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儒家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1)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創始人,他提出了 "仁",具有古典人道主義的性質:主張 "禮",維護周禮,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的部分。儒家思想後來發展成為中國古代的正統文化。 (2)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主張實行仁政,提出 "民貴君輕 "的思想;主張 "為政以德",反對暴政;主張給農民壹定的土地,不侵犯農民的勞動時間,寬刑薄稅。 (3)西漢董仲舒在儒學基礎上創立了以陰陽五行為綱,兼及百家的新儒學。其核心是 "天人感應"、"君權神授"。其思想集中體現在《天人三論》和《春秋》中。 (4)魏晉時期出現的玄學用老莊思想解釋儒家《易經》,是為士大夫辯護的消極思想。周易》、《老子》、《莊子》被稱為 "三玄"。玄學主張君主無為,門閥專制,主要活躍於洛陽。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竹林七賢等。 (5)韓愈,中唐時期的儒學大師,他從維護封建統治的角度出發,運用儒家的天命論和封建綱常論,反對佛教和道教的觀點。 (6)理學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吸收佛道思想的新儒學,是宋代的主要哲學思想。朱熹是理學發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繼承了北宋哲學家程顥、程頤的思想,進壹步完善和發展了客觀唯心主義的理學體系,後世稱之為程朱理學。其核心內容是理 "是宇宙萬物的本源,是第壹性;"氣 "是構成宇宙萬物的物質,是第二性。他反對 "天理",反對 "人欲",認為人欲是萬惡之源,提出 "存天理,滅人欲"。這實際上是為封建等級秩序辯護。 (7)明代中期,王陽明反對朱熹的心理兩分說,創立了與朱熹對立的主觀唯心主義--心學理論。理學從客觀唯心主義演變到主觀唯心主義,說明理學已經走向極端。 2.進步思想家對傳統儒學的批判 (1)元代鄧牧:自稱 "三教外人",著書立說,大膽否定封建君主專制統治,其非君主專制思想,對明清進步思想家產生了壹定影響。 (2)明代:李贄是明末 "異端 "進步思想家,他指責儒家經典不是 "天下至理",揭露道教的虛偽,反對歧視婦女和壓制商人。他是中國反封建的思想先驅,他的思想在壹定意義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要求,具有民主主義色彩。 (3)清初:①黃宗羲:明朝滅亡後,他隱居著述,猛烈抨擊封建帝制,主張以 "法治 "反對 "人治",反對農業抑商,他的思想震動了當時的學術界,對清末民主思潮的興起也有壹定的影響。清末民主思潮的興起也有壹定影響。顧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強調 "經世致用 "的實學。主張學術研究與解決社會問題相結合,試圖扭轉晚明學風的不切實際。著《經世文編》,他提倡的 "實學 "是批判理學、反對君主專制的,顧炎武的學風對清代學者影響很大。王夫之是壹位傑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家,他認為 "氣 "是物質實體,"理 "是客觀規律,提出 "氣者,理之本也","天下不過器而已"。"天下不過器 "的唯物主義觀點,對朱熹的理學和王陽明的心學進行了批判,他還提出了 "靜即蘊動,動不舍靜 "的觀點,否定了理學家主靜的形而上學思想。他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歷史,認為歷史發展是有規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 "趨時更新"。王夫之的思想具有創新之光的特點。同步學習
古代中國治國思想的選擇:史學家認為:從漢代到清末,中國統治階級選擇的治國模式是外儒內法、代理之道。也就是說,用儒家來裝飾政治,用法家來輔助政治,用道家來調整政治。這種治國模式的形成,在秦漢以前,經歷了壹個漫長的選擇和探索過程。 原始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社會生活原始粗放,民風淳樸,沒有私有觀念,人人平等親善,生活美好無憂。在氏族公社和部落聯盟事務管理上享有充分的民主,主要依靠部落聯盟首領的智慧和德行來教化民眾,治國理念處於萌芽狀態。在奴隸社會,王位世襲制取代了 "禪讓制",階級和國家應運而生。統治者壹方面制定宗法等級制度來維護奴隸主階級的統治,另壹方面又以武力作為統治的後盾。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社會處於奴隸制崩潰和封建制確立的時期,歷史發生了劃時代的變化。