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出廠檢驗
1.
確保產品質量符合客戶要求,防止不良品流入客戶。
2.範圍
適用於公司生產的所有產品的最終出廠檢驗。
3.責任
3.1質量部
制定並不斷完善每個產品的出廠檢驗標準,由專檢員負責指定線路的出廠檢驗,實施檢驗並判斷是否合格。有權禁止不合格產品出廠,並對產品質量負責。管理出廠檢驗不合格品的原因和改進措施。審批不合格批次返工計劃,拒絕承認返工計劃中的不合格原因和措施。若出廠檢驗結果證明生產過程存在問題,可要求制造部門暫停生產。
3.2制造部生產車間
根據生產計劃進行生產,記錄生產績效,將成品放入待檢區域,並在產品包裝上粘貼當前產品清單。生產線、生產日期、型號、客戶代碼、產品序列號範圍和數量等重要信息都標註在當前產品列表上,表示該產品要進行檢驗。負責處理不合格產品,制定不合格批次的返工計劃,並根據批準的返工計劃進行返工(明顯操作不良)。在不合格出廠檢驗報告中填寫返工計劃和結果,並提交給檢驗員。
3.3制造部技術工程
對於出廠檢驗的不合格品,除明顯操作不良外,由制造部直線領導分析不合格品原因,制造部技術工程負責分析不合格品原因。為不合格批次制定返工計劃,以確保返工計劃是針對不合格產品原因的糾正措施。
3.4物流部
不接受未經質量部門檢驗合格的成品。按規定管理合格成品,做好入庫先進先出管理。
3.5相關部門
出廠檢驗中的不良品與相關部門的職責有關,相關部門負責糾正/預防措施的實施和管理。
4.程序
4.1定義
嚴格:對應數量相同的批次,但抽樣數量、接收判定數量、不接收判定數量不同。嚴格有三種,即正常檢查、收緊檢查和放松檢查。
正常檢驗:平均過程優於接收質量時采用的檢驗方案稱為正常檢驗。
嚴格檢驗:壹種比正常檢驗抽樣方案具有更嚴格的驗收標準的抽樣方案。
寬松檢驗:比相應的正常檢驗方案抽樣數量小,且驗收標準與正常檢驗抽樣方案差別不大的抽樣方案。
4.2批次管理
制造部生產車間負責在堆放的成品包裝上粘貼當前產品清單,並及時如實記錄生產績效。做好批量管理。填寫批檢驗申請單,提交給質量部工廠檢驗員。
4.3抽樣檢查
質量部檢驗員確認制造部發送的批檢驗申請單是否與當前產品清單中的信息壹致。隨機抽樣應在包裝後進行。抽樣方法采用隨機抽樣方法。取樣時要小心,避免跌落或其他形式的損傷。如有損壞,由制造部對產品進行修復,修復完成後進行全功能測試。檢驗無誤後,歸入相應批次。
4.4檢查基準
檢驗水平和可接受的質量極限應按照成品檢驗規範的規定執行。當顧客有特殊要求時,應首先應用顧客要求。
4.5如果在出廠抽樣檢查中發現缺陷(包括致命缺陷、嚴重缺陷和輕微缺陷),抽樣批次應返工。
4.6工廠檢查不良時停止生產線的基準。
(1)出現致命缺陷(對人和財產構成威脅的缺陷)時,例如耐壓性差。
②發生的缺陷總數。
(3)原料批次不好。
4.7檢查條件
如無特殊規定,檢驗應在正常溫度、濕度、照度在500LUX以上的檢查室內進行。
4.8檢驗方法
4.8.1檢驗根據產品的出廠檢驗指導書通常分為外觀、結構、標識、功能、電氣特性、包裝檢驗等。
4.8.2拒絕對缺少某些材料(附件、標簽等)的批次進行檢驗。).
