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的功效與作用,鹿茸是東北三寶之壹,其保健作用非常高,是很好的全身強壯藥,它含有比人參更豐富的氨基酸、卵磷脂、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壹起來看看鹿茸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吧!
鹿茸的功效與作用
鹿茸性溫而不燥,具有振奮精神、改善機體功能的作用,對全身虛弱、久病後的病人,有較好的保健作用。對神經系統的作用:鹿茸能增強副交感神經末梢的張力,促進神經系統的恢復,改善神經和肌肉系統的功能,同時對交感神經也有興奮作用。
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大劑量的鹿茸能降低血壓,使心臟收縮幅度變小,心率減慢,外周血管擴張。中等劑量可使心臟收縮力明顯增強,收縮幅度變大,心率加快,從而增加心輸出量;鹿茸尤其對心臟的疲勞作用尤為顯著。
對血液成分的影響:鹿茸能增加血液中的血紅蛋白,所以對大出血者和末期感染病人,特別是老年人的治療效果極佳。
它能興奮孤立的腸道和子宮,增強腎臟的利尿功能。鹿茸對婦女兒童有益,它所含的鈣、磷、鎂等無機元素分別參與體內鈣、磷及多種酶的代謝,對促進鈣的吸收、骨骼生長以及增強心臟、肌肉的功能都有積極的'作用。尤其是鎂離子,具有復雜的功能,是延年益壽的必需品。對婦女因宮寒而不孕、月經不調、小兒發育不良、因腎氣不足引起的牙齒生長遲緩、囟門不合、骨質松軟等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值得註意的是,患有高血壓、腎炎、肝炎的患者,以及中醫所說的陰虛火旺、肝陽上亢者,不宜服用。
什麽是鹿茸
鹿茸是鹿科動物梅花鹿或獐尚未骨化的幼角。雄鹿的幼角尚未長成堅硬的骨骼,帶有毛發,含有血液,稱為鹿茸,切片加工成鹿茸片,是名貴的高級滋補品。上品鹿茸片肉質細嫩,油潤如脂,色如蜜蠟,用作補腎壯陽之品,治療失眠多夢、體虛乏力、神經衰弱等有很好的療效。鹿茸:真正的鹿茸體輕,質硬而脆,氣微腥,味鹹。壹般有壹至二個分枝,外皮紅棕色,多光潤,表面密生紅黃色或棕黃色細茸毛,皮與茸毛緊貼,不易剝離。鹿茸以粗壯、挺圓、頂端飽滿、毛細軟、色澤紅黃、皮色紅褐、有油光澤者為佳。假鹿角是用動物骨膠包裹動物毛皮仿制的。此外,假鹿角重量大、韌性強、不易切斷、氣輕、能溶於水,溶液渾濁。雄鹿的幼角沒有長成,骨質堅硬,有茸毛,含血,稱為鹿茸。是名貴中藥,用作滋補強壯劑,適用於治療虛弱、神經衰弱等。是常用的中藥材,被列入《神農本草經》。
鹿茸怎麽吃
鹿茸作為保健品具有補精益髓、養血益陽、強筋壯骨、抗衰老、延年益壽之功效。用於虛勞贏手、頭暈目眩、腎虛耳鳴、目赤目黑、腰膝酸軟、陽痿遺精、宮寒漏下、神經衰弱、失眠健忘等癥。
食方1:幹鹿茸片40g(鮮片100片)浸入50°(V/V)以上的白酒1000ml中,浸泡兩周,每天服25-50ml,2次/日飲服。
食法二:鹿茸片(鮮片曬幹),每次1-2g,每日1次或將鹿茸片含在食物中咀嚼服用。
食法三:鹿茸切片炮制藥茶飲用,最後嚼碎,每次0.5g,可隔日食用壹次。
食法4:鹿茸切片(粉)與小米(或粳米)煮粥食用,每次0.5g為宜。
食五:小米(或粳米)煮粥,粥成後加入參茸粉(白參50g、人參100g、鹿茸3g***研細末)5g及紅糖少許服用,每日1次。
食法六:取鹿茸25-30克與雞(鴨、鵝、鴿、豬瘦肉等)、紅棗或其他佐料放入電飯鍋或砂鍋中,燉3、5小時後食用,可分多次食用。
鹿茸食譜
配方:鹿茸粉6克、香菇5克、海參10克、冬筍5克、大蝦10克、豌豆5克、熟雞脯肉10克、雞肉50克、幹貝5克、雞蛋清1個、火腿5克。
制作:
1.雞肉打成泥,放入碗中,加入雞蛋清、清湯、味精、鹽攪拌均勻
2.海參、大蝦、熟雞胸肉切成 2 厘米見方的塊;火腿、香菇、冬筍切成 2 厘米見方的塊;幹貝撕碎。
3.炒鍋放入清水,燒八成沸,將雞泥倒入鍋中,凝固成疙瘩狀,氽熟撈出。海參、大蝦用開水焯壹下,控幹水分。
4.炒鍋放入湯,加鹽、料酒、雞疙瘩、海參、大蝦、熟雞、幹貝、火腿、豌豆、香菇、冬筍;燒開後,撇去浮沫,放入味精、鹿角粉,用濕生粉勾芡,淋上雞油,唱入湯碗即成。
功效:
補氣血,壯元陽,健筋骨,益精氣。適用於腎陽虛陽痿、遺精、早泄、腰膝酸冷、虛寒帶下、精虧所致的頭暈耳鳴等癥。
鹿茸的副作用