周王室衰微,諸侯當權,維護奴隸主宗法等級制度的周禮遭到極大破壞,諸侯爭霸,社會動蕩不安。此時,代表各階層利益的知識分子異常活躍,成為壹支重要的社會力量,他們登上歷史舞臺,著書立說,提出解決社會現實問題的辦法,形成了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他們各自為新興地主階級設計了壹套結束割據、實現大壹統的治理方案,為秦漢以後封建社會治理思想的選擇奠定了基礎。 西漢初年,由於長期戰亂,生產遭到嚴重破壞,導致人口銳減,農民外流,經濟衰退,國庫空虛。鑒於這種情況和秦的失敗,漢初統治者采取了 "與民休息 "的政治,緩和階級矛盾,發展生產力,以鞏固統治。壹方面,他們采取 "輕徭役"、"賞耕織"、免刑罰等政策,以恢復生產,發展經濟,穩定民心;另壹方面,他們對當時郡國並行制度下的地方諸侯王采取不過多幹涉的政策,以鞏固封建統治。封建統治得以鞏固。與這種情況相適應,黃老思想在西漢初年得到廣泛傳播,並成為西漢初年占統治地位的治國思想。該思想的核心是遵循清靜無為的原則進行統治。實踐證明,它完全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對生產的恢復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出現了封建時代著名的 "文景之治"。道家 "無為 "的治理方式對中國古代政治產生了壹定的影響。政治大動蕩後,統治階級為了穩定社會秩序,往往采用道家的治國之道,與民休息,積蓄國力,安定民心,鞏固社稷基礎。除了漢初,唐朝和宋初也有類似的做法。 西漢武帝時期,封國強盛,為封建統治的穩定創造了前提條件。為了維護大壹統的局面,就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思想體系。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於君主統治的成分,對儒家思想進行了改造,加入了 "君權神授 "和大壹統的思想,這在客觀上有利於加強封建中央集權和鞏固國家,也有利於社會的穩定,從此儒家思想逐漸成為封建社會的統治正統。自此,儒家思想逐漸成為封建社會的統治正統思想。兩千多年來,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夠獨領風騷,壹方面是由於其思想內核,即 "天人合壹 "的哲學觀、以 "仁 "為核心的 "三綱五常 "的倫理觀和 "大壹統 "的政治主張,從根本上適應了封建專制統治的需要;另壹方面,也是由於儒家思想在封建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些因素從根本上適應了封建專制統治的需要。另壹方面,是因為儒家思想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能夠隨著時代需要的變化而改頭換面。先秦儒學之所以不被當時的統治者所接受,甚至遭到秦始皇的毀滅性打擊,是因為先秦儒學在創立之初自身存在理論缺陷。先秦儒學的內容體系充滿了濃厚的溫文爾雅和樸素的倫理親情色彩,顯得 "牽強附會,離題萬裏"。例如,孔子通過 "正名 "恢復 "周禮 "的 "仁",代表的是壹個已經遠去的時代,因此孔子的思想不會受到新興地主勢力的青睞。因此,孔子的思想不會受到新興地主階級的青睞。孟子的 "仁政 "雖然轉到了新興地主階級的立場,但他的 "仁政 "是以 "民為貴"、"君為輕 "為原則的。漢武帝時期的 "仁政 "是以 "民為貴"、"君為輕 "為原則的,它雖然轉到了新興地主階級的立場,但過於強調小農的利益,因而不會得到統治者的賞識。漢武帝時期,封建國家國力強盛,為封建統治的穩定創造了前提條件。為了維護大壹統的局面,就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思想體系,儒學也就重新煥發了生機。 儒家主張德、禮、人治,強調道德感化;法家主張 "破法"、法治,強調暴力統治;道家主張自然之治、"無為",三者有很大的互補性。秦以後到西漢初年,治國實踐證明,正反兩方面都有:在軍閥混戰的動亂年代,用儒家路線難以實行國家統壹,而法家路線卻能收到這樣的效果;在動亂結束之初,人口雕零,生產遭到破壞,應實行道家的無為政治,與民休息,以恢復和發展生產;當國家穩定下來,走上正常軌道後,就不能再實行嚴刑峻法的暴力統治了。嚴刑峻法的暴力統治與儒家路線相適應。三者呈現出相互融合的趨勢。到了漢武帝時期,董仲舒奠定了以儒家為主、法家為輔、吸收道家合理思想的中國封建社會統治思想的基本格局。此後,以儒家倫理道德為核心、法家嚴刑峻法為補充、道家權術為輔助的法家模式,基本符合中國古代國情,成為歷代統治階級不變的治國方針。 對漢武帝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的理解:西漢初年,封建統治者迫於經濟的不景氣和民心向背的社會形勢,於是退而求其次,奉行黃老的治國理念,試圖實現無為而治。