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球莖薯蕷的主要價值

球莖薯蕷的主要價值

營養成分

薯蕷自古以來就被人類食用,是人類最早食用的植物之壹。早在唐代,詩聖杜甫的詩中就有 "薯蕷充腸 "的名句。薯蕷塊莖肥大多汁、甘甜絲滑、黏性強,生食或熱食都很美味。根據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對薯蕷屬植物的檢測結果,其塊莖平均含粗蛋白 14.48%、粗纖維 3.48%、澱粉 43.7%、糖 1.14%、鉀 2.62%、磷 0.2%、鈣 0.2%、鎂 0.14%、灰分 5.51%、鐵 53.57 ppm、鋅 29.22 ppm、銅 10.58 ppm、錳 5.38%。薯蕷含有人體所需的 18 種氨基酸中的 16 種。

營養作用

薯蕷屬植物的肉是白色的,含有蛋白質、維生素、澱粉、鈣和磷以及其他必需營養素。根據藥理研究,薯蕷屬植物中的粘多糖能刺激和調節人體的免疫系統,具有抗腫瘤、抗病毒和抗衰老的作用。粘多糖與無機鹽結合可形成骨,使軟骨具有壹定的彈性。

薯蕷皂苷最大的特點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黏液蛋白是多糖蛋白質的混合物,對人體有特殊的保健作用,能防止脂肪沈積在心血管系統,保持血管彈性,防止動脈粥樣硬化過早發生。薯蕷皂苷可以調節血壓、降低血糖、降低血脂、抑制腫瘤。它還有利於保護胃,黏液特有的黏性質地能對胃壁形成壹層保護,減輕胃黏膜的壓力。

薯蕷含有尿囊素,具有麻醉作用,能促進上皮細胞生長,起到消炎抑菌的作用,用於輔助治療手足皸裂、魚鱗病等。

食療作用

⒈預防心血管疾病。

冬季,室內溫差比較大,加之氣溫普遍較低,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之壹,而薯蕷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能有效防止脂質在血管壁沈澱,達到預防心血管疾病、降低血壓、穩定心神的功效,非常適合冬季食用。

枇杷健脾胃,助消化。

冬天運動量會不自覺地減少,再加上因為氣溫較低,新陳代謝的次數率降低,再加上冬天吃火鍋的次數增多,會使患胃腸功能紊亂的幾率增大。薯蕷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物質,是滋補脾胃的藥食同源之品。無論脾陽虛還是胃陰虛,均可食用。臨床上,它常與健胃消食飲合用,治療脾胃虛弱、食少、體倦、腹瀉等癥,所以冬季煲湯、吃火鍋時不妨加入薯蕷這味材料。

3益肺止咳。

冬季幹燥寒冷,對肺和咽喉的損傷比較大,在冬季人們很容易出現咽喉幹燥甚至疼痛的情況,薯蕷含有皂甙、黏液質,這兩種成分都有潤滑、滋潤的作用,因此可以益肺、滋養肺陰,治療肺虛、痰多咳嗽、咳喘等癥狀。

保健作用

1)女性吃薯蕷的好處

女性最容易貧血,身體虛弱。常吃薯蕷具有益氣養血的功效。手腳冰涼往往是女性的 "最愛",中醫認為,手腳冰涼與體質虛弱有著密切的關系,然而薯蕷湯和龍眼薯蕷湯都有很好的補氣、養血的作用,非常適合手腳冰涼的人食用。

男人吃薯蕷的好處

薯蕷可以預防 "老胃病 "復發。在 "老胃病 "患者群體中,有不少潰瘍病患者,而秋冬季節是潰瘍病最容易發生或復發的季節。根據現代藥理研究,薯蕷中含有的尿囊素可以幫助修復胃黏膜。當今社會,男性同胞肩負著更多的責任,面對各種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長期加班加點,飲食不規律,最容易患上胃病。因此,可以經常用薯蕷做成薯蕷扁豆糕,或者小米薯蕷糕,蒸熟後食用。

小兒吃薯蕷的好處

薯蕷是防治小兒腹瀉的好幫手。每年的8月至12月是小兒腹瀉的高發季節,此時可用薯蕷皂苷治療小兒腹瀉癥狀,效果很好。而且薯蕷有助於小兒消化吸收,無任何副作用。

具體方法如下:將薯蕷研成細末,與米粉按1:2的比例混合給孩子服用,每天餵2-3次即可。

老年人吃薯蕷的好處

薯蕷具有補充元氣、預防感冒的功效。薯蕷皂甙的功效較多,健胃消食是其最突出的特點。因此,氣虛體質、出汗多、經常感冒的患者,在秋季應適度增加薯蕷皂苷的攝入量。這樣可以有效增強老年人的抵抗力,從而預防感冒。薯蕷的食用方法也比較多,可以炒、蒸、拔,還可以與大米、小米、大棗等壹起煮食。