我們都知道鹿茸是壹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食材,它對於壹些常見疾病的治療有很好的效果。比如說對於壯陽或者是治療身體比較虛弱的人是有很大的作用的,但是對於鹿茸這種食材,我們要告訴大家的是,如果妳是陰虛體質的話,是不能吃鹿茸的,因為吃了這種食材會導致出現流鼻血的後果。
鹿茸雖然是壹種非常好的食材,但是我們不去好好利用它,反而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所以我們要告訴大家的是,食用鹿茸要註意它的功效和適宜人群,以免造成危害。
鹿茸雖然營養豐富,是我國三大滋補品之首,但是鹿茸雖補,也有副作用。鹿茸適用於體質虛弱、易疲勞、腰脊冷痛、性功能減退者。相反,鹿茸補藥並非人人都用,如果身體出現這五種情況,就不宜服用鹿茸。第壹種,有 "五心煩熱 "癥狀,陰虛火旺;第二種,小便黃赤,咽幹或幹痛,不時感到口渴,有內熱的癥狀;第三種,經常流鼻血,或婦女月經過多,血色鮮紅,舌質紅,脈細數,有血熱的表現;第四種,傷風感冒時,出現頭痛鼻塞、發熱惡寒、咳嗽多痰等癥狀;第五種,高血壓、頭暈目眩、走路不穩、易怒肝火旺。綜上所述,凡陰虛陽亢、血熱、胃火或肺痰熱,以及外感熱病未愈者,均應忌食。
鹿茸服用不當或過量也會有副作用,壹般不良反應是刺激胃黏膜,引起胃腸不適,輕者上腹痛、惡心、出冷汗,嚴重者可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還可引起過敏、面色蒼白、心慌、氣短、胸悶、大汗淋漓、休克和死亡。壹旦發生不良反應,上消化道出血時可適當應用止血藥,如西咪替丁,也可口服雲南白藥。
過敏者可服用抗過敏藥物。如果出現嚴重休克,應立即送醫院搶救,註射腎上腺素,進行抗休克治療。因此,筆者在此提醒大家,鹿茸雖為補藥,但服用時,應從少量開始,緩慢增加,不可壹次大量使用,以免陽升風動,頭暈目眩,或助火動血而引起鼻衄。
鹿茸的功效與作用2
鹿茸的功效與作用
生精壯骨,強身健體
鹿茸是壹種很好的全身強壯劑,它能提高機體的工作能力,改善睡眠和食欲,並能減輕肌肉疲勞。鹿茸能明顯增加腦、肝、腎等組織的耗氧量。對於全身乏力、久病後疲勞過度者,口服鹿茸精有壹定的強壯作用。
鹿茸為骨血之精華。它能補肝腎,"腎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故有補益精血、強筋壯骨之功,可用於治療虛勞消瘦、眩暈頭昏、陽痿軟行遲緩等癥。
鹿茸補腎
鹿茸補腎強筋,是壯陽固痿、補精填髓的要藥。故常用於治療陽痿早泄、不孕不育、遺精滑精、尿頻尿急、耳鳴耳聾、虛寒泄瀉等腎陽虛證。
調沖任,止遺漏
鹿茸可用於肝腎不足,沖任不固,畏寒肢冷,月經遺漏的黑色出血證。
溫寒止帶
鹿茸用於白帶清稀如水,量多如註,無臭味,小腹肢冷,腰酸腿軟,頭暈目眩,小便清長等腎陽虛寒性白帶。
鹿茸忌食者
內有實火者忌服
凡高熱、口渴、目赤、凡高熱、口渴、目赤腫痛、痰多、吐血、衄血、尿血、疔瘡癰腫、口苦、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脈弦洪者,皆實火內生也。苦用鹿茸作補品,結果只能是苦來鹿茸補,只能是薪來滅火,適得其反。
高血壓、肝病須慎服
凡高血壓、肝炎、肝功能不全,屬於陰虛火旺或內實火者,壹定要遵醫囑,慎服,不可自行亂用。
服用鹿茸時最好不要喝茶、吃蘿蔔,盡量不要服用含有麥角酸、麥芽、麥冬、山楂等成分的中藥,這些藥物會不同程度地削弱鹿茸的藥力。
感染性疾病不宜服用
無論是風寒感染還是風熱感染,凡邪在肌表,就會出現惡寒、惡風、發熱、頭痛、關節疼痛等癥狀,此時切忌服用鹿茸。
腎火旺者忌服
臨床上出現咳嗽痰少、咯血、煩躁易怒、唇舌紅、舌質淡剝或有裂紋、口渴少飲、眼睛幹澀、午後潮熱、顴骨紅、盜汗、手足心熱、脈細數等,均為腎氣不足,火旺所致。若誤用鹿茸等溫補之品,顯然藥不對證,必然導致助火劫陰,傷津耗液。
服用鹿茸時最好不要喝茶、吃蘿蔔,盡量不要服用含有麥角酸、麥芽、麥冬、山楂等成分的中藥,這些藥物會不同程度地削弱鹿茸的藥力。
鹿茸適宜人群
壹、中老年人
40歲以上的中年男性和體質較差的老年人,食用鹿茸可以補氣養血、強心復脈、化淤生肌、強筋壯骨。
二、寒性體質的人
寒性體質的人容易陽虛,鹿茸是合適的溫補佳品。
三、性功能減退者
鹿茸能恢復和促進精力和性功能,主治腎陽不足、腰痛、遺精、遺尿等。
四、中青年疲勞
鹿茸具有補髓益精、健腦益智、增強機體免疫力等功效。適用於氣血不足、頭暈耳鳴、失眠健忘、多汗、貧血等人群。
五、患有潰瘍
鹿茸具有很好的生肌消炎作用。
六、中年婦女
鹿茸可治療宮寒、崩漏、泄瀉、產後貧血、不孕等婦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