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字亮公,號雙峰,漢軍鑲黃旗人,生年不詳(相傳生於康熙十八年,即1679年)。其父年遐齡曾任工部尚書、湖北巡撫,其兄年希堯也曾任工部尚書。他的妹妹是胤禛的嬪妃,雍正即位後被封為貴妃。年羹堯的妻子是皇室成員蘇衍的女兒。因此,年家可以說是地位顯赫的皇親國戚、官宦世家。
雖然年羹堯以武功著稱,但他自幼好學,頗有才華。1700 年,他考取了學士學位,不久就被任命為翰林院修撰。翰林院素有 "玉堂清王之地 "之稱,庶吉士和內務府的官員歷來絕大多數由漢族士子中的佼佼者充任,年羹堯能躋身其中,也算得上非同凡響。康熙四十八年(1709 年),年羹堯遷內閣學士,不久升任四川總督,成為大官。據清代學者蕭士(shì)所著《永憲錄》記載,此時年羹堯還不到 30 歲。對於康熙的格外賞識和提拔,年羹堯心存感激,在奏折中說自己是 "三世受寵之庸愚",壹定要 "盡力報答"。年羹堯到任後,很快熟悉了四川省情,提出了許多改善災情的措施。
而他自己也帶頭做出表率,拒收禮金,"甘心淡泊,以徇私終"。康熙對他在四川的工作十分贊賞,並寄予厚望,希望他 "始終堅持,做壹個好官"。
後來,年羹堯沒有辜負皇帝的厚望,在擊敗準噶爾首領蔡九阿拉布坦入侵西藏的戰爭中,保障了清軍的後勤補給,再次表現出卓越的才能。康熙五十七年(1718 年),授年羹堯為四川總督、巡撫,統領軍民事務。康熙六十年(1721年),年羹堯進京覲見,康熙禦賜笏板,並升任川陜總督,成為西部邊陲的重臣和要員。
康熙六十年(1721年),年羹堯進京覲見,康熙禦賜鞠躬矢,並升任川陜總督,成為西部邊疆的重臣要員。
康熙六十年九月,青海郭洛克地方叛亂,在正面進攻的同時,年羹堯又利用當地土司與部落之間的矛盾,輔以 "蕃攻蕃 "的策略,很快平定了叛亂。康熙六十壹年十壹月,撫遠大將軍貝子胤題
被召回京師,年羹堯受命與管理撫遠大將軍印信的養心***壹同管理軍務。
雍正即位後,年羹堯更加受到重用,與隆科多並稱為雍正的左膀右臂。年羹堯是胤禛的親叔叔,在胤禛繼位之前已經為他效力多年,兩人之間的親密程度自不必說。雍正元年(1723 年)五月,雍正發布上諭:"如有調兵、糧餉、邊署大臣及川陜、雲南督鎮等項,俱照本年乙酉辦理。"這樣壹來,年羹堯完全控制了西域的壹切事務,實際上成為雍正在西域前線的朋黨代理人,其權力地位實際上在遠征將軍延信等督撫之上。雍正還告誡雲南、貴州、四川的地方官員要在陽均瑤年間秉令辦事。同年十月,青海羅蔔藏丹津發生叛亂。青海局勢動蕩,西部邊疆又起戰事。雍正命年羹堯接任撫遠大將軍,在西寧鎮指揮叛軍。
到了雍正二年初,戰爭的最後階段到來,年羹堯命諸將 "分道深入,搗其巢穴"。各路兵馬隨即頂風冒雪,日夜兼程,迅速掃蕩敵軍殘部。在這突如其來的打擊面前,叛軍魂飛膽喪,毫無抵抗之力,立即土崩瓦解。羅蔔藏丹津僅率200余人倉皇出逃,清軍追至烏蘭布統地方,俘虜了羅蔔藏丹津的母親和另壹叛軍首領吹拉克諾木齊,其全部人馬和牲畜。羅蔔藏丹津本人因女扮男裝而逃脫,投奔澤道阿拉布坦。戰鬥歷時短短15天(從2月8日至22日),大軍縱橫數千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橫掃敵營,犁庭掃穴,大獲全勝。年羹堯 "年將軍 "的威名也震撼西陲,名揚鄉裏。