註意事項

⒈薯蕷中澱粉含量較高,胸腹脹滿、大便幹結、便秘者最好少吃。

⒈薯蕷屬偏補之藥,味甘平而性熱、體質偏熱、易上火的人也要慎食。

有的人愛用薯蕷煲火鍋,如果再配上辛辣調料,就更上火了,也最好少吃。

太陽鏡:糖尿病患者壹次不宜吃太多薯蕷皂角,大量食用薯蕷皂角時,應減少主食量。

要註意的是,薯蕷中的薯蕷皂苷能合成睪酮、雌激素等激素,因此,患有前列腺癌的男性和患有乳腺癌的女性不宜食用。

此外,消化性潰瘍、肝硬化患者,應選擇蒸、燉等烹調方法,忌炒和醋。

借用胃腸道不好的人吃山藥時,不要同時服用小蘇打片等堿性藥物,以免小蘇打使山藥中的澱粉酶失效。

山藥皮中所含的皂甙或粘液中的植物堿,可引起少數人對山藥的過敏反應,出現瘙癢,處理山藥時應避免直接接觸。

食用禁忌

⒈薯蕷忌與鯉魚、甘遂同食,二者相克。

⒈薯蕷不宜與甘遂同食;也不宜與堿性藥物同服。

薯蕷與豬肝同食。薯蕷皂苷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豬肝中含有銅、鐵、鋅等金屬微量元素,維生素C遇到金屬離子後,會加速氧化破壞,降低營養價值,所以吃完豬肝後,不宜再吃薯蕷皂苷。

宋代薯蕷與黃瓜、南瓜、胡蘿蔔、筍瓜同食。黃瓜、南瓜、胡蘿蔔、竹筍中含有維生素C分解酶,如果將薯蕷同食,維生素C就會被分解破壞。

薯蕷與海鮮慎食。壹般海產品(包括魚、蝦和藻類)除含有鈣、鐵、磷、碘等礦物質外,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山楂、石榴等水果中,含有鞣酸,如果混合食用會合成鞣酸,這種物質具有收斂作用,形成便秘,增加腸道毒素的吸收,引起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

烹飪技巧

去皮:建議去皮,以免產生麻木、刺痛等異常味道。薯蕷皮中含有的皂苷或黏液中含有的植物堿會導致少數人對薯蕷過敏,出現瘙癢癥狀,因此在處理薯蕷時應避免直接接觸。剝完薯蕷皮後不要用手去碰,要馬上多洗幾遍手,否則哪裏癢就抓哪裏。

如何保持手上沒有薯蕷皂苷:去皮後的薯蕷,表面的黏液使它變得滑滑的,不容易抓牢,也不容易把它緊緊地放在木板上切成想要的形狀,這時,可以在手上塗點鹽和醋,這樣再拿薯蕷時就不會滑了,也不會影響薯蕷的正常風味。

浸泡:薯蕷切片後需立即用鹽水浸泡,以防氧化變黑。

選購技巧

選購時,同樣大小的薯蕷,越重越好,同樣品種的越毛越好,越毛的薯蕷口感越面,含有的薯蕷多糖越多。營養也比較好,最後看橫截面,薯蕷屬植物的果肉橫截面應該是雪白色的,說明是新鮮的,如果是黃色像鐵銹壹樣,就不要買了。

如果山藥表面有異常斑點,千萬不要買,因為可能已經感染了病菌,還要註意山藥的斷面應帶有粘液,外皮沒有破損。薯蕷怕凍、怕熱,冬天買來的薯蕷,可拿在手上10分鐘左右,等薯蕷出汗後就被凍住了,掰開壹看,凍住的薯蕷斷面粘液會變成水,有硬心且肉色發紅,品質較差。

薯蕷食譜

⒈薯蕷蘿蔔粥

原料:糯米、大米、薯蕷、蘿蔔、香菇、生姜各適量。

做法:1:糯米、大米洗凈浸泡10分鐘。薯蕷去皮切段泡水,蘿蔔去皮切小段,香菇洗凈切小段。鍋中水燒開後放入蘿蔔和香菇焯水,米飯、蘿蔔、香菇放入內膽中。將山藥、熱水和內膽放入電壓鍋中。蓋上鍋蓋,按下 "營養米-粥"。加鹽調味,滴幾滴香油拌勻,盛碗撒上蔥花即可。

