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協會可以在鄉鎮、街道、集貿市場、商業網點、企業建立基層組織,方便消費者投訴。
有關行政部門可以委托消費者協會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進行500元以下的處罰。第六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或者商業慣例向消費者出具購貨憑證、服務單據。購貨憑證應當標明商品的名稱、牌號、價格、日期、產地;服務單據應當標明項目、價格、日期;加工業的服務單據應當標明用途、式樣、規格、數量、價格、取貨日期。第七條 經營者提供美容、娛樂等服務應當具備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安全的服務設施及其他條件,並保證服務質量。第八條 提供需調試的商品,經營者應當當場調試。銷售家用電器的,必須具有維修條件或者委托代修單位。第九條 經營者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外品、試銷品,應當具有相應的使用價值,並事先聲明和在購貨憑證上註明。
經營者不得銷售危及人體健康和人身安全的處理品、殘次品、等外品、試銷品。第十條 經營者不得違背消費者意願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條件;提供可選擇性服務必須事先征得消費者同意。第十壹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按照國家和省的規定或者與消費者的約定,承擔包修、包換、包退及其他責任,不得拖延或者拒絕。經營者與消費者達成的約定,或者經營者以廣告宣傳、產品說明、店堂告示、信譽卡等形式單方面向消費者做出的承諾,優於國家和省的規定的,從其約定或者承諾。
經營者以優惠、有獎、降價(不含事先聲明存在瑕疵的降價)等形式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不免除包修、包換、包退及其他責任。第十二條 消費者對購買的整件商品(不含食品、藥品、化妝品)保持原樣的,可以在7日內提出退貨;經營者應當退回全部貨款,不得收取任何費用。第十三條 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不得有下列欺詐行為:
(壹)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商品;
(二)偽造產地或者偽造、冒用廠名、廠址、認證標誌、名優標誌;
(三)假冒他人註冊商標或者偽造、冒用他人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
(四)采用不正當手段使銷售的商品數量、重量不足;
(五)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惠價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
(六)以店堂告示、現場演示、雇傭他人誘導等方式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
(七)以虛假的有獎銷售等方式銷售商品;
(八)以預收款、郵購、代辦等方式收取價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約定條件提供商品或者服務;
(九)對加工的商品偷換原材料、零配件,對修理的商品損壞或者更換不需要更換的零配件;
(十)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其他欺詐行為。第十四條 消費者與經營者發生消費爭議向消費者協會投訴的,消費者協會應當受理,並對投訴事項進行調查、調解。經營者不接受調解或者不履行調解協議的,消費者協會可以將案件移送有關行政管理部門處理。第十五條 消費者與經營者發生消費爭議向行政管理部門申訴的,行政管理部門應當自接到申訴書之日起10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受理的決定,並通知當事人。作出不受理決定的,應當說明理由。
對兩個以上行政管理部門均有權處理的案件,由先行接到申訴的行政管理部門受理,不得推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