2年羹堯的壹生
平定青海之戰大捷,雍正大喜過望,於是對年羹堯進行了封賞:在此之前,年羹堯因平定西藏、平定郭羅奇之亂的軍功,先後被授予三等功、二等功。這壹次,他又因精心策劃、出奇制勝而晉升為壹等功。此外,對子爵的另壹項封賞,由其子年斌繼承;其父年遐齡被封為壹等公,加太仆寺卿銜。此時的年羹堯是西北的重鎮,可以參與雲南政事,成為雍正在各省的心腹重臣。
雍正與年羹堯相識已久
年羹堯不僅掌管與西域有關的壹切事務,還奉命直接參與朝政。他有權向雍正匯報內外官員的功過是非、治國利弊和民生疾苦等,隨時上奏。他還經常參與朝中大事的協商決定。比如,實行公耗羨政策,最早在康熙晚期就有官員提出,年羹堯也曾提出,但因康熙斥責而未果。到雍正上臺後,山西巡撫諾敏等人又要求實行,壹時爭論不休。在這種情況下,雍正特意征求晏陽初的意見:"此事朕考慮不透,是非難斷,與妳商議。妳以為如何?"法規館修訂的法規,雍正閱後寄給雍耀看,提出他的修改意見。
雍正二年(1724年)冬,年羹堯進京覲見前,雍正因其來朝,命各省地方議員在京議事,四川巡撫蔡珽對不能會商之事有不同看法,雍正向年羹堯請示此事。以年的行為來套其他地方督撫的行動,可見雍正把年羹堯的地位放在其他督撫之上,以使其政見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在重要官員的任免和人事安排上,雍正更是頻繁地與年羹堯交換意見,並賦予他很大的權力。在年羹堯所轄地區,大小文武官員壹律聽從年的意見任用。雍正元年四月,雍正命範世傑署理陜西巡撫,不久又想改為實授,原巡撫調到兵部,雍正又與年號商議這壹任命。另壹次雍正在安排武官時,"兩議不決",征求年羹堯的意見,問他如果把陜西官員調到他省提拔使用,"妳舍不得",要他 "照實際情形奏明朕依敕請行之"。川陜以外用官,雍正當年也常征求意見。有壹次河南開歸順道,缺壹個職位,雍正壹時 "想不出有人來 "可以任用,用了數年時間討論其人選。還有壹次,雍正聽說對京口總兵何天培的為人有不同意見,就問年羹堯是否也有耳聞,並希望他據實上奏,以決定其去留。年羹堯秘密參奏昭義理總督趙誌遠庸碌花心,不能擔當總督重任,雍正將趙革職。江西南贛總兵缺出,朝廷擬用宋可成,年羹堯說他不能勝任,請黃齊賢補授,雍正便遵從了年羹堯的意見。
平定青海後,雍正在給年羹堯的朱批中寫道:"朕實知汝之真心,朕亦甚想汝,有些事與汝商量。"年羹堯進京期間,即與總理事務大臣馬齊、隆科多壹起處理軍國大事。雍正還因他 "能宣朕言",要 "傳達旨意,撰寫諭旨"。這壹年吉元曜已成為總理事務大臣。
雍正與年羹堯的私人關系也很好,並給予特別的榮譽。雍正認為有年羹堯這樣的權臣是自己的福氣,如果有十幾個這樣的權臣,國家就不會有治理不好的危險。平定青海叛亂後,雍正極為興奮,把年羹堯視為自己的 "恩人",他也知道這不是上朝的體面,但還是忍不住說了出來。
