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準化 □自評/□考核報告 企業名稱: 企業地址: 電話: 傳真: 郵編: 自評/考核組長: 成員: 自評/考核日期: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自評/考核情況概述: 附:《□自評/□考核匯總表》 □自評/□考核匯總表 4.1 負責人與責任(100) (自評/考核得分97分) 考核要素 考核內容 應得分 實得分 不符合項數 備註 4.1.1負責人 1.企業的主要負責人應明確其是本單位安全生產的第壹責任人,落實安全生產基礎工作和基層安全生產責任制; 5 5 2.主要負責人作出文件化的安全承諾,並確保安全承諾轉變為必需的資源支持; 5 5 3.企業應實施安全標準化管理; 5 5 4.實施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和監督原則。 5 5 4.1.2 方針目標 1.制定文件化的安全生產方針和目標; 2 2 2.安全生產方針和目標得到所有從業人員的貫徹落實;公眾易於獲得; 2 2 3.簽訂各級組織的安全目標責任書; 2 2 4.各級組織制定安全工作規劃或計劃,以保證安全生產方針和目標的有效完成; 2 2 5.對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考核。 2 2 4.1.3機構設置 1.建立安全生產委員會或領導小組; 5 5 2.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健全安全管理網絡; 5 5 3.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具備與本單位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適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 5 4 4.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經主管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資格證書。 5 5 4.1.4職責 1.明確各級管理人員及從業人員的安全職責; 10 10 2.明確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各職能部門、各生產基層單位安全職責; 10 10 3.建立安全責任考核制度,定期考核,予以獎懲。 10 8 4.1.5安全生產投入 1.建立安全投入保障制度,確定提取標準; 5 5 2.建立安全費用臺帳; 5 5 3.安全費用專項用於安全生產; 5 5 4.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為從業人員繳納工傷保險費。 5 5 4.2 風險管理(100) (自評/考核得分 分) 考核要素 考核內容 應得分 實得分 不符合項數 備註 4.2.1範圍與評價方法 1.建立評價組織; 2 2 2.明確風險評價目的; 2 2 3.確定評價範圍; 2 2 4.選擇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 2 2 5.確定評價準則。 2 2 4.2.2風險評價 1.依據已確定的評價方法、評價準則,定期進行風險評價; 20 20 2.記錄重大風險,確定風險控制措施。 10 10 4.2.3 控制措施 根據風險評價的結果及經營運行情況等,確定優先控制的順序,采取控制措施。 10 8 4.2.4風險控制 1.根據風險評價的結果,落實所選定的風險控制措施; 10 8 2.對確定為重大隱患的項目,應建立檔案; 5 5 3.將評價結果對從業人員進行宣傳、培訓。 5 4 4.2.5風險信息更新 1.應不間斷地組織風險評價工作,識別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風險和隱患; 4 4 2.定期評審或檢查風險控制結果; 4 4 3.當發生事故或變更時,應及時進行風險評價。 2 2 4.2.6重大危險源 1. 建立重大危險源管理制度,確定企業的重大危險源; 4 2.重大危險源應登記建檔,進行定期檢測、評估、監控; 4 3.制定應急預案,告知從業人員和相關人員在緊急情況下應采取的應急措施; 4 4.將本單位重大危險源及有關安全措施、應急措施報地方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 4 5.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儲存設施,新建企業與周邊的防護距離應滿足國家標準或有關規定。老企業與周邊的防護距離不符合國家標準的,應采取切實可行的防範措施,並在規定期限內進行整改。 4 4.3 法律法規與管理制度(100) (自評/考核得分 分) 考核要素 考核內容 應得分 實得分 不符合項數 備註 4.3.1 法律法規 1.建立識別和獲取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管理制度; 4 2.明確責任部門及獲取渠道、方式和時機,及時識別和獲取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 4 3.定期進行更新; 4 4.及時對從業人員進行宣傳和培訓; 4 5.