4.9檢驗類型
4.9.1外觀檢查
功能檢查
4.10檢驗結果的確定
4.10.1對於每壹個檢驗的樣品,檢驗的每壹個項目都按標準判定為合格或不合格。
4.10.2不合格品按缺陷等級分為致命缺陷、嚴重缺陷和輕微缺陷。
4.10.3所有項目檢驗完成後,根據每個項目的檢驗結果,判斷每個被檢樣品是否合格。如果有缺陷的樣品中有壹個以上的缺陷,則該樣品應被確定為最嚴重的樣品。結果記錄在《成品出廠檢驗記錄表》中。
4.10.4批次標準
通過檢查電平和AQL值,在樣本大小字碼表中找到相應的字碼。然後在抽樣方案中尋找Ac和Re值(根據標準要求,選擇正常檢驗、放寬檢驗和收緊檢驗中的壹種)。如果不良樣品數小於或等於AC,則判定該批次合格。如果不良樣品數≥Re,則判定該批次不合格。
4.11批量處理
4.11.1合格批次
判定該批次合格的,在申請檢查表上視同合格,並在當前產品清單上加蓋合格章。物流部不得將不合格品入庫,制造部不得入庫。
4.11.2不合格批次
如果判定該批次不合格,則在當前產品清單上加蓋不合格戳記。申請檢查表中的不合格處理,並出具成品出廠檢驗不合格報告。制造部技術工程部負責分析不合格品的原因,制定不合格批次的返工計劃,並確保返工計劃是對不合格品原因的糾正措施。在質量部的不合格出廠檢驗報告上填寫不良樣品的原因分析結果、返工方法和預防措施。返工計劃由質量部門批準。返工結果反饋給質量部門。出廠檢驗不合格報告不填寫或填寫內容虛假的,質量部拒絕檢查。不合格批次經制造部處理(分揀、返工、報廢)後提交復驗。返工盡量在原生產線上進行。如果復檢仍判定不合格,質量部應停止檢驗並要求制造部停產,召集相關部門協商制定對策。如果確認為合格,則執行合格批次的處理程序。
5.相關文件和記錄
出廠檢驗流程圖
成品出廠檢驗記錄表
成品出廠檢驗不合格報告
批量檢驗申請表
請問誰能給我提供產品檢驗的管理辦法?謝謝妳提供了壹個很好的學習社區資料供妳參考,希望對妳有用:
成品檢驗的技巧?成品出廠檢驗:
壹是為了監督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質量控制部對入庫的成品采取不定期的抽樣檢驗,QA人員負責根據出廠成品的標準(抽樣檢驗)對成品進行抽樣檢驗;二是QA人員按檢驗標準對樣品進行檢驗和試驗,檢驗項目應包括產品壹致性的要求,按規定記錄檢驗數據,填寫檢驗報告,並將檢驗或試驗報告交質管部保管;
三是產品符合性檢驗的內容:產品名稱、型號、規格是否與產品說明、型式試驗報告、認證標準壹致;產品使用的關鍵部件和材料是否與認證機構確認的壹致;產品的特性是否與型式試驗合格樣品的特性壹致,是否符合認證標準的要求;產品說明中其他項目的檢查。
第四,檢驗報告由檢驗主管審批。報告經審批後,合格成品不再標識,不合格成品由檢驗員標識,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執行。
五、除了質量管理體系文件要求的質量檢驗外,公司還必須進行以下與RoHS相關的檢驗內容:a .成品檢驗前,QA應確認產品是否混有“RoHS”不合格標誌,如果是,則判定為不合格。QA將根據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規定進行處理。如果不是,則判定為合格;b .所有QA檢查完成後,應填寫成品出廠檢驗報告,並在檢驗報告中增加RoHS檢驗內容:驗證IQC的進貨檢驗、過程檢驗和機器/設備狀況,並結合其他檢驗項目進行綜合判斷。如果產品通過檢驗,就不需要標識;如果產品檢驗不合格,應在產品的外盒上貼上“RoHS QA REJ”標簽;(見下圖)c .如果客戶要求附上RoHS禁用物質不使用證明(用於批量生產零件)作為交貨保證,則應按客戶要求提供。如果客戶要求發送測試報告或其他資料,應根據要求提供相關的測試報告和資料。
第六,成品出廠檢驗時,選擇合適的管理體系非常重要。我們公司壹直用日清。日清在操作設計上非常簡單,有完善的功能體系,可以應對不同的用戶類型。在用戶的選擇上,分為單機和聯網兩種,用戶使用起來非常方便。操作人員權責明確,分配靈活,充分體現了自由合作的原則,對加強成品檢驗管理有很好的作用。
pcb成品檢驗過程中大致檢查以下四項。詳細檢查請看後續。
1,檢查PCB尺寸是否與提供的文件壹致。
2.檢查過孔是否暴露在銅中,焊盤是否塗有綠油。檢查是否有定位孔。
3.檢查接線是否短路、開路,接線中是否有殘銅。
4.檢查印刷是否清晰正確。
PCB的檢驗方法壹般采用目測法。PCB檢查標準1,電路部分
1,斷開連接,