為了傳承對這壹年的評價,雍正還要求世世代代都要記住這壹年的豐功偉績,否則就不是他的子孫臣民了:不獨朕心倚恩授,朕子孫及天下臣民當**** 倚感歡欣。若有壹點負心,必非我子孫;有壹點異心,必非我臣民也。這簡直是以年羹堯的態度來評判人的對錯了。
至此,雍正對年羹堯的寵愛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皇上的仁慈,也是古代大臣們少有能及的。雍正二年十月,年羹堯進京朝見,得到了雙眼孔雀翎、四龍服、黃腰帶、紫轡頭、金幣等非凡之物。紀昀堯本人和其父歲彬壹子均已封爵,十壹月,又以平定卓資山叛亂為由,賞賜壹等男爵世襲,由次子紀昀堯歲豐繼承。
至此,雍正的寵愛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皇恩浩蕩,也是古代大臣們少有能及的。
在生活上,雍正對年羹堯及其家人也是關懷備至。年羹堯的手腕、胳膊有病,妻子生病,雍正都屢次過問,賜藥。對於年父在京的情況、年羹堯的姐姐和她所生的皇子福惠的身體狀況,雍正也不時上諭告知。至於奇珍異寶、珍饈美味更是時有賞賜。有壹次賜給雍正的荔枝,為了保證新鮮,雍正在六天之內從京城郵寄到西安,這份賞賜堪比唐明皇送給楊貴妃的荔枝。
雍正對年羹堯寵愛有加,希望他們彼此做壹個古代君臣相知的榜樣。他對年說:朕不為傑出的皇帝,不能賞賜妳善待朕;妳不為超群的大臣,不能答應朕知......,在思想上做千古楷模也。
這個時候的繼元胤堯,沾沾自喜,完全處於壹種受寵若驚的自我陶醉之中,進而做出了很多超越於此的事情,最終招致了雍正的警惕和痛恨,以致家破人亡。
身敗名裂
年羹堯的失寵再整是以雍正二年十月初二進京啊為導火線的。
進京途中,他令直隸總督範時捷、李維鈞等跪道迎接。到了京城,黃韁紫騮,郊迎的王公以下官員跪接,年羹堯安詳地坐在馬上行過,看都不看壹眼。王公大臣下馬迎接,他也只是點點頭。更要命的是,他在雍正面前,態度也十分傲慢,"無人可禮"。年後進京不久,雍正賞賜軍功,京中傳言這是接受了年羹堯的請求。又說,整治阿靈阿(皇八子胤禩集團成員)等人,也是聽了年羹堯的話。這些話大大刺傷了雍正的自尊心。
年羹堯端方啊回任後,接到雍正的上諭,有壹段關於功臣保名節的話:"凡大臣立功易,成事難;成事易,守功難;守功易,終功難......,若倚功創過,必為仇敵所逆羨,此絕非人道常有。" 在這道諭旨中,雍正壹改過去褒揚贊美的口吻,告誡年羹堯要慎獨自持,自此年羹堯的處境將急轉直下。
分析年羹堯失寵得罪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壹、擅威福。金泱自恃甚高,囂張跋扈之風日盛。他在官場交往中高高在上,氣焰囂張:給下屬官員贈送物件,"令北叩謝";給總督、將軍送文書,本是並行的公文,卻擅用 "諭旨 "之名,給同級官員當下屬;甚至連蒙古紮薩克郡王額駙阿寶見了他,也是如此。額駙見了他,也要下跪。
對於朝廷派來的禦前侍衛,理應優待,但當年卻把他們留在身邊,作為 "前後導引、鞭鐙 "的奴仆使用。按照清朝的制度,凡上諭到達地方,地方官員必須迎詔,行三跪九叩之禮,跪拜求安,但雍正的詔書兩次傳到熙寧年間的濟源窯居然 "未讀上諭"。