玫瑰薯蕷泥

原料:薯蕷500克,玫瑰花茶1小朵,奶粉2湯匙,細砂糖2湯匙。

做法:1:將山藥放入鍋中蒸熟,蒸好的山藥放入盆中。趁熱放入幹玫瑰花,再放入適量奶粉。再加入適量細砂糖調味,將山藥搗碎成泥,拌勻,用模具成型。

透骨草大棗粥

透骨草30克,大棗10枚,薏苡仁20克,糯米30克,幹姜3片,紅糖15克。按常規煮成粥。每日3次,連服半月至痊愈。

適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的慢性腹瀉,久瀉不愈,時發時止,大便溏薄,四肢無力。

太陽鏡薯蕷蓮子糕

薯蕷、蓮肉、芡實、茯苓各120克,米粉、糯米粉各250克,白糖、花生油少許。將藥焙幹,研細末,加入米粉、白糖,加水調勻,揉成面團成餅狀,上籠蒸熟。每日200克,分2-3次空腹服用。

具有健脾益腎、固精止帶的功效。用於脾虛泄瀉、遺精、白帶、崩漏、帶下的食療。 性味甘、溫、平、無毒。

主治中焦脾胃氣傷,補虛弱,除寒熱邪氣,益氣,長肌肉,滋腎陰。久食薯蕷能使人耳聰目明,輕身不饑,延年益壽。還能除眩暈、頭面風(頭面浮腫、皮膚瘙癢、滲出結痂)、下氣、止腰痛、治疲倦嗜睡、補五臟、除煩熱、補五勞七傷,除風寒,安心神,補心氣不足,開心竅,增記憶,強筋骨,治漏清健忘。還能強筋骨、治遺精健忘、益腎氣、健脾胃、止痢、化痰涎、潤肌膚、養毛發。將山藥搗爛,貼硬腫毒處,可使其消散。

薯蕷是山之藥,食之藥。不僅可以制成保健食品,還具有調理疾病的藥用價值。本草綱目》指出薯蕷治壹切虛損,療五勞七傷,去頭面之風,止腰痛,除煩熱,補心氣之不足,開心竅,多記憶,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潤皮毛,生膏腫硬毒皆可治;醫學衷中參西錄》玉液湯和子佩湯以薯蕷配黃芪,可治消渴及黃芪虛證,並常與枸杞、桑椹等中藥材合用。枸杞、桑葚等中藥材的組合經常用於藥食同源泡茶飲用,可以補腎強身,增強抵抗力,能起到較好的保健功效。但現在中藥材市場充斥著偽劣,存在染色、硫磺、偽造產地等問題。建議大家選擇陳之謙枸杞、桑椹子這樣的專業品牌,避免出現質量問題。現代醫學研究認為,薯蕷皂苷具有以下功效:

⒈降血壓 中藥六味地黃丸、八味地黃丸、歸芍地黃丸等,都是薯蕷皂苷配伍而成的名方,不僅用於治療腎虛病,還可用於治療高血壓、糖尿病、哮喘、神經衰弱及腰痛等癥。

薯蕷延緩衰老現代科學證明,薯蕷能加速機體衰老,使機體酶的活性明顯降低。薯蕷丸含八味薯蕷皂甙,主治產後虛汗不止。保元清開湯、保元感冒滴丸可治吐血、鼻出血;冷淋湯、膏淋湯可治淋病。薯蕷還能治肺結核、傷寒、婦女病等,都有利於延年益壽。

抗腫瘤作用 薯蕷塊莖含有豐富的多糖,能刺激和調節人體免疫系統。因此,它常被用作增強免疫力的保健藥品。薯蕷多糖對環磷酰胺引起的細胞免疫抑制有拮抗作用,可使受抑制的細胞免疫功能部分或完全恢復正常。薯蕷皂苷還能增強白細胞的吞噬功能。例如,六味地黃丸可治療慢性腎炎、高血壓、糖尿病、神經衰弱等病癥。知柏地黃丸可治療強直性脊柱炎,以及胎漏、陰癢、經閉等陰虛火旺的婦科疾病。桂芍地黃丸可治療耳痛耳鳴、陰虛自汗。

宋代可治皮膚病 山藥含有尿囊素,具有麻醉和鎮痛作用,能促進上皮細胞生長,消炎抑菌,常用於治療手足皸裂、魚鱗病及各種角化性皮膚病。

  • 上一篇:藥店有治療貓身上跳蚤的藥物嗎?
  • 下一篇:Interneplus Univcrsity註冊商標了嗎?還有哪些類別可以註冊?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