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病因
1、環境汙染。肉羊圈舍簡易,棚頂防雨條件差,致使夏秋季節圈舍潮濕,若圈舍清掃不及時或墊料更換不及時,羊只在糞尿和不潔墊料中臥倒,外生殖器易被汙染。
2、不潔飼養。農村大部分地區肉羊繁殖仍采用自然交配方式,公母羊交配前外生殖器未清洗、消毒,易導致母羊子宮感染。在中小型養殖場,大多數人工授精人員衛生消毒意識薄弱,不僅沒有對公母羊的外生殖器進行清洗、消毒,而且對使用的人工授精器械也不能及時進行徹底消毒,往往造成人為的交叉感染。
3.接產和助產不到位。農村養羊戶多為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喪失重體力勞動能力的老人或家庭主婦,她們在接羊或助產時不僅沒有清洗、消毒手臂和母羊外陰部,而且臍帶剪刀也未消毒,加之分娩時圈舍不清潔,易造成細菌感染。
4、繼發感染。當出現流產、難產、胎衣不下、子宮脫垂、產道損傷、胎兒死亡等情況時,若未能及時正確處理或治療,侵入的細菌或生殖道內的某些條件致病菌在機體抵抗力下降的情況下就會導致子宮內膜發炎。
二、臨床癥狀
臨床表現按其炎癥過程,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
1、急性。患羊精神沈郁,食欲減退,反芻減少或停止,常拱腰、努責、做排尿姿勢,不時從陰門處排出粘稠或膿性分泌物,嚴重者分泌物呈暗紅色或褐色,有腥臭味,臥地時分泌物量較多;陰門周圍、尾根部、後肢常粘附分泌物並幹燥結痂。由於反芻減少或停止,患羊常常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臌脹。**檢查時可見***以及前庭發炎,子宮頸外口腫脹、充血、張開,可見大部分粘液或膿性分泌物從子宮頸流出。
2.慢性。多由急性炎癥轉變而來,壹般無明顯全身癥狀。有的羊體溫稍高,食欲稍減。泌乳母羊泌乳量減少,從**排出透明、渾濁或混有膿性絮狀分泌物。非哺乳期母羊經常發情,橫臥在其他羊群中,但屢屢不孕。**檢查可見子宮頸外口腫脹、充血,有粘稠或膿性分泌物。
三、預防措施
1、加強飼養管理。搞好圈舍環境衛生,定期消毒。將患羊放在衛生條件好的地方飼餵,餵給富含營養和輕瀉作用的青草,及時清理母羊排泄物,保持圈舍清潔、溫暖。
2.搞好消毒。無論是自然交配還是人工授精,配種前都要做好公母羊外陰部的清洗消毒工作,特別是人工授精器械的消毒要徹底。在分娩、助產、剖腹產過程中,也要做好消毒工作,徹底殺滅病原微生物,阻斷傳播途徑。
3、預防和治療引起流產的感染性疾病。
4.及時正確處理**裂傷、子宮開裂、胎衣不下、胎死宮內等易誘發子宮炎癥的疾病。
4.治療
1.清洗和註射。清洗就是將宮腔內的滲出物清理幹凈,這是消除炎癥最基本的方法。筆者常用的清洗劑有3%雙氧水、0.1%高錳酸鉀溶液、生理鹽水等。具體操作方法是將患羊放在橫桿上,使其兩後腿呈"?兩後腿呈 "八 "字形。具體操作方法是將患羊放在橫桿上,使其兩條後腿呈 "八 "字形分開。對於子宮內炎性分泌物較少的羊,用註射器吸取0.1%高錳酸鉀溶液50-100毫升,經輸精針緩慢註入子宮腔內,藥液停留10分鐘左右後將羊後腿打開放在平地上,然後拍打按壓腰部或擡起兩前肢,以利藥液排出;再將生理鹽水100-120毫升註入子宮腔內,藥液停留壹段時間後用上述排出方法排出。液體停留時間和排出方法同上。沖洗後,將 160 萬國際單位的青黴素油(也可使用其他廣譜抗生素)註入宮腔。為防止藥液流出宮腔,可在註射後用棉球蘸生理鹽水堵住宮頸口(下次沖洗時取出)。上述治療方法,1次/天,連用3~5天便可治愈;對於子宮內炎性分泌物較多的患羊,可選用3%雙氧水稀釋至1%的濃度,用量為每只羊每次100~150毫升,連續沖洗2次,再用150毫升生理鹽水沖洗1次,待沖洗液全部排空後,選用磺胺嘧啶鈉片,用量為0.1克/千克體重(第壹次加倍),將其研成細末塞入宮頸口內,再將第壹次沖洗液沖洗到底,再將第壹次沖洗液沖洗到底。 加倍),將其研成細末,與2克雲南白藥壹起用塑料管吹入宮腔內,也可以將以上兩種藥物稀釋成溶液註入宮腔內,隔日壹次,壹般連續使用3次即可治愈。
2.全身治療。對有全身癥狀的急性或壞死性羊,盡量不要沖洗子宮,以防感染擴散,加重病情。具體治療方法為:5%糖鹽水250毫升,青黴素鈉(鉀)320萬國際單位,維生素C註射液1.5-2.0克,壹次性靜脈註射;或5%糖鹽水250毫升,10%磺胺嘧啶鈉註射液50-100毫升(50-100公斤體重用量),加等量碳酸氫鈉註射液,壹次性靜脈註射。兩種配方每天使用壹次,連續使用3天。
(作者聯系地址:河南省內黃縣畜牧局 郵編:456300)
(作者聯系地址:河南省內黃縣畜牧局 郵編:456300)45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