a、線路斷開或不連續,
b、線上斷線長度超過10mm,不可維護。
c、斷線在焊盤或孔邊附近(焊盤或孔邊小於等於2mm可以修復斷線;斷線距離焊盤或孔邊超過2mm且無法修復,)
d、相鄰線路並排斷開,無法修復。
e、線路縫隙在轉角處斷開,(電路斷開時離轉角處小於等於2 mm,可以修復。電路處轉角超過2mm,無法修復。)
2,短路,
a、兩根線之間有異物造成的短路,可以修復。
b、內部短路不可修復。
3.線間隙,
a、線間隙小於原線寬的20%,可以修復。
4.線垂度& amp;縮進,
a、線條不均勻。按下去就可以修了。
5、線沾錫,
a、線路沾錫,(沾錫總面積小於等於30 mm2,可維護,沾錫面積大於30 mm2。
不可修復。
6.壞線修復,
a、跳線的偏移量或跳線規格不符合原線尺寸(在不影響最小寬度或間距的情況下可接受)
7.這些線暴露於銅中,
a、防止線上焊接脫落,可以維護。
8.線是彎曲的,
a、間距小於原間距或有缺口,可修復。
9.線條剝離,
a、銅層與銅層之間有剝離現象,無法修復。
10,行距不足,
a、兩條線之間的距離不能減少超過30%。可以修,超過30%就修不了了。
11,銅渣,
a、兩條線之間的距離不應減少超過30%,這是可維護的。
b、兩線距離減少30%以上且無法修復。
12,線路汙染和氧化,
a、部分線路因氧化或汙染而變色變暗,無法修復。
13,線路劃痕,
a、因劃傷而露銅的線路可以修復,不露銅視為劃傷。
14,細線,
a、線寬小於規定線寬的20%且無法修復。
第二,防焊部分
1,色差(標準:上下水平),
a、板上油墨的顏色與標準顏色不同。可以參考色差表來確定是否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2.抗焊接氣蝕;
3.防止焊接暴露銅;
a、剝綠漆露出銅,可修復。
4.防焊接劃傷;
a、如果銅或底料因劃傷而外露,可以修復。
5.焊盤防焊,
a、零件錫墊&;BGA焊盤& ampICT PAD被墨水弄臟,無法修復。
6.修補不良:綠漆塗層面積過大或修補不徹底,長度大於30mm,面積大於10mm2,直徑大於7mm2這是不可接受的。
7.沾有異物;
a、阻焊膜中有其他異物。它是可以修復的。
8油墨不均勻;
a、板面有積墨或不平整,影響美觀,局部輕微積墨不需要保養。
9.VIAHOL不插電墨水9。BGA
a,BGA需要100%墨水插頭,
10的過孔。卡總線沒有插上墨水。
A、過孔A、卡總線連接器需要100%的插孔。檢查方法在背光下是不透明的。
11.過孔未堵塞;
a、過孔需要95%冷,背光下的孔檢法不透明。
12.沾錫:不超過30mm2。
13.假銅暴露;可維持的
14.墨水顏色不對;不可修復
三。通孔部分
1,孔塞,
a、零件孔內異物導致零件孔堵塞,無法修復。
2,洞破了,
a、環孔破了,導致孔無法通行,無法修復。
b、點狀孔洞不可修復。
3.零件孔中的綠色油漆,
a、零件的孔被阻焊漆和白漆渣覆蓋,無法修復。
4、NPTH,錫在洞裏
a、NPTH孔做成PHT孔,可以維持。
5.這些孔是多重鎖定的,不可維護。
6.該孔被鎖定,無法修復。
7、孔偏離,孔偏離襯墊,不可修復。
8.大洞和小洞,
a、孔尺寸超過規格誤差值。它無法修復。
9.BGA的過孔是不可修復的。
第四,正文部分
1,文本偏移,文本偏移,覆蓋到三角網焊盤。不可修復。
2、文字顏色不符,文字顏色印錯。
3,文字ghost,文字ghost還是可識別可維護的,
4、正文缺失,漏文無法修復。
5、文字墨染板面,文字墨染板面,可維護。
6、文字不清,文字不清,影響識別。可維護。
7、文字脫落,有3M600膠帶做拉力測試,文字脫落,可以修復。5、PAD部分。
1,錫墊碎裂,錫墊碎裂是因為劃痕或者其他因素,可以修復。
2.BGA焊盤碎裂,BGA部分的焊盤碎裂,無法修復。
3.光學點不良,光學點噴錫毛刺不均勻,油漆塗抹導致無法對準或不準確,導致零件偏差無法修復。
4.BGA噴錫不均勻,噴錫厚度過厚。受外力擠壓後,錫變扁,無法修復。
5.光點脫落,不可修復。
6.墊脫落,可修復。
7.QFP沒有著墨,無法修復。
8.如果QPP的著墨部分脫落,3片以內可以接受。否則無法修復。
9、氧化,墊被汙染變色,可修復,
10,焊盤暴露在銅中。如果BGA或QFP焊盤暴露在銅中,則無法修復。
11,焊盤被白漆或阻焊油墨覆蓋,可以修復。
不及物動詞其他部分
1,PCB層間分離,白斑,白斑,不可修復,
2.編織花紋外露,板內有編織玻璃編織痕跡,大於等於10mm2時不可修復。