更有甚者,他曾向雍正進獻其所刻印的《祿宣公奏折》,雍正打算親自寫序,壹直未寫,年羹堯竟然自己提出了壹篇,並得到雍正帝的認可。在雍正面前還行為失常,"禦蜂坐,無人禮",雍正心中頗為不快。
第二,黨營。當時在文武百官的選拔中,凡是年癸酉的人,吏、兵二部都優先考慮,稱為 "年選"。他還排除異己,任用私人,形成了壹個以他為首,以陜西、甘肅、四川官員為骨幹,包括其他地區官員在內的小集團。小說《兒女英雄傳》中所寫的吉縣唐氏其實指的就是年羹堯,說他是七省的謀略大將,"凡得兵十萬,甲千員,將軍如雲,謀臣如雨"。這些都是藝術誇張,與實際情況有很大出入,但也說明年羹堯的權勢之大。
許多在官場上打拼的人,看到年羹堯勢頭強勁,勢力膨脹,便競相跑出其門外。而年羹堯又是壹個註重培植私人勢力的人,每有肥美之人必插其私人朋黨,"異己斥之,趨薦拉之"。比如,他彈劾直隸總督趙之垣 "庸碌花花公子"、"不能作總督",並推薦其私人李維鈞。趙之垣因此丟官,於是轉而投靠年羹堯門下,先後送給他價值20萬兩的珠寶。年羹堯借雍正二年雍正進京之機,將趙帶到北京,"再三懇求引見",力保其人可用。被年劾降職的江蘇布政使葛繼孔也兩次送來各種珍貴古玩,並再三允諾他日後 "留心照看"。此外,年羹堯還借用兵之機,假借兵役,使其家奴桑承鼎、魏知堯分別當上了直隸道員和代理副將的官職。
貞觀四年紀昀堯傳
第三,貪財。年羹堯貪汙受賄,侵蝕錢糧,累計達數百萬兩。而在雍正初年,整頓吏治、懲治腐敗是壹項重要的改革措施。在這個節骨眼上,雍正不會輕易放過。
雍正懲治年羹堯是壹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壹步是在雍正二年十壹月,年羹堯陛下離京前後,此時,雍正已經做出了打擊年羹堯的決定。年羹堯離京後接到的上諭就是給他的暗示。
第二步是向有關官員打招呼。壹個是雍正的親信,要求他們與年羹堯劃清界限,揭發年氏的劣跡,以爭自保;壹個是年羹堯不喜歡的人,讓他們知道皇帝要整頓年氏,使他們站穩腳跟;壹個是與年氏關系壹般的人,讓他們提高警惕,疏遠和除掉年羹堯,不要站錯隊。這就為公開處決年羹堯做好了準備。
第三步是把矛頭直接指向年羹堯,把他調離西安老巢。
到了第三年正月,雍正對年羹堯的不滿開始公開化。年指使陜西巡撫胡之衡奏報陜西驛丞金南英壹案時,雍正說這是年胡亂任用私人、結黨營私的做法,不準奏報。
年羹堯曾經彈劾四川巡撫蔡珽欺壓所屬巡撫蔣興仁致死,蔡珽被免職,經審理後被判處死刑;而年羹堯的私人汪景灝卻得以出任四川巡撫。此時,雍正已經暗下決心要打擊年羹堯,蔡珽被押解進京後,雍正沒有同意刑部將他下獄,而是專門召見了他。
雍正壹直暗下決心要打擊年羹堯,蔡珽被押解進京後,雍正沒有同意刑部將他下獄,而是專門召見了他。
蔡珽陳述了自己在任上因與年羹堯對立而被誣陷的情況,又發揮了年羹堯 "貪暴 "的情況。雍正遂諭曰"蔡珽是年羹堯舉報的,如果將他繩之以法,人們壹定會認為是朕聽信了年羹堯的話殺了他。這樣,年羹堯就可以操縱朝廷權柄的把柄了。"因此,雍正不僅沒有給蔡珽治罪,還提拔他做了左都禦史,成為對付年羹堯的利器。