但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到了漢武帝時期開始推行為政,統治思想必然面臨新的選擇。 漢代興起以來,除黃老學派外,儒學也得到了較為活躍和發展,精武門董仲舒就是西漢儒學的代表人物。元光元年(前 134 年),董仲舒到賢良對策。他在《天人三論》中提出,思想統治要遵循 "同經共誼 "的 "大壹統","今師各異,人各異,百方不同,參以異義,故上亡之,以維天下之統。"因此,他提出 "非孔子六藝者,皆當淘汰,不得同進"。董仲舒從理論上闡明了尊孔的思想統治原則,受到漢武帝的賞識。隨後,漢武帝采取了壹系列措施,確立儒學在意識形態中的主導地位。 建元五年(前 136 年),漢武帝設置儒家五經博士,罷黜諸子博士,將儒家之外的百家思想排除在官學之外,史稱 "抑百家,尊六經"。元朔五年(前124年),漢武帝下詔批準董仲舒、公孫弘的建議,在長安設立太學,以儒家經學教育青少年,從此儒家思想成為官學的主要內容。漢武帝改革選官制度,規定博士弟子中成績優秀的可以任用為官,通曉文藝的官員可以選拔擔任要職,還破格啟用布衣儒生公孫弘為丞相。就這樣,隨著儒學的興起,封建政治與儒學緊密結合,西漢皇帝的詔書和朝議多引用儒家理論,司法過程以《春秋》義例決獄。漢武帝遵從儒家思想,舉行封禪、改正朔、修郊祀、定歷法等重大禮儀活動,初步形成了儒家政治的歷史傳統。 需要了解的是,漢武帝的這壹政策與秦朝有很大不同,官學之後並沒有禁止其他學派的思想,而儒家所倡導的思想本身也被法家、陰陽家等學派廣泛吸收,思想的統壹帶有壹定的綜合傾向,從而取得了成功。儒學集教育、科舉、選官於壹身,是漢武帝的創造,客觀上促成了重知識、重教育的社會思潮,儒學逐漸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範式。但從本質上講,這仍然是壹種封建專制文化政策。漢武帝利用皇權幹預思想學術,抑制了民族思想的自由發展,禁錮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違背了思想與真理相統壹的規律,產生了明顯的負面影響。 如何正確對待包括儒學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對待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態度問題,近代以來出現了兩種對立的思想傾向:壹種是民族主義學派,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壹切都好,甚至連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壹種是全盤西化學派,把中國落後的壹切根源都歸結為文化傳統,主張拋棄中國傳統文化,全盤西化。這兩種觀點都是錯誤的。我們對待傳統文化的科學態度和方法應該是古為今用,批判繼承。但如何 "古為今用,批判繼承 "呢?我們認為(1)在長期歷史實踐中形成的優秀價值準則,可以轉化為時代精神進行繼承。如《周易-大傳》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的精神,《論語》中倡導的舍生取義、見利思義、見危施命、"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 "等品質、和《論語》中倡導的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獨立人格,以及 "樂以天下,憂以天下 "的憂患意識。"孟子 "提出的憂患意識和《春秋》《公羊傳》強調的天下壹家思想,在新時代是很容易轉化的。尤其是強調大壹統的思想傳統更有現實意義。(2)有些內容可以從封建思想內核中提煉出有益的精神因素,成為今天新文化建設的有益思想元素。比如,"以人為本 "的思想。從西周初年的 "敬天保民",到孟子的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再到荀子的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民本思想構成了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古代 "民本 "的真正內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如果我們剔除其封建內核,就可以從人民當家作主的角度改造古代的民本思想,將其發展為人民利益高於壹切的社會主義理念。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儒家提出的 "修己安人"、"正心修身 "仍然具有現實意義。今天,我們仍然需要倡導修身養性、獻身社會主義。(三)傳統文化的糟粕必須摒棄和拋棄。如 "三從四德 "的女性觀,"天不變道亦不變 "的自然觀,"尊卑有別、貴賤有別 "的封建等級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