及時傳達給相關方。 4 4.3.2符合性評價 1.定期對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進行符合性評價; 10 2.消除違法現象和行為。 5 4.3.3 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1.制訂健全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15 2.發放到有關的工作崗位。 10 4.3.4 安全操作規程 1.根據生產工藝、技術、設備特點和原材料、輔助材料、產品的危險性編制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5 2.發放到有關的工作崗位。 10 4.3.5 修訂 明確評審和修訂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的時機和頻次,定期進行評審和修訂。 15 4.4 安全培訓教育(100) (自評/考核得分 分) 考核要素 考核內容 應得分 實得分 不符合項數 備註 4.4.1 管理人員培訓教育 1.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由有關主管部門對其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後方可任職; 8 2.其他管理人員(包括職能部門負責人、基層單位負責人)、專業工程技術人員的安全培訓教育由企業人事、教育部門會同安全生產管理部門,按幹部管理權限分層次組織實施,經考核合格後方能任職; 8 3.培訓內容滿足本規範要求。 4 4.4.2 從業人員培訓教育 1.對從業人員進行基本功訓練和安全培訓教育,考核合格方可上崗; 8 2.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按規定參加復審; 4 3.對從事危險化學品運輸的駕駛員、船員、裝卸管理人員、押運人員進行有關安全知識培訓;駕駛員、船員、裝卸管理人員、押運人員必須經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交通部門考核合格(船員經海事管理機構考核合格),取得上崗資格證,方可上崗作業; 5 4.新工藝、新技術、新裝置、新產品投產前,其主管部門應組織編制新的安全操作規程,並進行專門培訓。有關人員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操作。 3 4.4.3 新從業人員培訓教育 1.對新從業人員進行廠、車間、班組安全培訓教育; 10 2. 廠、車間、班組安全培訓教育的內容、學時應滿足本規範要求。 10 4.4.4 其他人員培訓教育 1.對轉崗、下崗再就業、幹部頂崗以及脫離崗位六個月以上者,應進行車間、班組安全培訓教育,經考核合格後,方可從事新崗位工作; 4 2.對外來參觀、學習等人員進行有關安全規定及安全註意事項的安全培訓教育; 2 3.對外來施工單位的作業人員進行入廠安全培訓教育,經考核合格發放入廠證。進入作業現場前,應由作業現場所在單位進行進入現場前安全培訓教育。 4 4.4.5 日常安全教育 1.開展班組安全活動; 6 2.班組安全活動應有內容、有記錄;企業管理人員和安全員應對安全活動記錄進行檢查、簽字; 4 3.企業各級管理人員應定期參加班組安全活動; 4 4.企業安全生產管理部門應結合班組安全生產實際,制定班組安全活動計劃,規定活動形式、內容、要求。 6 4.4.6 培訓教育管理 1.定期識別安全培訓教育需求,制定、實施安全培訓教育計劃; 2 2.建立從業人員的安全培訓教育檔案,做好安全培訓教育記錄; 2 3.記錄計劃變更情況; 2 4.安全培訓教育的主管部門應對培訓效果進行評價; 2 5.企業的各級管理人員應為安全培訓教育提供相應的資源保證。 2 4.5 生產設施(100) (自評/考核得分 分) 考核要素 考核內容 應得分 實得分 不符合項數 備註 4.5.1 生產設施建設 1.生產設施建設應滿足國家“三同時”規定; 5 2.企業應對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總體開工方案、開工前安全條件確認和竣工驗收六個階段,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規範管理; 10 3.生產設施建設中的變更應嚴格執行變更管理制度,履行變更程序,並對變更全過程進行風險管理; 5 4.積極采用先進的、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組織安全生產技術研究開發。 5 4.5.2 生產設施管理 1.制訂生產設施安全管理制度; 3 2.建立生產設施臺帳; 3 3.各種安全設施應有專人負責管理,定期檢查和維護保養並落實到人。安全設施應編入設備檢修計劃,定期檢修。安全設施不得隨意拆除、挪用或棄置不用,因檢修拆除的,檢修完畢後應立即復原; 5 4.根據危險化學品的種類、特性,在車間、庫房等作業場所設置相應的安全設施、設備,並按照國家標準和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維護、保養,保證符合安全運行要求; 6 5.建立特種設備臺帳和檔案,定期檢驗,證件齊全。特種設備操作人員持證上崗; 8 6.制定監視和測量設備管理制度,建立監視和測量設備臺帳,定期進行校準和維護,並保存校準和維護活動的記錄。 5 4.5.3 關鍵裝置及重點部位 1.