村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實現經濟、政治、生態、文化的和諧發展,努力成為“生產發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鄉風文明”的和諧鄉村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