雍正三年三月,有 "日月五星 "之稱的 "祥瑞 "群臣來賀,年羹堯也在賀表上稱贊雍正夙興夜寐,勵精圖治。但表上字跡潦草,壹時疏忽把 "夜幹警惕 "誤寫成了 "夜以繼日幹"。雍正抓住這個把柄借題發揮,說當年紀昀堯並非粗心之人,這次是故意不把 "朝乾夕惕 "四字 "歸於朕耳"。並認為這是他 "自恃才高,顯出不敬",所以他在青海設官,"亦在朕許而不許之間"。接著雍正撤換了四川和陜西的官員,先是將當年濟源姚氏的親信甘肅巡撫胡之衡革職,署理四川巡撫納泰調回北京,使其不能在任上作亂。四月,革去川陜總督職務,命他交出撫遠大將軍印,調任杭州將軍。
最後壹步是命令年羹堯自裁。調離後,內外官員更加看清形勢,紛紛揭發其罪行。雍正以俯就群臣為名,盡量削去年羹堯的官職,並於當年九月,下令將年羹堯捉拿押解進京會審。十二月,朝中大臣將審判結果呈報雍正,並列年羹堯九十二條大罪,請求判處死刑。其罪狀為:大逆罪5條,欺罔罪9條,僭越罪16條,狂悖罪13條,擅權罪6條,妒忌罪6條,殘暴罪4條,貪婪罪18條,侵蝕罪15條。
雍正說,這九十二款本應服極刑而斬首的有三十余名,但念其功績卓著,名聲顯赫,"大將軍 "的威名國人皆知,若將其誅殺,恐怕天下百姓不服,他們難免要重蹈兇惡、殺戮大臣的惡名,進而表示恩典!說著,便將殺戮大臣的恩情,給了他壹個在獄中被處死的機會。年羹堯的父兄族中為官者皆被革職,嫡系子孫發配邊疆充軍,家產充公入官。將軍名聲掃地,家破人亡。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年羹堯失勢後,估計雍正不會放過自己,可能難逃壹死,於是給了親信壹大筆錢,讓他帶著兩個懷有身孕的蒙古妃子遠走他鄉,隱居民間,以延續年家的香火。這個情節並不符合史實,因為此時的年羹堯不僅不是沒有子嗣,而且還不止壹個兒子。劇中還有壹個情節,說年羹堯在雍正的另壹位寵臣李衛的監視下,在杭州城門自盡,這也是不準確的,他實際上是死在北京。
關於雍正為什麽要殺年羹堯,史學界壹直存在爭議。有人說是因為年羹堯想造反,也有人說是年羹堯卷入了雍正與諸阿哥的皇位之爭,雍正這樣做是殺雞給猴看。我們不妨來分析壹下這些說法。
5紀昀堯生平
犯上作亂難成定論
有壹種觀點認為,紀昀堯之死是因為他自立為帝。乾隆學者蕭繹在《永憲錄》中提到,年羹堯曾與景頤和象占人鄒魯商議謀反之事。也有學者持此觀點,認為 "繼堯欲為帝,人最難忍,故難逃壹死"。清代軼事》壹書中記載,在紀昀堯失寵被奪兵權的那壹年,"時其賓客有勸其反者,歲中默然良久,夜觀天象,浩然長嘆曰:不諧矣。始改就科"。可見當年確有帝王之心,只因 "事不諧",方作罷 "上題節"。事實上,這種說法是沒有充分根據的。
在封建時代,最重要的是講究名分,君臣之義不可違,做臣子的要恪守臣子之道,不要做超出本分的事。年羹堯的行為確實引起了雍正的極度不滿和某種猜忌。年羹堯本來位高權重,又妄自尊大,無法無天,不守臣道,招致群臣的側目和皇帝的不滿與猜忌也是難免的。雍正是個自尊心很強的人,又喜歡表現自己,將皇帝落得個被人主宰的惡名,這是雍正所不能容忍的,也是雍正最痛恨的。雍正並沒有懼怕年羹堯之意,他壹步步地整頓年羹堯,而年羹堯只能俯首稱臣的模樣,壹點反抗甚至辯解的能力都沒有,只能幻想雍正能看看昔日的恩愛和法外之恩。因此,他沒有能力反抗。雍正曾經說過"朕不防年陽君耀,非不為也,實不必也"。至於當年楊均瑤謀反之事,顯然以當年織造之罪論處,既不能說明當年要造反,也不能說明雍正真的認為他要造反。
