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口腔不僅可以說話,還可以品嘗食物;牙齒可以切碎食物,舌頭可以攪拌食物,唾液中含有澱粉酶,可以將澱粉分解成葡萄糖或麥芽糖,因此口腔的功能包括咀嚼和消化食物。然而,口腔也可能產生可怕的癌癥,亞東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治醫師廖立人說,當口腔受到致癌因素***壹段時間後,就可能出現口腔炎癥、潰瘍、紅白斑等癌前病變,進而演變為口腔癌。口腔癌的形成大多與後天的生活習慣有關,壹般沒有家族遺傳性。與其他癌癥相比,口腔癌發病率高、發病年齡低(口腔癌高發年齡在 50 歲左右),臺灣平均每年有 5 000 人罹患口腔癌,其中約 2 000 人死亡。臺灣口腔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不斷上升,值得我們關註。
口腔癌的危險因子
1. 抽煙、喝酒、嚼檳榔: 根據高雄醫學大學葛應欽校長的研究,有喝酒習慣的人,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比沒有喝酒習慣的人增加2.2倍。根據高雄醫學大學葛英欽的研究發現,喝酒的人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是不喝酒的人的2.2倍,抽煙的人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是不抽煙的人的4.6倍,吃檳榔的人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是不吃檳榔的人的6.9倍。同時飲酒、吸煙和嚼檳榔的人患口腔癌的幾率是普通人的 123 倍!由此可見,煙草、酒精和檳榔確實是口腔癌最重要的危險因素。
2.口腔衛生差: 牙齦經常發炎,長期嚴重蛀牙,也會***到口腔,有可能演變成口腔癌。
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易患口腔癌,原因尚不清楚,可能與口腔長期炎癥有關。
4.病毒感染: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不僅與宮頸癌有關,也與口腔癌有關。
口腔癌的分期和癥狀
分期
常見癥狀
(1)癌前期
口腔出現不明原因的潰瘍,超過兩周不愈合。長期的紅色或白色口腔腫塊也可能是口腔癌的前兆。
(2)口腔癌期
口腔內腫塊越來越大,開始有疼痛感,甚至出血;少數人頸部同時出現腫塊。到了晚期,患者甚至難以張口,疼痛難忍,無法進食,吞咽也很痛苦。從癌前病變到真正的口腔癌,病程長短不壹定,壹般2~3年左右就有可能。
口腔癌自我檢測步驟 "您有患口腔癌的風險嗎?如果您是口腔癌的高危人群,不妨在家花5分鐘時間照照鏡子:
1.對著鏡子張大嘴巴,看看口腔內是否有異常的紅色或白色腫塊;如果不確定,也可以用手摸壹摸。如果有小潰瘍或不明腫塊,可以先觀察兩周,看是否會自行消失。(在臺灣,口腔癌最常見的部位是舌頭和臉頰黏膜)
2.摸摸頸部是否有腫塊。壹旦發現頸部有腫塊,如果被醫生診斷為口腔癌,通常是口腔癌第三期,即癌細胞已經轉移到頸部。
確診與治療如果自測發現有問題或不能確定,應到醫院耳鼻喉科或口腔科請醫生檢查。甚至可能需要做活檢來確診。如果確診為口腔癌,還需要進行計算機斷層掃描、腹部超聲波檢查、胸部X光檢查、骨掃描等,以確定癌癥的分期,以及是否已經轉移到骨骼、肺部和肝臟等部位。
口腔癌的預後很差,晚期口腔癌的復發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因此,早期發現非常重要,如果能在癌前病變或癌癥早期就開始治療,可以大大降低死亡率。癌前病變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重度癌前病變轉化為口腔癌的幾率較高,因此治療主要以激光或手術切除腫瘤為主。對於輕度或中度患者,可以不用藥物治療,通過改善生活習慣、避免危險因素、加強隨訪(如戒煙、戒酒、戒檳榔)等,部分患者可以不藥而愈。
***免費口腔黏膜篩查補貼 30歲以上吸煙或嚼檳榔者可到醫院進行免費篩查,每2年壹次。符合條件者可前往耳鼻喉科或口腔外科進行篩查。醫生將對皮膚進行目測和觸診,如果發現異常,將進壹步取活檢進行化驗。廖醫生指出,口腔癌患者患食道癌的幾率也較高,因為這兩種癌癥的危險因素相同(煙、酒、檳榔)。壹旦確診為口腔癌,建議同時進行食道癌檢測。
改善和預防口腔癌