制定關鍵裝置、重點部位安全管理制度,實行管理人員定點承包的安全管理機制; 4 2.承包人對所負責的關鍵裝置、重點部位負有安全監督與指導責任,內容符合本規範要求,並至少每月到承包點進行壹次安全活動; 4 3.安全生產管理部門每季度對承包人承包到位情況進行壹次考核,並進行公布; 4 4.建立關鍵裝置、重點部位檔案及安全檢查書面報告制度,定期進行監督或巡檢; 4 5.制定關鍵裝置、重點部位應急預案,至少每半年進行壹次演練。 4 4.5.4 檢維修 1.建立生產設施安全檢維修管理制度,明確檢維修時機和頻次; 3 2.制定檢維修計劃; 2 3.在進行檢維修前,對檢維修作業進行風險評價,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風險; 5 4.對檢維修作業現場進行安全管理。 5 4.5.5 拆除和報廢 1.建立生產設施安全拆除和報廢制度; 2 2.對拆除作業進行風險評價,制定拆除計劃或方案; 4 3.凡拆除的容器、設備和管道內仍存有危險化學品的,應先清洗幹凈,驗收合格後方可報廢。 4 4.6 作業安全(100) (自評/考核得分 分) 考核要素 考核內容 應得分 實得分 不符合項數 備註 4.6.1 作業證 對動火作業、進入受限空間作業、破土作業、臨時用電作業、高處作業等實施作業許可證管理,履行嚴格的審批手續。 25 4.6.2警示標誌 1.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場所的適當位置張貼警示標誌和告知牌; 5 2.產生職業危害的企業,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布有關職業危害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場所職業危害因素檢測結果; 2 3.在可能產生嚴重職業危害作業崗位的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誌和警示說明,告知產生職業危害的種類、後果、預防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 3 4.在檢維修、施工、吊裝等作業現場設置警戒區域和警示標誌。 5 4.6.3 直接作業環節 1.對動火作業、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臨時用電作業、高處作業、起重作業、破土作業、施工作業、高溫作業等直接作業環節進行風險分析,制定控制措施,配備、使用安全防護用品,配備監護人員; 15 2.對承包商施工作業現場進行安全管理,發現問題提出整改要求; 5 3.制訂和履行嚴格的危險化學品儲存、出入庫安全管理制度及運輸、裝卸安全管理制度,規範作業行為,減少事故發生。 5 4.6.4承包商與供應商 1.建立承包商管理制度,對承包商資格預審、選擇、開工前準備、作業過程監督、表現評價、續用等進行管理;建立合格承包商名錄和檔案; 10 2.建立供應商管理制度,制定資格預審、選用和續用標準,並經常識別與采購有關的風險。 5 4.6.5變更 1.建立變更管理制度,對人員、管理、工藝、技術、設施等永久性或暫時性的變化進行有計劃的控制; 5 2.變更的實施應履行審批及驗收程序; 8 3.對變更過程及變更所產生的風險進行分析和控制。 7 4.7 產品安全與危害告知(100) (自評/考核得分 分) 考核要素 考核內容 應得分 實得分 不符合項數 備註 4.7.1化學品檔案 對所有可能接觸和產生的化學品(包括產品、原料和中間體)進行普查,建立化學品檔案。 20 4.7.2 化學品分類 對其產品、所有中間產品進行分類,並將分類結果匯入化學品檔案; 10 4.7.3 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和安全標簽 1.編制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和安全標簽; 15 2.采購危險化學品時,索取安全技術說明書和安全標簽,不得采購無安全技術說明書和安全標簽的危險化學品。 5 4.7.4化學事故應急咨詢服務電話 1.設立24小時應急咨詢服務固定電話,並有專業人員值班; 10 本要素只選擇壹項作為考核標準。 2.沒有條件設立電話的,應委托危險化學品專業應急機構作為應急代理。 10 4.7.5危險化學品登記 按照《危險化學品登記管理辦法》要求進行登記。 20 4.7.6 危害告知 以適當、有效的方式對從業人員及相關方進行宣傳,使其了解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危險化學品的特性和預防及應急處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後果。 20 4.8職業危害(100) (自評/考核得分 分) 考核要素 考核內容 應得分 實得分 不符合項數 備註 4.8.1職業危害申報 如存在法定職業病目錄所列的職業危害因素,應及時、如實向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申報,接受其監督。 25 4.8.2作業場所管理 1. 采取本規範規定的職業危害管理措施; 10 2. 確保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與生活區分開,作業場所不得住人;將有害作業與無害作業分開,高毒作業場所與其他作業場所隔離; 10 3. 