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在實驗室中用如圖所示的設備制備乙酸乙酯。(1) A試管中加入藥物的順序是_ _ _ _ _ _ A中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_ _ _ _ _ _ _;b測試

在實驗室中用如圖所示的設備制備乙酸乙酯。(1) A試管中加入藥物的順序是_ _ _ _ _ _ A中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_ _ _ _ _ _ _;b測試

(1)濃硫酸的密度大於乙醇的密度,所以應先加入乙醇,再慢慢加入濃硫酸,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待冷卻後加入醋酸;

醋酸和乙醇的混合液加熱時容易沸騰,所以加入碎瓷片起到防沸騰的作用;

由於乙酸乙酯在飽和碳酸鈉溶液中的溶解度較小,碳酸鈉可以中和乙酸,溶解乙醇,便於混合溶液分層。

所以答案是:先加入乙醇,再慢慢加入濃硫酸,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冷卻後再加入醋酸;防止沸騰;飽和碳酸鈉溶液;中和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2)碳酸鈉溶液是堿性溶液。加入酚酞後,溶液呈紅色。實驗過程中,醋酸沸點降低,容易揮發。乙酸能與碳酸鈉溶液反應,碳酸鈉濃度降低,溶液的堿性減弱,溶液的紅色逐漸變淺。乙醇和乙酸易溶於水。實驗中需要註意的是,長導管不能伸到試管B的液面以下,否則試管B中的液體會反吸到試管A中,出現反吸現象。

所以答案是:碳酸鈉溶液與揮發性乙酸反應,導致溶液堿性減弱;防止反吸;

(3)乙酸乙酯在飽和碳酸鈉溶液中的溶解度小,反應後混合溶液分層,可通過分液操作分離;用於分液操作的主要儀器是分液漏鬥;乙酸乙酯在混合液的上層,分液時乙酸乙酯要從分液漏鬥的上口倒出。

所以答案是:液體分離;分液漏鬥;心煩意亂;

(4)乙酸乙酯的密度小於碳酸鈉溶液,是壹種油狀液體,有水果味,所以在試管B中觀察到的現象是飽和碳酸鈉溶液表面有壹層無色水果味的油狀液體。

因此,答案是:飽和碳酸鈉溶液表面有壹種無色、果味的油狀液體;

(5)乙酸和乙醇在濃硫酸的作用下加熱發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所以,答案是:ch 3c ooh+C2 H5 oh ch 3c OOC 2h 5+H2O;

(6)設醇的分子式為CxHyO,因為它類似於乙醇和乙酸在濃硫酸催化下的酯化反應,那麽CxHyO+CnH2nO2→Cn+2H2n+4O2+H2O,根據質量守恒,x=2,y=6,所以醇的分子式為C2H6O,醇為乙醇,結構式為CH3CH2OH。

所以答案是:CH3CH2OH..

  • 上一篇:微生物讀數方法有哪些參考什麽國標
  • 下一篇:喝啤酒時不宜吃哪些蔬菜?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