從年羹堯的角度來看,他壹直對雍正忠心耿耿,甚至到最後壹刻還壹直對雍正抱有很大的幻想。
在川陜總督革命到杭州赴任總兵途中,年羹堯幻想雍正會改變決定,於是留在江蘇儀征,靜觀其變。結果這壹反轉讓雍正十分惱火,他在當年調任杭州將軍的謝恩折上如此批示:"看此光景,妳不知悔恨。蒼天在上,我若負妳,天地不容;妳若負我,不知蒼天如何降妳!......,妳這番景象,是照顧妳的節操,不管我王道行事,壹味譏諷文章,口是心非,加我聽信讒言,怨臣之名。臣亦有顧我王之道,而不能制貴臣之節也。只是天下之後,朕先占壹言便是。"雍正的這個朱批其實已經很明確地發出了壹個信號:他的決心已定,終將擺脫年羹堯。
直到年羹堯接到自裁的命令,他壹直猶豫不決,還在幻想著雍正會下旨赦免他。但雍正早已下定決心,認為能救他於酷刑之下而自裁以全名節已是格外開恩,所以要他 "雖死猶生當流淚",這麽多年來紀昀堯的生命已然逝去。壹個想造反的大臣,怎麽會對皇帝抱有如此不切實際的幻想呢?雍正在給年羹堯的遺命中說:"汝自盡之後,稍有過失,則佛書所謂永墮地獄,雖萬劫不能消汝罪也。"永死之時,雍正還用佛經說教,使年心服口服,死後也不敢怨天尤人。
直到年羹堯接到自裁的諭旨,他也遲遲沒有動手,還在幻想著雍正會下旨赦免他。
殺人是有原因的
也有壹種觀點認為,當年年羹堯參與了雍正奪位的活動,雍正帝即位後遭到嫉恨被殺。不僅是稗史,壹些學者也持這種觀點。據說胤禛已被皇十四子指定為皇位繼承人,雍正帝下詔奪位時,晏陽曜也參與其中。他奉雍正帝之命,擁兵威懾在四川的皇十四子允題,使其無法舉兵爭奪皇位。雍正皇帝登基之初,對年羹堯大加封賞,其實是欲擒故縱,待時機成熟,即羅織罪名,卸磨殺驢,處死年羹堯這個知情人。有人不同意這種說法,主要原因是雍正皇帝繼位後,年羹堯遠在西北,沒有參與篡位的幌子,也未必知道內情。但客觀地說,當時在其任內確有阻胤題起兵東進的作用。
關於雍正帝篡改遺詔篡奪皇位壹事,許多著述都有說明,諸家之說,見仁見智,莫衷壹是。雍正即位,確有諸多疑點。而他即位後,又先後處置了原來最得力的輔臣年羹堯和隆科多,讓人不禁懷疑這是賊喊捉賊,殺雞用牛刀。當然,這只能算是壹種合理的推測,並沒有鐵板釘釘的信息作為支撐,所以,這種懷疑論套用壹句俗話就是 "事出有因":"事出有因,無憑無據"。
我們拋開雍正下決心除掉他的真正動機不說,從當年楊均瑤本人來說,他的死確實有點咎由自取。他仗著自己功高蓋主,妄自尊大,僭越福晉的權威,不知謙恭自守,不守臣道,做多了臣子自己的事,已為輿論所不容;而他植黨營私,貪汙受賄,"公行不法,無所顧忌",為國法所不容,也為雍正所痛恨。這犯了大臣大忌,勢必難有好下場。因此,《清史稿》稱,隆、年二人用權,再無顧忌,肆意妄為,即是在破壞古聖先賢的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