● 早期發現和治療。在癌前病變階段開始治療非常重要。
● 不要熬夜,經常熬夜、睡眠不足會降低身體免疫力;另外,熬夜容易引起口腔炎癥。
●遠離煙、酒、檳榔,盡量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
●多吃胡蘿蔔、西紅柿等抗氧化蔬果,以及其他深色蔬果。
●註意口腔衛生,定期刷牙和使用牙線。 鼻咽癌
當我們呼吸時,空氣從鼻子進入,必須經過鼻咽部,然後經過喉部、氣管,最後進入肺部,鼻咽部是空氣通過的孔道,它還具有滋潤空氣和發聲時產生 ****ing 聲音的功能;鼻咽部有豐富的淋巴腺,是人體免疫系統清除空氣中壹些有害物質的紐帶。鼻咽部有豐富的淋巴腺,是人體免疫系統的壹個環節,可以清除空氣中的壹些不良物質。此外,鼻咽部通過咽鼓管與中耳相連。當鼻咽部因炎癥或腫瘤而堵塞時,咽鼓管就會產生中耳炎。鼻咽位於鼻腔的正後方、頭部的下方和口咽的上方,口咽是頭部的中心。當鼻咽的表層細胞發生病變時,就可能形成鼻咽癌。鼻咽癌在臺灣並不罕見,平均每年有1500人罹患鼻咽癌,男性和女性的平均發病年齡都在49歲左右。
鼻咽癌的危險因素
1.種族: 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熊培偉表示,鼻咽癌在國外又被稱為 "廣東癌"。據研究,鼻咽癌在歐美很少發生,即使在亞洲的日本、韓國也壹樣罕見,但大陸東南沿海各省(以廣東省發病率最高)、臺灣、新加坡和香港地區更容易得這種癌癥,所以人種和上述居住地區也是危險因素之壹。
2.遺傳因素:如果直系血親中有人患鼻咽癌,患鼻咽癌的幾率也會比壹般人高。
3.環境:
通風不良、空氣中充滿木屑的工作環境更容易導致鼻咽癌,如裝修工人被認為是高危人群。此外,日常生活中長期接觸甲醛(壹些不燙的新衣服、裝飾品、家具或食品防腐劑,甚至假酒中都含有甲醛)也容易導致鼻咽癌。4.飲食:鹹魚中含有亞硝胺,是公認的致癌物質,越年輕開始吃鹹魚,吃得越多,越容易得鼻咽癌;但如果能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還是有機會降低患鼻咽癌的風險。
5. 病毒: 臨床發現,大多數鼻咽癌患者血液中的EB病毒抗體效價高於正常人群。
6.性別: 據國內資料顯示,近年來,男性鼻咽癌患者是女性的3.5倍。
●至於經常挖鼻孔,與鼻咽癌的形成無關,因為鼻咽的位置很深,手指根本碰不到。
丈夫的健康,妳關註了嗎? 鼻咽癌的癥狀由於鼻咽與鼻腔、口咽、咽鼓管相連,鼻咽癌早期多表現為耳鼻部癥狀。鼻部癥狀包括鼻塞(由於鼻咽部腫瘤生長,空氣不易進入)和血性鼻涕;耳部癥狀包括單側聽力受阻(如聽力變小)、單側耳鳴、耳朵流膿和單側中耳炎。就中耳炎而言,雖然嬰幼兒經常感染中耳炎,但成年人卻不那麽容易感染。患有中耳炎的成年人應盡快到耳鼻喉科做進壹步檢查。除了耳鼻癥狀外,頸部淋巴系統也可能出現無痛性腫塊,有些患者會在托腮時無意中發現;晚期患者可能會出現吞咽困難、咽喉疼痛和頭痛等癥狀。這些癥狀並不壹定在每個人身上都會出現,但其特點是癥狀不會消失並持續至少 3 周。 診斷和治療 通過鼻咽內窺鏡軟管或口咽反射檢查鼻咽部,並通過活檢確診。至於分期,我們依靠肺部 X 光、骨掃描、計算機斷層掃描和腹部超聲波檢查來確定癌癥是否轉移。所有檢查都在醫保範圍內。由於鼻咽部位於頭部中央,手術切除腫瘤的風險和難度很大,因此放射治療是鼻咽癌早期的主要治療方法。除非放療後腫瘤復發,且腫瘤不太大,否則醫生會考慮切除或激光治療。初期放療的成功率在 90% 以上,預後好,復發率低。中期放療與化療相結合,晚期以化療為主。 如何讓妳的生活更美好? 鼻咽癌的改善和預防 ● 有鼻咽癌家族史的人應在 40 歲或以上定期接受耳鼻喉科檢查。檢查頻率取決於每位醫生的診斷。 ●鼻咽癌在臺灣的發病率很高。有上述癥狀且超過 3 周仍未改善的成年人應盡快到耳鼻喉科就診。 ● 多吃水果和蔬菜,任何種類的水果和蔬菜都要多吃。 ●工作環境應盡量通風。 ●少吃腌制食品,如鹹魚。
丈夫的健康,妳關註了嗎? 食管癌 食管是將食物從口腔送到胃部的管道,本身沒有消化功能。如果食管黏膜長期***致癌因素,很容易導致黏膜發炎、損傷和細胞病變。每年約有 2000 人罹患食道癌,男性和女性的平均發病年齡分別約為 57 歲和 67 歲。 食管癌的危險因素 1. 吸煙、飲酒、嚼檳榔:吸煙、飲酒和嚼檳榔是食管癌最直接的危險因素。男性患食管癌的幾率比女性高,比例為 13:1,這也是由於男性接觸煙草、酒精和檳榔的人數比女性多。 2.胃酸刺激 胃酸刺激:
3.熱食***: 冬季天氣寒冷,很多人都有吃熱食、喝熱飲的習慣。食道只是壹根細長的管道,很容易被熱食或熱飲燙傷,以至於食道損傷。如果熱食再加上辛辣,那就更***了。
4.強酸或強堿** : 如果妳曾經誤食或故意吞下強酸或強堿,這無疑是對食道的另壹種傷害。
食道癌的癥狀食道癌的癥狀主要表現為吞咽困難,吃東西時有異物感,但大多數人剛開始並沒有感覺到疼痛。熊培偉主任指出,吞咽困難時,很多患者會因為吃不下幹飯而改變飲食習慣,決定改吃稀飯,有的患者甚至連流質食物都咽不下去,唾液外溢才去就診,其實這個時候去就診已經太慢了。食道癌晚期的癥狀包括食欲不振、消瘦、聲音嘶啞、咳嗽,甚至不能喝水。
丈夫的健康,妳註意了嗎?確診與治療通常使用食道鏡或胃鏡進行侵入性檢查。不過,醫生通常直接使用胃鏡,因為胃鏡可以觀察食道、胃和十二指腸。在癌癥早期,手術是首要任務。如果在中晚期發現腫瘤,由於淋巴轉移或腫瘤太大,則會采用放療結合化療的方法代替手術(因為這個階段手術的失敗率和並發癥風險較高),但成功率僅為 20% 至 30%。食道癌的預後並不好,出現癥狀時最好盡早就醫。
食道癌的預防和治療
●如果吞咽食物時有異物感,或吞咽困難,且持續3周以上,應去看消化科醫生。因為如果您有吞咽困難,您就可以在 3 周內擺脫困境。
●戒煙、戒酒、戒檳榔。
●多吃水果和蔬菜;不要吃太燙或太辣的***,這兩種食物都會因***而引起黏膜發炎。
● 如果有胃食管反流(GERD)或慢性食管疾病史,40 歲後應定期做胃鏡或食管鏡檢查。
●由於食管癌容易復發,治療成功率低,而且很容易轉移到肺、肝臟或骨骼,因此治療後壹定要遵醫囑定期復查。大多數癌癥最有可能在治療後六個月至三年內復發,五年後復發的幾率非常低。
可考慮采用新型螺旋刀放療 食管癌主任熊培偉指出,如果患者不得不接受放療,在經濟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可以考慮采用新型螺旋刀放療,其優點是治療後副作用較小,但自費費用大約在7至20萬元左右,具體要看醫院的收費標準。但根據醫院的收費標準,自費部分約為 7 至 20 萬元。患者可自行決定是否使用。 喉癌
廖立人醫生說,臺灣平均每年有500人罹患喉癌,與其他頭頸部癌癥相比,發病率相對較低。
喉癌的危險因素
1.吸煙者易患喉癌。
2.慢性胃食管反流患者。胃酸不僅會***食道,還會***咽喉。
3、過度使用聲帶會過度***喉嚨。聲音嘶啞時,盡量讓聲帶休息壹下,不要壹直用力說話。
喉癌的癥狀 持續聲音嘶啞(至少持續壹周以上),喉嚨有異物感。廖醫生說,喉癌的癥狀主要有以下幾種廖醫生說,喉癌和食道癌的癥狀有時很相似,都會出現吞咽不暢、聲音嘶啞、喝水或吞咽時容易嗆咳、咳嗽頻繁等癥狀,這是因為喉嚨與食道相連(喉嚨在上,食道在下)、食道在下),吞咽食物或飲料時會先後經過喉嚨和食道,而食道癌也可能侵犯控制聲帶活動的神經,所以兩者的癥狀比較相似。
丈夫的健康
診斷和治療可采用反射鏡配合內窺鏡檢查,包括硬喉鏡或鼻咽軟鏡。壹旦發現腫瘤,可通過顯微鏡切片確診,然後使用計算機斷層掃描確定腫瘤的分期。在治療方面,早期采用喉顯微外科手術,在全身麻醉的情況下切除腫瘤,中晚期則采用化療和放療。喉癌的預後壹般較好,初期治愈率超過 80%。但復發率相對較高,因此即使治愈後也要小心。
喉癌的改善和預防
●不吸煙,避免壓力過大導致胃食管反流,盡量放松心情。
●聲音嘶啞時少說話,讓聲帶休息。
●嗓音沙啞時少說話,讓聲帶休息壹下;
●嗓音沙啞時少說話,讓聲帶休息壹下;
●嗓音沙啞時少說話,讓聲帶休息壹下。
●經常加水潤喉(白開水、枇杷水等),不要讓嗓子太幹,以保護咽喉黏膜。不用喝太多水,每次喝壹點即可,以防聲帶發炎。
熊培瑋 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經歷:第三軍總醫院放射腫瘤科、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客座科學家 現任:亞東紀念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防癌教育基金會理事長
廖立人
廖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