3.板面被汙染,板面不會被灰塵、指紋、油漬、松香、橡膠殘渣或其他外界汙染,可以修復。
4.成型尺寸過大過小,外形尺寸公差超過中標通知書標準,無法修復。
5.切割不良,成型不完整且不可修復,
6.厚度、薄度和厚度超過PCB制造規範,不可維護。
7.板翹,椽子高度大於1.6mm,不可維護。
8.成型毛刺,是成型不良造成的,板材邊緣不平整,可以修復。
什麽是成品檢驗?成品檢驗
成品檢驗是對成品進行全面的檢驗和測試,以保證成品的安全、衛生和可靠性。
檢查內容
成品檢驗的內容包括:產品性能、準確性、安全性和外觀。成品檢驗合格後,才允許包裝。
對於成品制成後立即出廠的產品,成品檢驗也是出廠檢驗;
對於成品制成後不立即出廠,而需要入庫的產品,在出廠前需要進行壹次“驗廠”。比如壹些軍工產品,竣工檢驗往往分為兩個階段,即總裝完成後的全面檢驗和靶場試驗後的復檢。
食品檢驗需要按照既定的技術標準對原料、輔料、成品的質量進行檢查。
檢查目的
成品檢驗的目的是防止不合格產品流向用戶,避免用戶損失,保護企業聲譽。
也是為了保證處理食品等物品的安全、衛生、可靠,以免對顧客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外協件檢驗屬於成品檢驗。當我來到這裏,我相信我的妻子會穿上華麗的皮夾克。
我心中的鳥住在
二姐愛上了紅玫瑰。
那些長長的不規則隊形
五月的櫻花都是紅色的。
他們冷漠的仇恨。哈哈的笑
誰有設備校準的管理辦法?急!找壹個XX無損設備(或類似設備)的國家和行業校準標準,根據貴公司的情況進行換算或修訂。
《食品檢驗機構認可管理辦法》是否仍然有效?為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的規定,對食品檢驗機進行規範。
資質認可活動依據《食品檢驗機構認可管理辦法》(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第131號)和《食品檢驗機構認可條件》(衛生部衛生監督司發布)
[2010]29號),CNCA組織制定了《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標準》,現予以發布,自2010、11起實施。
當前有效
成品檢驗的主要方法有哪些?成品檢驗的方法有哪些?成品主要有四種方法。無論哪種方法,都需要人員操作和管理系統來提高成品檢驗的質量和效率。我們公司壹直在使用日清,通過使用日清的看板功能,將任務分配到各個部門和團隊成員的個人日程上,並自動生成日常工作日誌進行匯總,做到任務可追蹤、事件可反饋、結果可分析,可以大大節省時間,提高檢驗質量,提高團隊協作能力,大大提高成品檢驗水平。
首先是目測。有些產品的質量指標是通過檢驗員的肉眼觀察和判斷的。外觀檢查的質量指標主要是管材和棒材的表面質量、外觀顏色、形狀和斷口。產品表面缺陷是在允許範圍內還是超出範圍成為廢品,要靠檢驗人員的實踐經驗來判斷。如GB/T 4423-92《銅及銅合金擠壓棒材》和GB/T 13808-92《銅及銅合金拉制棒材》均規定產品的表面質量要求為“不允許有裂紋、氣泡和夾雜物”和“允許有氧化色及其他不使棒材直徑超過允許偏差的缺陷”。要求基本相同,只是處於不同的狀態,壹個是冷加工拉制產品,壹個是熱加工擠壓產品,兩者的表面狀況當然不壹樣。所以要求檢測人員了解產品的用途,根據用戶的使用要求的原則來判斷產品的優點。
二是工具測量。產品質量標準中規定的規格需要用工具來測量。尺寸偏差、曲率、長度、厚度、直徑(外徑和內徑)、壁厚、橢圓度等的精度。都需要用工具測量,如卷尺、直尺、遊標卡尺、螺絲千分尺(千分尺)、內徑千分尺等。稱重需要各種秤:地秤、電子秤、臺秤等。
第三是實驗室檢測。產品質量標準中規定的壹些指標無法用簡單的量具在現場直接檢測,需要對產品進行隨機抽樣,在實驗室進行檢測。實驗室檢測的質量指標主要包括力學性能(如抗壓強度、伸長率、硬度等。)、物理性質(晶粒大小、內應力等。)、工藝性能(展平、擴口、卷邊等。)和化學成分(無氧銅的氧含量等。).
第四是無損檢測。產品中的壹些表面缺陷很難通過目測發現,如微裂紋、皮下夾層等,很容易被遺漏。有些缺陷,如內部氣孔、脫層、擠壓、尾部收縮和疏松,不能用肉眼檢測。只有破壞性試驗可以用來檢查。近年來采用的無損檢測技術可以快速準確地檢測出上述內部缺陷。超聲波探傷和渦流探傷通常用於管材和棒材的成品檢驗,超聲波探傷、射線探傷和滲透探傷用於板材和帶材以及鑄件和壓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