在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有毒有害作業場所按規定設置警示標誌、報警設施、沖洗設施、防護急救器具專櫃,設置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泄險區,定期檢查和記錄; 10 4. 建立生產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檢測制度; 5 5. 對作業場所進行職業危害因素檢測,在檢測點設置標識牌予以告知,並存入職業衛生檔案。 15 4.8.3 勞動防護用品 1.根據接觸危害的種類、強度,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個體防護用品和器具,並監督、教育從業人員按照使用規則佩戴、使用; 10 2.各種防護器具都應定點存放在安全、方便的地方,並有專人負責保管,定期校驗和維護,每次校驗後應記錄或鉛封,主管人員應經常檢查; 5 3.建立職業衛生防護設施及個體防護用品管理臺帳,加強對勞動防護用品使用情況的檢查監督,凡不按規定使用勞動防護用品者不得上崗作業。 10 4.9事故與應急(100) (自評/考核得分 分) 考核要素 考核內容 應得分 實得分 不符合項數 備註 4.9.1事故報告 1.明確事故報告制度和程序; 5 2.單位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後,應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5 3.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立即如實報告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5 4.9.2搶險與救護 1.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後,應迅速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積極搶救,妥善處理,以防止事故的蔓延擴大。發生重大事故時,企業負責人應直接指揮,安全技術、設備動力、生產、防火、保衛等部門應協助做好現場搶救和警戒工作,保護事故現場; 10 2.對有害物大量外泄的事故或火災事故現場,必須設警戒線,搶救人員應佩戴好防護器具,對中毒、燒傷、燙傷等人員應及時進行搶救處理。 10 4.9.3事故調查和處理 1.明確事故調查人員的能力要求、職責與權力; 5 2.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處理; 5 3.編制事故調查報告,進行事故分析,提出預防措施; 5 4.建立事故臺帳。 5 4.9.4應急指揮系統 1.建立應急指揮系統,實行分級管理; 5 2.明確應急指揮系統的職責。 5 4.9.5應急救援器材 1.按國家有關規定,配備足夠的應急救援器材,並保持完好; 5 2.建立應急通訊網絡並保證應急通訊網絡的暢通; 5 3.為有毒有害崗位配備救援器材櫃,放置必要的防護救護器材,進行經常性的維護保養,保證其處於正常狀態。 5 4.9.6應急救援預案與演練 1.按照《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導則(單位版) 》的要求,根據風險評價的結果,針對潛在事件和突發事故,制定應急救援預案; 8 2.組織從業人員進行應急救援預案的培訓,定期演練,評價演練效果,評審應急救援預案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5 3.定期評審應急救援預案,尤其在潛在事件和突發事故發生後; 4 4.將應急救援預案報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並通報當地應急協作單位。 3 4.10 檢查與績效考核(100) (自評/考核得分 分) 考核要素 考核內容 應得分 實得分 不符合項數 備註 4.10.1安全檢查 1.有明確的目的、要求、內容和具體計劃; 5 2.制訂各種安全檢查形式的《安全檢查表》。 15 4.10.2安全檢查形式與內容 1.定期或不定期的開展綜合檢查、專業檢查、季節性檢查和日常檢查,並符合本規範規定的檢查頻次; 10 2. 按相應的《安全檢查表》逐項檢查,並與責任制掛鉤。 15 4.10.3隱患整改 1.對各種安全檢查所查出的隱患進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及時整改,對整改情況進行驗證; 10 2.對事故隱患,應下達《隱患整改通知書》,做到“四定”; 10 3.企業無力解決的重大事故隱患,除采取有效防範措施外,應書面向企業隸屬的直接主管部門和當地政府報告; 3 4.對不具備整改條件的重大隱患,必須采取應急防範措施,並納入計劃,限期解決或停產; 4 5.各級檢查組織和人員應將檢查出的隱患和整改情況報告上壹級主管部門,重大隱患及整改情況應由安全技術部門匯總並存檔。 3 4.10.4績效考核 建立績效考核制度,每年至少壹次對安全標準化進行綜合考核,提出進壹步完善安全標準化的計劃和措施,不斷提高安全管理績效,實現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 25
上一篇:麝香的功效與作用下一篇:上海市浦東新區商務委員會的內設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