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築結構工程的可靠性: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公式:施耐庵。
2.混凝土結構缺點:重量大,抗裂性差,施工復雜,工期長——公式:大腸差雜。
3.影響鋼筋與混凝土粘結強度的主要因素:混凝土強度、保護層厚度、鋼筋凈距-公式:繈褓巾。
4.梁的破壞同時也是合適鋼筋的破壞。有三個階段:受拉區混凝土開裂→鋼筋達到屈服強度→受壓區混凝土壓潰——公式:拉去壓力。
5.影響砌體抗壓強度的主要因素:磚的強度等級、砂漿的強度等級和厚度、砌體質量(飽滿度、砌築時磚的含水率、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公式:鉆什麽。
6.影響砌體墻高厚比的因素:砂漿強度、構件類型、砌體類型、支撐約束、截面形式、墻體開洞、承重與非承重——公式:打死七條狗,借墻稱重。
7.砌體墻作為受壓構件的驗算分為三個方面:
穩定性;墻體極限狀態承載力的驗算;梁、柱等受壓部位受壓構件局部受壓承載力驗算——公式:穩定城墻。
8.砌體墻的構造措施有伸縮縫、沈降縫、圈梁。
9.地震成因:火山地震、塌陷地震、構造地震——公式:篝火塌陷。
10,選擇火山灰水泥(山神)防滲;耐熱性好的是礦渣水泥(狂熱)。
11,鋼材的力學性能包括:拉伸性能、沖擊性能、疲勞性能等。-公式:拉伸打孔。
12、混凝土的和易性(又稱和易性)包括:流動性、粘結性和保水性——配方:六年保。
13.影響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有:單位體積用水量、砂率、組成材料的性質、時間、溫度等。
14.影響混凝土強度的因素-配方:拌泥拌骨,拌羚羊。
原材料因素包括:水泥強度和水灰比,骨料、外加劑、摻合料的種類、質量和數量。
生產工藝因素包括:攪拌和振動、養護溫度和濕度、齡期。
15.混凝土的耐久性包括:抗滲、抗凍、耐腐蝕、碳化、堿骨料反應、混凝土中鋼筋的銹蝕——公式:離開時拾起堿碳。
16、石灰技術性能:保水性好,硬化慢,強度低,耐水性差,硬化時體積收縮(開裂)大,生石灰吸濕性強——配方:寶應來清理。
17.鋼化玻璃的特點:機械強度高,彈性好,熱穩定性好,破碎後不易傷人,可能發生自爆——配方:雞蛋在熱水中爆炸。
18,搪玻璃的特點:安全,防火,防盜,搶劫——配方:安全槍械。
19.防水卷材的主要性能包括:防水性、機械性能、溫度穩定性、大氣穩定性、柔韌性——配方:水雞性溫且軟。
20.保溫隔熱工程中保溫材料的導熱系數、表觀(面)密度或幹密度、抗壓強度或抗壓強度、燃燒性能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公式:熱幹面壓縮燒成。
21.建築細部點平面位置的測設:直角坐標法、極坐標法、角前交會法、距離交會法、方向線交會法——公式:直角方集。
22.淺基坑支護類型:斜柱支護、錨拉支護、短樁地下連續墻支護、臨時擋土墻支護、鋼樁地下連續墻支護、擋土灌註樁支護、袋式擋土墻支護——公式:鋼鞋帶短,擋毛。
23.深基坑支護類型:排樁、地下連續墻、水泥土墻、自上而下拱墻——公式:自上而下均勻排水。
24.地下水控制應根據工程地質條件、基坑周邊環境和支護結構形式,選擇截水、降水、集水明排或其組合的技術方案——公式:周誌傑。
25.檢查溝槽時必須滿足的信息和條件-公式:清晰的觀察和測量。
勘察、設計、建設(或監理)、施工等單位相關負責人和技術人員到場。
基本施工圖和結構概述。
詳勘階段巖土工程勘察報告。
開挖後管溝底部無浮土和松散土(如分段開挖,各段情況相同),基槽狀況良好。
26.未查槽:——公式:坡高過高擾動土壤,未清齒痕不報。
(1)基槽底與設計高差太大。
(2)基槽底坡大,高差大。
③槽底有明顯的機械車轍痕跡,槽底土的擾動明顯。
(4)溝槽底部有明顯的機械開挖、未經人工清除的溝槽和鏟齒痕跡。
⑤場區沒有巖土工程勘察報告,也沒有詳細勘察階段的基本施工圖和結構概述。
27.槽驗的主要內容——公式:牙舌土測股贏錢。
(1)根據設計圖紙,檢查基槽的開挖平面位置、尺(齒)寸和槽底深度;檢查是否與設計圖紙壹致,開挖深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2)仔細觀察槽壁、槽底土質類型、均勻性和有無異常土質,檢查基坑土質和地下水是否與勘察報告相符。
③檢查基槽內是否有舊建築地基、古井、古墓、洞穴、地下埋藏物及人防工程。
(4)檢查基坑邊坡外緣與附近建築物的距離,基坑開挖是否對建築物的穩定性有影響(贏)。
⑤檢查分析勘探資料,對存在的異常點進行復查。
28.鉆探法的工藝流程:畫出鉆點平面布置圖→布設鉆點→核實鉆點→鉆孔到位→記錄錘擊數→鉆出→護孔→驗收→填砂——公式:布盒浮雕、拔蓋、驗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