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二氧化硫含量國家標準缺失
其實,基於硫磺熏蒸可能造成的危害,《中華人民***和國藥典》(2000年版)規定,除山藥外,其他所有中藥材原藥不能用硫磺熏蒸或浸泡。
2004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發了《關於對中藥材采用硫磺熏蒸問題的批復》明確規定:“對於在市場流通領域的部分中藥材和中藥飲片,通過采用硫磺熏蒸或浸泡達到外觀漂白的行為,應按違反《藥品管理法》第四十九條、第七十五條的規定進行查處。”
而從2005年7月1日開始執行的新版《藥典》刪除了山藥加工中使用硫磺熏蒸的方法,表明中藥材已不允許使用硫磺熏蒸以漂白、增艷、防蟲。2010年版的國家藥典也首次提出了檢測中藥材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方法。
“但是,目前對於二氧化硫國家還沒有壹個統壹的含量標準限制,這確實是硫磺熏蒸泛濫的壹個主要原因。”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楊俊山告訴記者。
對於銷售中藥材的藥店來說,“打過磺”的中藥材肯定比沒有經過“打磺”的藥材好賣。壹位藥材商告訴記者,“如果不用硫磺,很多藥材很難保存,而且賣相也不好!”“熏硫磺的好處是能保證藥材美觀,壞處當然是藥材功效大不如前,以前我們還只是用1克硫磺,現在至少要用到10克。”
“黨參相比嚴重,山藥殘留情況更嚴重。”上述批發商說,其實像韓國、日本等國對中草藥中二氧化硫含量都有標準,目前我國的標準仍在制定中。
郭凡禮認為,“打磺”問題暴露出我國中藥材產業缺乏標準、監管不嚴的不良現狀。之所以造成目前中草藥市場良莠不齊,最大的原因就是國內對中藥材二氧化硫的限量沒有強制要求,中藥材二氧化硫含量標準仍是壹項空白。如何檢測、究竟中藥材中含有多少二氧化硫屬於正常區間,相關部門並沒有提出具體和統壹的標準。
“目前缺乏藥材二氧化硫限量標準,判斷硫磺熏蒸是否過量有壹定難度。”中國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梁愛華研究員告訴記者。
據了解,韓國有70%的中藥材依靠中國進口,他們對於含硫量則壹直控制得非常嚴格。目前韓國和中國臺灣等地對中藥材中二氧化硫含量的限量為30毫克/千克。並且將二氧化硫含量納入到嚴格的檢測工作中,而且先後推行了越來越嚴格的監管政策。
幾年前監管的藥材只有8種,現在已經增加到267種,二氧化硫殘留也將允許範圍降到30毫克/千克。這實際上已經是對我國中草藥設置了貿易壁壘,“打磺”的問題嚴重影響到中草藥出口。
“由於標準缺失,這樣就讓國家出臺的檢測中藥材中二氧化硫的含量成為空談,因為即便將中藥材送檢,也根本無法判斷含硫量是否已經超標,這正是目前的尷尬所在。”郭凡禮說。
除了標準缺失外,北京植物學會藥用植物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中藥學會中藥資源鑒定管理委員會秘書長李京生還指出,在藥典裏刪除了對山藥進行硫磺熏蒸的方法,但是,在山藥性狀的描述中還是按照“白”來要求。
“我知道剛從地裏挖出來,沒有經過硫磺熏蒸的山藥是灰色的,而不是白色,這是藥典中的矛盾之處。”李京生說。
在中草藥二氧化硫中限量標準缺失的情況下,壹些地方的藥監部門只能參照黃花菜(200毫克/千克)的標準施行,但是,這壹標準與韓國的30毫克/千克標準相去甚遠。
北京壹家藥品零售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其實中藥材市場上的做假方法形形色色,遠遠不止用硫磺熏蒸這壹種,如加糖、加鹽以增加重量;用明礬水炮制以保持水分,等等。以蟲草為例,就有插入鉛絲、添加重金屬,用硫酸鎂浸泡等若幹種增重方法。
另外,北京鶴年堂醫藥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王國寶認為,在中藥材的收購環節,目前存在壹種現象:片面強調壹兩種指標,比如顏色白、形狀直等,而不是從壹個綜合的角度來評價壹種中藥的質量,這造成種植戶和商戶想盡辦法滿足壹兩項指標,甚至使用違規的辦法達到。這種情況跟牛奶中的三聚氰胺和豬肉中的瘦肉精是壹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